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缺席終成空《英雄》
1月
06
2014
英雄(驫舞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9次瀏覽
葉根泉(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父親的缺席對一個男人而言,是種成長與幻滅同時發生的時刻。小時候視為英雄的對象瞬間隕歿,所遺留下的空洞是難以填補的傷痛。驫舞劇場這次以舞者劉冠詳的親身經歷,編成舞作,節目單上文字:「我,一個在狂風暴雨中冒死追尋已故父親身影的男人。一段在支離破碎後,才能開始的追尋。」反映在舞作裡,這段追尋的歷程,果真是支離破碎。如此的斷裂並非僅表現在編排上面殘缺未明:有時父子關係說明得太多,有時一段段動作肢體的串連,未能鋪陳為一整體的面像;更核心的匱乏是在於此樣的父子互動,到底想要表達內在深處的哀悼?不捨?還是無盡的悔恨?在這七十分鐘的舞作裡沒有活生生的揭露,徒留下全場滿布被撕成條條長帶的報紙垃圾,成為時間的廢墟。

照劉冠詳的話語,這是一場「與死去父親的最後對決」。逝去的父親以這樣重複展演彼此關係的互動、打屁、分身、附身(劉冠詳一人分飾父與子兩角),來讓悼念的兒子,可以在舞台上一次又一次召喚父親的亡靈。但弔詭地是劉冠詳又寫下:「你用所有的巧合將我與你逼近,逼近這個決鬥,你逼我從記憶中將你弒去」。如此弒父的舉動有雙重的解釋:一、是藉由弒父來選擇遺忘,是由於太過思念的逆反;二、弒父總有一種取而代之的心理意涵,兒子取代父親原有的位置,成為負起家庭支柱的重責。事實上在此舞作內有一重要告白:劉冠詳父親在大陸昆明心肌梗塞,劉冠詳如何偽造醫生的診斷證明,讓家屬不用負擔昂貴的包機費用而返抵台灣,但卻在送回台灣的隔天凌晨死了。這一路從大陸救回爸爸...是救了他還是殺了他?無論動機如何,勢必歷經一番「打落牙齒和水吞」的衝突,結果最後呈現只是在巨大白色布幔內,投影出電影洛基拳擊手跑步的身影,如此輕盈躍動的影子,是難以反襯出殤父巨大默然的沈重。

這樣的問題也處處在舞作中出現:到底要如何拿捏悲傷與詼諧、直白與隱喻,常在這之間取捨失了準頭。編舞時,劉冠詳寫過文字會跑出來,以一種奇怪的渲染和催化影響作品的結構;亦有可能是文字造就舞蹈的結構。例如一人分飾父與子,利用燈光從底下打光塑造出假面般的臉譜作區隔,彼此談話內容,卻停留在打屁閒扯蛋,難以在這樣短的篇幅,讓觀眾去感受父子情深,文字與身體之間形式的代換,需要再去思索彼此文體的差異與表現出來的效果。

搭配的女舞者葉盷前面如乩身打扮──著條狀破爛紙張作上衣,頭蒙紙袋,如靈體附身以腳踹著劉冠詳的頭,搭配他的台詞:「他爸爸常說人生就像一顆球。」這樣近乎虐待的動作,和劉冠詳以「衰弱體」──肢體刻意殘缺如斷足爬行,均展現出舞者驚人的技巧,但置放於舞作敘事的脈絡裡面,未見進一步的延展,與自我內在所要傳遞的意念,終究落空。

如此自我揭露的落空,亦呈現在一段非常私密的坦誠:在父親過世的當晚,劉冠詳是和女朋友做愛。這段生之慾其實可以強烈對比死亡的消逝,但當劉冠詳掰開葉盷包裹的紙衣,接觸即興地將她擁入懷中,顯得冗長而重複,死亡在此反而逸出消散,而非揭露的重點。

劉冠詳自承每次編舞最順利是以第三者的角度來操縱,以第一人稱、第二人稱劉爸或小時候的劉冠詳,都有所阻礙。葉盷協助配合,從前面未曾露臉、未曾表明身份的形體,到後來一下子是他的女友、一會兒成為劉冠詳、一會兒又是劉冠詳父親,最後成為劉冠詳小時候坐在父親肩頭上的身影。角色的切換與進出再再考驗舞者,最令人尷尬是以女性的身份去扮演男性父與子,欲呈現其中複雜的情緒,那不是單靠唸白與演技就能過關。未經思考這樣的父子關係是非常純男性,非常爺們,如此性別代換幻滅整齣舞作最重要的核心氛圍。

觀看過程,許多片段令人憶起阿喀郎.汗(Akram Khan)《DESH》。同樣是某種意義上尋根、父子間愛恨情仇;形式上亦是面對一具巨大轉動的風扇、逆風而行,或以頭倒立、足難以著地的意象符號。劉冠詳即使面對阿喀郎國際化、精緻化的製作,依舊可以有自己述說家族故事的能力與詮釋。但須先釐清楚自身與父親之間糾結盤錯的互動關係,期待歷經時間的沈澱與積累,再好好說給我們聽。

《英雄》

演出|驫舞劇場
時間|2014/1/2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劉與林的身體界線,從起初的恐懼、躲避、保持距離,到後來的彼此貼近。林騎著腳踏車,在後座的劉娓娓道出母親最喜歡父親載她時哼著伍佰的歌。腳踏車宛若星空下迎風而行,似象徵已跨越哀傷,坦然面對父親離開的事實。(林芃瑀)
11月
12
2014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