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為名,無懼的愛《英雄》
11月
12
2014
英雄(驫舞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83次瀏覽
林芃瑀(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所職碩班)

臺灣人碰上死亡議題,最常面對的方式就是不面對。還記得小時候,遇到路邊辦喪事,意見常相左的父母,瞬間默契百分百的異口同聲:「不要看!」同步率比動畫《EVA》碇真嗣跟初號機還高。家裡長輩過世時,跟著誦經道士沿著四面牆都是地獄圖的房間繞,血池、割舌、腰斬等各種酷刑,嚇得我直問媽媽,要怎麼做才不會下地獄。

人們對於死亡的禁忌與恐懼在於不瞭解,或許也害怕瞭解。一般家庭中,死亡是神秘且嚴禁討論的領域。若硬是要說與死亡有關的話題,那可能只剩下鬼故事了。而驫舞劇場《英雄》將陪伴父親等待死亡的經驗昇華為舞作,創作者劉冠詳自述「以為這場演出是在紀念我的父親,懷念他的過去,哀悼他的死亡....,但沒想到,這是我與死去父親的最後一場決鬥。」讓人好奇這種依附關係的轉換以及矛盾心境將如何於劇場中呈現。

開場前的靜默盯著舞臺左方安裝風扇的獨立小空間,想到阿喀郎舞作《DESH》也有相似的引擎外型風扇裝置,因此對於劉冠詳要怎麼運用拭目以待,不知是致敬還是另有突破。然經由劉的一人分飾兩角搬演父子對話,始讓疑慮煙消雲散。《英雄》讓我在開場二十分鐘內,流下了感動的鼻水,幾句稀鬆平常的問候與調侃,傳達滿溢的思念與眷戀。無奈父親充滿關愛的囉唆畫面,只能在記憶裡重演,即便偶爾浮現夢境翻攪思緒也是種不可多得的賞賜。

陪伴至親等待死亡的情緒,複雜且不免悲傷。但劉以詼諧方式重塑經歷,巧妙運用肢體象徵各種物件。抓起舞者林祐如的腳掌擲茭或當成心臟去顫器,演出父親被搶救時不斷被電擊、無效、再電擊、仍無效、不停電擊、依舊無力回天的情景。幽默台詞及發噱動作讓台下笑聲不斷,但當年的劉卻是心急如焚不擇手段,才好不容易將人球般的父親從大陸帶回台灣。然而,父親卻在返台就醫的隔日病逝。

舞者林祐如所著服裝,立體茶包般的淺棕色尖帽連著縫滿亞麻色布條的斗篷,不免聯想喪禮時披麻戴孝景象。劉分飾兩角,不停重述父親的話:「做人,就要像球一樣!」隨即扮回自己,嘟噥著質疑父親所言。每頂嘴一回,林便單腳將劉的頭顱踏在地上,即使林將全身重量壓在頭上,劉依舊努力維持語調平穩,盡力用輕鬆搞笑的方式說個不停,就這樣在地板循環滾動了好多次。……是多麼強烈的悲慟,才會讓一個人用疼痛麻痺情感,用詼諧掩蓋哀傷。或許自責、或許內疚、或許迷惘著費盡心力將父親帶回台灣到底是救了他還是殺了他。可惜壓抑與逃避並無法疏通鬱積心中的複雜情緒。

劉與林的身體界線,從起初的恐懼、躲避、保持距離,到後來的彼此貼近。林騎著腳踏車,在後座的劉娓娓道出母親最喜歡父親載她時哼著伍佰的歌。此刻的劉神入母親回憶,讓時空回溯再次沉溺當下,同時也像個小女孩,流露著含蓄的崇拜。歌曲《夏夜晚風》輕柔繚繞席間,微光投映,斑斕整座舞台。腳踏車宛若星空下迎風而行,畫面簡樸卻美好到難以言喻,似象徵已跨越哀傷,坦然面對父親離開的事實。

創作者劉冠詳僅用精簡的舞台道具及燈光輔助,便輕易營造各種空間概念,將一物多用塑造不同象徵,引導觀眾進入故事脈絡。《英雄》雖稱不上具有強大的情緒張力,但卻能輕易的讓觀眾產生共鳴。在此引用Pina Bausch的話 : 「Dance Dance, otherwise We are lost 」。不論劉本身是否在創作及演出時尋獲抒發窗口超脫傷痛,肯定的是,該舞作已成功鬆動了部分觀眾心中不曾思考的議題或是早已深埋的故事。《英雄》不只是個舞蹈劇場,也是個生命紀錄,紀錄著英雄的殞落與誕生,也印證了情感並不會因生命消逝而終止。

《英雄》

演出|驫舞劇場
時間|2014/10/29 19:30
地點|清華大學大禮堂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更核心的匱乏是在於此樣的父子互動,到底想要表達內在深處的哀悼?不捨?還是無盡的悔恨?在這七十分鐘的舞作裡沒有活生生的揭露,徒留下全場滿布被撕成條條長帶的報紙垃圾,成為時間的廢墟。(葉根泉)
1月
06
2014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