你有多久沒有回去三合院看你舅舅了?《萬亞舅舅在___》
9月
30
2020
萬亞舅舅在__(桃園鐵玫瑰藝術節、漂鳥演劇社提供/攝影王建發)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89次瀏覽
莊博仁(劇場工作者)

繼《時光裁縫》後,桃園在地劇團漂鳥演劇社的新作《萬亞舅舅在___》,再次推出了有互動環節的劇場演出,打破演員與觀眾的界線,筆者認為,模糊的舞臺界線已成為漂鳥演劇社的特色了。這次作品改編自俄國劇作家契訶夫名作《凡尼亞舅舅》,將場景設定為三合院。演出場地在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是桃園座位席最多的鏡框式舞臺,但是演出團隊捨棄一千多個觀眾席,在作品中帶領觀眾走上原本的舞臺,任意或站或坐地欣賞演出,大幕拉下後,演藝廳瞬間成為一個黑盒子劇場。

 觀眾走上舞臺後,偌大的臺上散落了許多落葉。舞臺中央由盆栽與家具圍成一個圓形,過去我們所熟知的三合院,都是由房間一直線地排列而成,不過由演員的走位與家具的擺設,可以看出長條狀的三合院,在舞臺上被拗彎成一個圓環,並將走道安排在圓環的最外圍。散落於其中的觀眾,在看戲時能近距離接收到角色的情緒:悲憤的舅舅與絕望的醫生,繼母和女兒的憂傷與暗戀。當演員從觀眾身旁擦肩而過,觀眾彷彿就像是三合院裡的小孩子,只能冷眼旁觀著大人們的爭吵,不容置喙也無力制止。整齣戲節奏緩慢,也帶給觀眾一種氛圍,近似於鄉下才有的低沉寧靜,也凸顯四位演員所詮釋的壓抑感。不過劇中穿插了其中兩段演員獨白,透過舞蹈與饒舌來表現,和整齣戲的調性相比,則是有些突兀。

劇名巧妙地留了一個空白,並不直接表明舅舅所守護的三合院位在何處,為的是讓觀眾自行填入答案。現在都市化快速的社會,大部分的三合院都是由一對,甚至是只有一位老長輩居住,當長輩過世,三合院往往被棄置一旁,大門深鎖成為空屋,亦或是直接被拆除,土地另作他用。更不幸的狀況是,有些老人家如萬亞舅舅一樣,必須在生前就看到自己成長的三合院,被拆除消逝的一幕。桃園是個現在正快速都市化的城市,位在臺北這樣已飽和的城市空間旁,人口瘋狂移入,高樓不停從土地上冒出,而原本在這片土地上存在的事物,新移入的居住者不曾知道,也許也不曾在乎。作品中,舊式三合院裡面的人離世或著搬遷後(現實中,通常兩者伴隨著發生),建築物生滿了落葉,當被拆除時,唯一認真看待的人,不是曾經在裡面生活過的人,而是第一次與其見面,開著怪手的那位司機。回頭一想,桃園老房舍消失的速度快到連在地人都很容易忽略。在演出的最後,大幕上接續投影了老三合院的照片,不禁讓筆者想到數個月前,曾回到父母年幼時所住的三合院,祖父母過世後的那次造訪,迎接我的只有經年累積的灰塵和雜草。筆者認為《萬亞舅舅在__》的空白,就是在問我們「你有多久沒有回去三合院看你舅舅了?」

越來越多劇團,嘗試將國外經典的文本改編成臺灣版,包括阮劇團、四把椅子劇團的多部作品,透過更接地氣的方式,打破數百年前的歐美社會劇作背景,與今日的臺灣之間的隔閡,企圖使國內的觀眾不論是任何年齡層,都能無障礙地欣賞到優秀的作品。筆者也十分期待這些作品,能如同果陀劇團的《淡水小鎮》成為本土劇作的經典。

《萬亞舅舅在___》

演出|漂鳥演劇社
時間|2020/09/12 19:30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是一齣經典現代戲劇的當代跨文化改編,改編俄國劇作家契訶夫的知名作品《凡尼亞舅舅》。劇名改為《萬亞舅舅在____》⋯⋯然而,主旨的開放性與形式的本土性卻形成了一個風格美學與改編意圖上的矛盾,讓這個跨文化改編的落地策略出現許多值得商榷之處。(許仁豪)
9月
30
2020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