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音樂感受人性《海頓:十字架上的最後七言》
3月
30
2016
奔放音樂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35次瀏覽
陳信祥(自由音樂人)

樂迷提到海頓,總會被他寫作百餘首交響曲所吸引,但宗教音樂《十字架上的最後七言》原作本是管弦樂編制,海頓卻親手改編鋼琴版,甚至大鍵琴版和弦樂四重奏版都相繼問世,您能說海頓對於宗教音樂不偏愛嗎?樂曲是根據基督的最後七言譜寫而成,全曲有別於一般聖樂歌頌上帝,海頓用「人性」觀點去探索上帝,音樂中沒有歡樂歌頌,只有人對神的吶喊、告解等,最終獲得救贖。海頓完成《十字架上的最後七言》後曾說:「即使是從未聽過音樂的人,也會被本曲深深地感動」,的確,從現場只有引言人和音樂的情況下,筆者的情緒受到七句言詞的力量感染,思緒也慢慢地沉澱,可見海頓其音樂魔力,以及忠實呈現它的奔放弦樂四重奏。

奔放音樂工作室的音樂核心要呈現「藝術與你我生命的深層共振共鳴」,故透過引言人述說「最後七言」,並做延伸,再由奔放樂團呈現樂章,一來一往,渴望透過文字與音樂的話語,用藝術與觀眾互動。奔放樂團的演奏莊嚴不嚴肅,演奏家們十分節制抖音,即使是綿延的長音,皆無大量使用,使樂曲旋律呈現情感卻不濫情,且無過多的戲劇性張力及呆板漸強漸弱,有的是結構完整及前後呼應,團隊合作堅強無個人鮮明突出風格,一切忠實還原樂譜,將主導權回歸音樂,讓樂曲自然地歌唱,宛如食用食材原味,從中也可感受到料理者(演奏家)功力,調理出音符中最原始的詮釋。

帶有悲劇性開頭,奔放樂團展現宏觀音樂,不僅旋律歌唱性優異,且樂曲結構前後呼應,主題之後再現時,筆者清晰地感受到開頭的震撼感;選擇大膽邁進、細膩處理的詮釋令筆者驚豔,「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裏」開頭大提琴哀傷的漫步,小提琴徜徉和絃中盡情歌唱,氣氛在小提琴分解和絃搭配中提撥絃,轉化為安詳無憂,情緒轉換過程毫無違和感;「女人,看,妳的兒子!看,你的母親!」片段中,樂團運用輕柔地聲響展現母親光輝中的一面,即使是齊奏時,和絃也毫無壓迫感,讓筆者感受到女性之柔情;而「完成了!」更令筆者印象深刻,樂團以一種苦行的方式,亦步亦趨向前,或許樂團想要表現出基督肉體雖痛苦,但因祈禱讓心靈解放,直到任務完成,留下滿足的聲響;每一樂段,細膩地交代,成熟、不躁進地演奏使能量堆疊不中斷,直到「顫抖的大地」,才將能量釋放開來,多小節的追逐,樂音震耳欲聾,除了「震撼」應無形容詞。

宗教音樂於教堂呈現,不管在時空背景還是音效方面都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但高雄玫瑰聖母聖殿在音的殘響和回音上並沒有一般拱式教堂來的多,甚至已經快接近乾澀地步,大提琴的定點更離奇,某些樂段還會發出加裝麥克風音效的聲音,會後與演奏家討論此事,他們也在坐位上調整數次,不過礙於諸多限制,只能有所取捨,甚為可惜,也只能當作不可抗拒因素。但今日四位演奏家盡善美的演奏詮釋,促使筆者慢慢地消化並整理思緒,選擇以人性去看待宗教,而不是將宗教神格化,算是午後的一場收穫吧!

《海頓:十字架上的最後七言》

演出|奔放音樂工作室
時間|2016/03/20 14:00
地點|高雄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音樂
228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
在這場音樂會中清晰可見巴赫清唱劇中所存在的手法和素材上的多樣性。更能聽到音樂中存著新教聖詠曲與天主教複音音樂的作曲手法,在音樂形式上也隱含了義大利的協奏(唱)奏鳴曲中的重現段落形式(Ritornello form),以及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中,三個聲部對位線條的處理。
10月
14
2024
此時此刻,誰能說沈默不語的凝神傾聽,就算它是最好的方式,是古典音樂唯一的欣賞方式?
10月
12
2024
北市交今年的年度歌劇自己獨挑大梁,自製的《波希米亞人》讓樂迷得以欣賞該劇的另一個版本,然而新製作最大的挑戰在於導演使否能帶領製作團隊,提出完全不同(甚至是針對在地觀眾)的獨到見解讓觀眾有不同的體驗?反之則僅限視覺上的耳目一新。
10月
11
2024
《桃花謎》並未直面同性議題,韓沖突然接受湘雲之愛意、二人互有情意之轉折讓劇情回歸傳統生旦愛情戲,實以性別霸凌議題為主體,輕輕地觸碰到同性情誼邊界。
10月
10
2024
他用他男低音特有的音色來詮釋,更能感受到旋律中所埋藏的詩意,對生命、對記憶的那種深刻的呼喊,也為今天的這些音樂中的兒女情長和生離死別,做了最好的註解。
10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