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寂與癲狂——談《鋼琴巨星 丹尼爾.特里福諾夫》
5月
15
2024
授權公版圖片 / 王景銘設計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1次瀏覽

文 楊博翔(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在學學生)

睽違四年,鋼琴家丹尼爾.特里福諾夫(Daniil Trifonov)再次來臺舉辦獨奏會,自巴洛克時期始,古典末期終了,曲序安排觀之,聽眾不僅隨其踏上鋼琴發展史巡禮,更能從指尖交縱中,一品其對各時代、流派曲目之獨到詮釋視野。提及特里福諾夫,總會聯想到「鋼琴女王」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對其「既溫柔又有惡魔般的元素」(Tenderness and also the demonic element.)之美譽。【1】初次聆賞特里福諾夫現場演出,耳邊不僅縈繞聲聲惡魔低語,其演奏更似一抹湖畔掠影:漣漪輕泛、暗流湧動——乃一無人可觸之境。

音樂會開場拉莫《A小調鍵盤組曲》(RCT 5)正如前述,其晦暗中帶光澤變化之音色穿梭於七首舞曲間。

驚人處不僅在於觸鍵處理層層分明、多聲部縱橫中穠纖合宜之織度把控,其於樂句發展過程之強弱變化更似暈染於暮色間的一片霞彩,光影交縱間可見其縝密卻不失自由之聲響掌握,相比於多數演奏者追求還原、復古,乃至模仿羽管鍵琴音色之舉,實屬別出一格。

相較於波光粼粼、層層色彩交織暈染之拉莫,特里福諾夫以更為穩健保守之視野詮釋莫札特:若將此曲(《F大調第十二號奏鳴曲,K. 332》)之結構視為工整中饒富趣味,特里福諾夫於舞台上的表現似乎有所保留,其僅使用最低限度之「工整」。若忽略終章偶發的橫衝直撞,一、三樂章的詮釋如樂曲本身板正,而第二樂章對音色、情緒兩者相互關係之探索則是淺嚐即止。約莫是鋼琴家不願多提,但在全場演奏中,其對結構把控之精確、音樂「生產過程」中的運籌帷幄使得我們難以一窺其觸鍵中之私密情緒,上述之現象更是反映於《莊嚴變奏曲》現場。

上半場末孟德爾頌《莊嚴變奏曲》則與收放自如之拉莫、穩紮穩打之莫札特展現極大對比,暗流湧動至翻江倒海,十七個變奏近乎是一氣呵成。隱隱脈動沉浮於主題與前兩個變奏,而第三變奏更似於步入癲狂之兆,樂曲中段以後的特里福諾夫更是胸懷千軍之勢馳騁於高低谷間,縱使變奏十四、十五似靜謐如碎語,亦僅止於耳畔窸窣、視為曲終廝殺前的蓄勢待發,進而懷揣後段狂野奔騰的資本,急遽的聽覺張力不禁使人顫慄。

被譽為鋼琴界「聖母峰」,貝多芬第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漢馬克拉維》無疑是鍵盤音樂巔峰:掙扎於命運低谷、搏鬥於明暗兩界、深沉幽遠的悲與號角似的讚揚,特里福諾夫近五十分鐘的生死之決無疑建構了一方超越時空維度的精神空間。始於豪放張揚,大小調主題交織,幽谷間晦暗撕裂似的呢喃,主、答題來回交縱已遠超常人感官理解能力——皆藉其縝密如斯、宏觀廣闊結構之詮釋視野,逐步建構成一幅巨大的詰問,終將肉身之軀的我們引入生死交關。就鋼琴演奏而言,特里福諾夫對《漢馬克拉維》的掌握無疑是全面性的。

如樂評人萊布雷希特所述:「特里福諾夫的演奏,從不是帶有目的性的去模仿和呈現,他更像是在穿越時空和大師對話。」筆者著實在其演奏中尋覓一些重建、再塑作曲者意圖的蛛絲馬跡,並藉其演奏體現於聽覺詮釋中。然而,在特里福諾夫回溯「建築」的過程與材料中,筆者亦深感其演奏缺乏(我更願意理解為不願透露)具備一定個人私密性的情感層面。特里福諾夫固然具備宏觀的詮釋視野、細緻精確的觸鍵,仿若欣賞唱片那樣的無瑕,但我更願意相信那些引人共感的幽微情緒,儘管那未必完美,總能勾人心弦。


注解

1、源於本場音樂會節目冊第十頁。

源於本場音樂會節目冊第十頁。

《鋼琴巨星 丹尼爾.特里福諾夫》

演出|丹尼爾・特里福諾夫(Daniil Trifonov)
時間|2024/04/09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6月
07
2024
獨奏音樂會,由於沒有其他樂器的陪伴與襯托,雖演奏上能夠自由地展現,然在樂曲細節與樂段流暢掌控上,與現代作品中難以掌握的演奏技法,對於演奏家的要求更為細緻;而高木綾子在此場獨奏音樂會的表現,除將作品完整演繹外,更是在每個音符中展現自我特色,在樂曲演奏的樂音與呼吸間,都令人流連忘返,回味十足。
6月
07
2024
不論是樂器間彼此模仿,或是強調自身特質的行為,都為音樂賦予了各種不同的個性。在庫勞(F. Kuhlau)的《給雙長笛與鋼琴的三重奏,作品119號,第一樂章》(Trio for 2 Flutes & Piano, op.119, 1st mov.)中,三位音樂家把每一顆音符都雕琢得像圓潤的珍珠一樣,當它們碰撞在一起時,彷彿激起了清脆悅耳的對話。
6月
06
2024
第一樂章開始不久,樂團便昭示了自己全開的火力可以有多少,下半場的音樂會團員幾乎沒有技術上的失誤,詮釋上殷巴爾整體採用偏快的速度來演繹,甚至有時聽起來已像是完全另一首曲子,當力度為強時,音樂一句接一句地聽起來非常緊湊,但當力度減弱,會覺得略少一絲方向感。而樂團音色上,整體非常相互融合。
6月
05
2024
應該說,臺灣作為沒有古樂學院或科系的非西方國度,也作為吸收外來西方音樂文化的它方,我們的角色本就是、也應是廣納不同風格及特色的演奏家,進而彰顯展現其中的多元性。並且,這個多元性本身,正是古樂在臺灣的絕佳利器。至於在每個演奏會的當下,這種多重學脈的複合、專業與學習中的並置,藝術性和古樂發展的價值要如何取捨,則是演出方自己要衡量的責任。
5月
15
2024
在打開耳朵聆聽、試探的過程中,激發出能與夥伴相融的音色,便是邁向合作的一步。舒曼《詩人之戀,作品48》藉由男中音趙方豪清晰的咬字及語氣,巧妙地運用情感,將音樂帶入高漲的情緒,為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他與程伊萱兩人對音樂的理解是相同的,鋼琴家通過樂器所產生的不同聲響和觸鍵力度,呈現了主角在十六首小曲中面對真愛、從狂喜到冷漠甚至失去愛的過程。
5月
14
2024
作品應具備明確的聲音發展元素,亦即讓音樂設計脈絡是具一致性,而本場演出是由多組短篇樂段串連而成,許多段落未能適當的設計「聽覺終止」,樂段收在漸弱的電子聲響,接著幾秒鐘的空白後,再由器樂開啟另一種「樂句文法」,敘事邏輯相當凌亂、既突兀也不連貫
5月
09
2024
魏靖儀以俐落而精準的換弓技巧,果敢地模仿鋼琴觸鍵,將自己融入了鋼琴的音色之中。儘管在旋律進行中製造出了極其微妙的音色變化,但在拉奏長音時,由於鋼琴底下的和聲早已轉變,即便是同一顆音符,配上了不同的和弦堆疊,排列出不同組合的泛音列,也會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就像海浪拍打岸邊時,每次產生的泡沫和光線都不盡相同。因此,當鋼琴和聲在流動時,若小提琴的長音也能跟上這波流動的水面,必然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的音樂景象。
5月
06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5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