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就是被感知《荒衍》
7月
15
2019
荒衍(三十舞蹈劇場提供/攝影林守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67次瀏覽
劉俊德(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

邁入第十五年的「三十沙龍創作空間」,提供一個平台給年輕藝術家創作、發表,並透過觀看、分享讓創作者得到更多的對話與交流。三十沙龍是現今時代下相當珍貴的創作平台,除了硬體設備上的提供之外,也有專業師資陪伴,讓年輕藝術家可以專注於創作上,想必這樣純粹動機,將能創造無限可能。

這次三十沙龍小品創作計畫分別有四個作品,每首舞作都約十分鐘的長度。十分鐘在生命裡或許不及轉瞬,然而在這裡每個十分鐘,卻給你完全不同的一片宇宙。創作是什麼?對我來說創作像是在找尋,甚至創造一種和自己對話的語言。在這次作品中黃靖舒、施旻雯的《荒衍》,展現相當出格的樣貌。

《荒衍》據作品介紹是描述起始與過程,並從中回溯生命的源頭,尋找最原始的渴望,同時給予「生命之於你是?」的提問給觀者。整個作品中,舞者善用自然、流暢的動力來啟動身體,此外也透過重心轉換,達到時而平衡、時而失衡的效果,如同生命之旅,每個人因轉移重心而能夠前行,卻也不免在路途中有些跌撞。

而《荒衍》的音樂是由MADZINE所設計,風格為電子音樂,配上作品毫無違和感,甚至更畫龍點睛,讓聽覺也產生了迷幻的氛圍,因此也讓作品的空間感昇華到另一個層面。而舞者的服裝以大地色為底,包含妝容皆有斑駁的痕跡,且頭髮凌亂,這樣強烈的造型或許打從舞作一開始就宣告它已經在路上了。

整支舞的流動中,兩名舞者幾乎沒有離開過彼此,如接觸即興般,我們擁有各自的身體,卻也能夠與他人找到最理想的相處方式。從作品的身體結構來談,舞者之間透過關節與關節的卡位,兩人骨盆緊密貼合,因此讓雙方中軸維持在一個穩固的地方,再從這個規則中發展動作。也藉由身體部位的拼貼製造出異常的組合,如Dimitris Papaioannou擅長的那種身體視覺,但不同的是《荒衍》身體流動性是沒有停止的,因此那些身體組合都出現在某瞬間,也因為那些不經意,讓動作的層次更提升、視覺效果更豐富,且不突兀。因此我肯定他們創造出嶄新的語言,除了兩人與作品的對話,也給予觀者新的感受。

創作是種練習,如同生命,我們也一直在不斷練習,直到習以為常,那件事將從我們的身體中長出來,並結出屬於自己的果實。而三十沙龍秉持著創作、觀看、分享之必要,讓我想到George Berkeley的理論「存在就是被感知」,讓藝術與心靈能夠產生連結。藝術有趣的原因之一,我想就是那種願意包容每個觀者的想像,同時在某個瞬間可能觸動到我們的心,所以我們相信。真的無須有偉大原因,我們都能有所收穫,就像Pina Bausch說:「要學會因為美、因為一個動作、一個呼吸而感動。」這才是藝術創作帶來的本質。

《荒衍》

演出|黃靖舒、施旻雯
時間|2019/07/07   19:00
地點|三十舞蹈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次北藝大的詮釋,不僅忠實再現碧娜・鮑許的編舞語言,亦展現了臺灣舞者的生命力。泥土、汗水與舞者的呼吸,使得這場重現充滿了屬於這片土地的獨特感性。
1月
28
2025
編舞家賀連華以《孤挺花》代表臺灣女性的溫柔與堅強,將母親—賀莊枝女士作為核心人物靈感,描述在平凡之下卻能擁有無止盡的愛,厚實且堅強的付出,看見母親與女兒間的情懷,無私的將愛奉獻於家庭。
1月
28
2025
北藝大舞蹈學院所演繹的《春之祭》展現了少男少女的稚嫩,和對傳統毫不質疑的信念,強而有力又精準扎實的肢體展現,替時代劃出一道嶄新的樣貌、讓經典保存得更加璀璨與深刻。
1月
28
2025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