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尚未到來《魚:閃閃發光或其他》
5月
09
2015
魚:閃閃發光與其他(那個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44次瀏覽
羅倩(成大藝術研究所)

斑駁水泥、佈滿黑色髒污的木箱,在舞台上圈起一長方形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木箱或高或低、或橫或直地堆疊著,代表著建築物的外圍。在圍起的空間中,左半邊的舞台以藍色的燈光投射而下,擺放了幾個紙箱,是三個好朋友相聚談天、交流與排戲的共同空間,右半邊則是家屋的另一頭,是樓梯、是門外、是背對觀者的一隱蔽空間。

戲裡講述時間作為一條永不回頭的長河,生活在其中的魚兒們只能不斷地往前游,無法抗拒的線性時間,形成了對於時間不斷流失的焦慮。度過的不止是時間,還有記憶堆疊的內容物,雜揉著現實與內心情境、生活與創作、理想與困難的片段,隨著時間捨棄的或無法遺棄的一切過往,都是魚兒們的成長故事。而劇中講述的鬼島、美國夢、地震、夜奔墾丁等段落,則是貼近三十歲世代成長經歷的某些體驗,帶出一種當代書寫、創作與生活的個人記錄。

編導張婷詠將人比喻為海裡的魚,廣大而深邃的海就是我們所處的社會,每一個人都在大海裡遨遊,每個自由的魚都有各自的煩惱與生活。戲裡的魚狀態接近人生的三十歲,在海裡遨遊了一段時間,開始有點回顧過去的心情,而邁向青壯年的狀態,如戲中演員所表述的「二十出頭用來夢想,二十好幾用來失敗,三十歲,你就習慣了。」劇團將《魚:閃閃發光或其他》的調性定位為「悲歡輕喜劇」、「輕熟心靈的日常之詩」實則相當適切,劇中講述的就是要邁向三十歲的各式各種紛雜的情緒。

舞台由三位女演員劉巽熙、張婷詠、林惠兒交織的各種生活狀態與事件組成,觀看三個朋友的對話:她們正在排戲、她們正在面對各種生活、她們偶爾會掉入一種內心狀態或讓回憶瞬間襲來、又或是搬演正在排練的戲劇,觀眾看到了很多層次的狀態,自己的、公眾的、回憶的、私密的、演出的。戲裡有著大量演員單獨面向觀眾的對白表述,傾訴自己生活片段,放大自我的特寫鏡頭,邀請觀眾不斷掉入物與事件的狀態,感受被時間/ 事件襲擊的強烈感受。

透過全黑的光線間隔與音樂的串場,演員在堆疊起來的長方形空間自由移動、停駐腳步、轉換場景,一幕幕不停斷的事件過場,透過適切的燈光引導、切割、聚焦,如焦慮深紅的情緒燈光或是迴圈造型般的藍藍地景,紛飛的泡泡、極度閃爍代表地震瞬間的燈光或是播放地震災情的廣播聲等等,燈光設計王江舜與音樂設計林威廷展現繁複且密集的場景轉換調度。

那個劇團2015 TNAF臺南藝術節「臺灣精湛」作品《魚:閃閃發光或其他》表現了生活的過往與此刻到未來的時間絮語,如同窺看一種私人狀態般細膩情感的無私敞開,在現實與理想中的斑駁積累,因歲月篆刻了過去所形成的現在,回憶總總時不時湧上心頭,一條無法逆反的長泳,只能持續地往前。作為編導的原創劇本,它極度貼近生活的現實,在理想中的掙扎,浮埋若顯那股隱隱推動的創作欲望,渴望持續懷抱著戲劇(創作)、自由、冒險和大海,最閃閃發亮的時刻尚未到來。

《魚:閃閃發光或其他》

演出|那個劇團
時間|2015/05/02 14:30
地點|臺南市歸仁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
以被拆除的台南秋茂園遺址為發想,《萬象園》讓消失的景點融合被隱藏的回憶,闡述一段無法輕言的曾經,由主角找尋並走入回憶,開啟這段以記憶和情感為核心的集體創傷過往。
1月
03
2025
這齣作品,輕巧地提醒觀眾,面對巨大的社會壓抑與標準,或突如其來的離別,生存的另一種可能姿態,以公車抵達安放。
1月
03
2025
「既然不在了,就去找一個新的地方,新的入口。」是否正是藉由俊廷這個角色的塑造,《萬象園》昭示了一種主體應對創傷的可能策略——天網無常下,一種調和「命定論」與「自我抉擇」的自我和解技術?
1月
02
2025
相反地,恐怕正是這一套借助舞台與修辭的形式,一再展演人物身分的敘事方法本身,在需求著酷兒與白恐來讓自己變勇敢、變得沒有自我疑問。最終,反過來以極其有效地舞台調度與演出,對著觀眾建立起了一種魅惑的關係。
12月
31
2024
《羊之歌》充滿著寓言式的批判;羊作為主角,並以人類「踐行者」的身份走過生命旅途,展演他的純真、無辜與無知,失落、孤寂與脆弱,而其不甘於平凡的姿態,正如當代群眾的樣貌
12月
27
2024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