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聽見的仍是音樂《這不是 音樂 會》
5月
03
2024
這不是 音樂 會(韋瓦笛室內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35次瀏覽

文 陳旻鈺(專案評論人)

隨著後疫情時代以及科技的進步,以及古典音樂在多種媒材的交融之下的跨界合作,純聆賞的型態綻放新意。以尋求好玩、有趣的演出為出發點的「韋瓦笛室內樂團」從虛擬實境美術畫展得到靈感,【1】《這不是 音樂 會》就此誕生。當樂曲結合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 Magritte)詼諧的作品,結合AI影像設計、以動態形式隨著聲音翩翩起舞,觀眾是否能藉由「視覺」與「聽覺」雙管齊下,與演奏者一同沉浸在這場學術交流?抑或被視覺混淆,呆坐在座位上直至泛音消失那刻?

最初,音樂既預告畫作的主題,而圖像輔助了音樂的描述。高貝爾(P. Gaubert)《三幅水彩畫》(Trois Aquarelles)琴音落下的同時,畫中畫《人類的境況》(The Human Condition)便在舞台上的不同螢幕上呈現出來,影像設計者簡瑋麒彷彿將觀眾帶入了另一個世界;鋼琴家陳芝羽優美的觸鍵,如同一支筆刷在畫布上揮灑出大片色彩,長笛家孫莉和大提琴家曾加宜的齊奏則是一陣清風、一道曙光,為畫作增添了生動的氣息,勾起觀眾的好奇心。在〈秋天太陽〉中,大提琴家奏出柔美綿長的旋律,使整體律動放緩,鋼琴家逐漸模糊了後半拍的長度,抹除拍子的框架,使所有器樂的聲音融合在一起,暗示了演奏〈小夜曲〉時畫中畫逐漸消失不見、與風景融為一體的意境氛圍。

有時候,相似的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就像是在不斷重複的圖畫中看到相同的景象一樣,但音樂線條也在重複的視覺模式下,如同媒體播放器的「時間條」般呈水平。胡麥爾(J. N. Hummel)《「美麗的敏卡」主題之慢板、變奏和輪旋曲,作品編號78》(Adagio, Variations and Rondo on “Schöne Minka”, Op. 78)有一匹不斷向前奔馳的馬在漆黑的螢幕中奔馳,帶著騎師穿梭樹林,此時樂團的聲響有些失衡,微弱的大提琴聲淹沒在樂團中,長笛家顆粒分明的律動與鋼琴家彈奏之陰鬱的色彩脫鉤。儘管古森斯(E. Goossens)《五個假期印記,作品編號7》(5 Impressions of a Holiday, Op. 7)有清晰的標題來告訴觀眾它的主題和意境,並且透過畫作得到一些直觀的理解,但由於樂曲進行間,鋼琴家與夥伴的發聲點錯開,彼此緊繃、沒有共鳴的聲響也慢慢削弱音樂的和諧感。


這不是 音樂 會(韋瓦笛室內樂團提供)

馬格利特《形象的叛逆(這不是一個煙斗)》(The Treachery of Images [This is not a pipe]),作為本場次一個貫穿到底的主視覺,其含義為:不要忘記內在的本質。即便有多種素材混合,音樂會的主體依舊是「聽覺」。與他人合作時,若僅限縮在自己的譜面、單方面的演奏,關閉天線、漠視接收夥伴傳遞來的樂念,舞台上就會存在著複數個破碎的對話。馬替奴(B. Martinu)的《給長笛、大提琴和鋼琴的三重奏,作品編號300》(Trio for Flute, Cello and Piano, H. 300)用音樂把握了這個概念,他運用了拆解、錯置的技巧,來形容音樂中不同樂器之間的交錯和會合。就像我們看到的馬格利特《空白支票》(The Blank Check)一圖,即使貴婦人被切割,錯置在樹林間,我們仍然能夠知道那是一幅什麼樣的畫。但即使音樂錯開了,長笛的氣息是否與鋼琴相容,大提琴的音準與性格是否拉奏在鋼琴的和聲色彩裡,當這些問題一一浮現,就是室內樂合作「聆聽」的眉角了。

節目中場休息時,有些觀眾進行熱烈的學術討論,也有部分觀眾,因為視覺和聽覺的交錯而感到困惑,但他們仍然在座位上靜靜地坐著,反覆檢閱文本、舞台上可以解讀的蛛絲馬跡。《這不是 音樂 會》利用聲響與視覺的交錯,加深了觀眾對於音樂的想像,也藉由超現實的畫作與動態影像結合,捕捉藝術家內心真實的想法。或許,這真的不是一場音樂會,而是戲謔地、哲學地提點我們在座的各位:莫忘初衷?


注解

1、《韋瓦笛室內樂團》團長孫莉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月光協奏曲」節目訪談所提及。

《這不是 音樂 會》向雷內.馬格利特致敬

演出|長笛:孫莉、大提琴:曾加宜、鋼琴:陳芝羽、影像設計:簡瑋麒
時間|2024/04/21 15:0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中,我們看到了國家交響樂團和台灣歌手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從觀眾現場的反應可知,台灣的聲樂發展已足以撐起一片天,此刻起我們不須再憂心哪裡的月亮圓不圓,因為我們和世界看著的是同一個月亮。希望不需要再等一個十幾年,就可以看到完全由台灣歌手詮釋的《玫瑰騎士》。
7月
26
2024
值得一提的是,陳含章在安可曲“Days of Wines and Roses”中嘗試演奏了幾段不常見的大跨步(stride)的樂曲。在演出結束之後,我笑著跟她說,上一回聽stride風格的現場演奏已經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爵士歌手黛安娜.克瑞兒(Diana Krall)來臺北演出,就曾經演過這種走紅於1930年代的老派鋼琴音樂。
7月
21
2024
整體來看,今年的《玫瑰騎士》和過往幾年相比,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它有著編導的介入,因此不能和單純的音樂會形式(opera in concert)相比;然而作為半舞台歌劇(semi-stage),它缺乏導演的個人觀點或美學統合,也無形式上的鋪排呈現,一切平穩保守,毫無冒險,是又一次的「歌劇音樂會」,散發著定期音樂會般的秩序與例行公事之感。
7月
20
2024
擔任演出的台北室內合唱團,雖然並非職業,但所呈現的音準、和聲皆相當完美,中文複雜的咬字,就算投影沒有呈現字幕,聽眾也能清晰理解。指揮鮑恆毅的詮釋也相當乾淨,對於筆者而言甚至有些過度流暢,太過精準,將多數作品詮釋為少了一點冒險精神的安全牌。而透過編曲將李泰祥的歌曲增添另一層詮釋,也是本場音樂會值得一看的特點,相信編曲者接到邀請腦中必會浮現一個難題:最後的成品是要多一點表現自我?或者要忠實地以合唱來表達李泰祥?
7月
10
2024
但在造境與敘境的同時,要思考的不僅只是透過科技媒材觸發觀眾感官經驗這件事。在透過光線、影像、與聲音交錯下的技術設計僅是佈局手段,沈浸式感官的詮釋僅能創造單次性高潮,直觀表象的刺激有其限制性,若能試圖在團體藝術個性展現上多著墨、強化集體特色創造具目的性強的敘事語言、以及深化科技媒材運用的論述,將能成為具代表性的科技藝術團體。
7月
09
2024
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
6月
26
2024
歐拉夫森所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在虔誠的巴哈信仰者,或是追憶黃金年代的樂迷心中,應是個大不敬的存在,與其說是古典音樂二十一世紀的變形,更貼切地說,實為一位當代鋼琴家,先將經典拆解,再精挑細選其中的元素,化為自己舞台上的魔法道具。
6月
26
2024
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6月
07
2024
獨奏音樂會,由於沒有其他樂器的陪伴與襯托,雖演奏上能夠自由地展現,然在樂曲細節與樂段流暢掌控上,與現代作品中難以掌握的演奏技法,對於演奏家的要求更為細緻;而高木綾子在此場獨奏音樂會的表現,除將作品完整演繹外,更是在每個音符中展現自我特色,在樂曲演奏的樂音與呼吸間,都令人流連忘返,回味十足。
6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