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之間《來自三國的你》
3月
25
2016
來自三國的你(大稻埕戲苑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20次瀏覽
李佳霖(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大稻埕「青年戲曲藝術節」一直秉持著給予年輕的戲曲演員創作機會,此次以文和傳奇戲劇團為其一表演節目《來自三國的你》,給予文和傳奇戲劇團更大的創作空間,以歌舞、舞台、戲曲三種合而為一,並以偶像劇結合戲曲成為噱頭引發年輕族群觀眾入場,同時並兼融合欣賞戲曲之美與創新的結合。

此次故事劇情以穿越劇為主軸概念,描寫趙雲為救糜夫人誤跳入井中意外地穿越了古代,來到民國七零年代的遠東大戲院,與客家戲班的年輕演員們發生一段青春浪漫的愛情喜劇。劇中可以見三位年輕的編劇家在劇中使用巧思來達到穿越不顯突兀的故事安排與情節上的巧合,且利用多樣式的語言風格來呈現七零年代的復古感,時不時仍以方言結合國語與道地台語的戲院老闆,都明確指出其所在地的時空背景。也利用人物的錯認與相像,達到巧妙的語言謬誤,而使觀眾產生發笑行為。更利用歷史人物與真相的發現,而產生其心境上的變化,透過結局的舖梗,達到觀眾對於趙雲的穿越有圓滿的現象。由上述可見年輕編劇在面臨新興戲曲編劇仍能加入其構思,是可以肯定的。

在音樂呈現上,此次加入爵士鼓與武場的擊樂試圖表達穿越與現代間的磨合感,雖為突兀,但不至於到無法讓人接受,反而互相撞擊試圖嘗試出新型態的樣貌。以二胡與電子琴撞出的花火,更是讓觀眾感到耳目一新,比起傳統戲曲中又夾雜了流行音樂的味道,並且利用流行音樂的組合表達出戲班青年的煩惱與面對的困境,反而更讓觀眾印象深刻。

倘若故事的發展現狀,仍舊以賣角為主的戲劇,就以此劇來說仍缺乏張力,最多是趙雲(李菄俊飾)面對抉擇與內心的掙扎時,表現的片段仍是以一人為主角的結構去進行故事的鋪墊與發展。戲曲或舞台劇或仍有所謂一人為主、一事為軸的概念去鋪排整齣戲中戲與故事情節,但以主角為核心之下,其他人物的性格彷彿是為穿越而來的趙雲設置,較少撐托及展現自身人物性格。

趙雲與糜夫人(吳侑函飾)的錯認與關係的建立都略顯單薄,雖說戲劇上的呈現有時間限制,但如果能有更多的片段塑造更巧妙的糜夫人與趙雲的關係描述,或者關係的錯位,會使整齣戲更加達到畫龍點睛的功效。

戲中戲的結構彷彿也是為了一人一事且多為武打戲,雖說前頭的《長坂坡》是為了營造趙雲穿越而來,《白帝城》是為顯示趙雲的赤膽忠心,但《鳳鳴山》就有些像是生硬強加上的,反而達成戲中戲功效,是專為一人而設計的戲中戲。更多的巧思是主角本身的炫技,博得觀眾喝采,但是否能將戲中戲的結構與其他變化再進一步思考,達到符合穿越的概念?是劇團能省思的地方

客家戲曲展演的新形態坐落在大稻埕青年藝術節上發根,能以年輕演員出發自行編創劇本已屬挑戰──雖仍舊看得出藝術指導的痕跡在劇本上的發想,仍舊是以文和傳奇的宗旨去投射。未來客家戲曲的進步與改變,會不會如同京劇也開始面臨戲曲小劇場的路線抑或者成為國際發展的地方劇種?仍屬未知。此次《來自三國的你》雖為三種劇種結合為一,主體仍舊是以客家戲曲為主,冀望未來客家戲曲能有更多的型態展演,呈現地方劇種多元化與強韌的生命力的樣貌於舞台上。

《來自三國的你》

演出|文和傳奇戲劇團
時間|2016/03/19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低・俗・畫本》無意提供結論,一如它不以英雄式速解處理創傷,而是讓那些被忽略的苦痛漸進揭露,持續低鳴。劇場作為公共空間,正為照見不可見的幽微事物而存在。
10月
09
2025
場面再大、服飾再精緻,也掩蓋不了敘事貧瘠:母親揮馬鞭的衝突、雲仙投江的悲痛、《比目魚》的奇幻,都被草率帶過,情感張力未能積累,只剩碎片和噪音環繞其間,最終消散於無法收束的雜亂之中。
10月
08
2025
《低・俗・畫本》的魅力,正源自於它並非強行改寫任何一方,而是在狹小的禁閉室密閉空間裡,將兩種語言交織在一起,讓它們相互映照、摩擦,最終展現出底層生活的溫情與韌性。
10月
03
2025
我們仍得提醒自己,別在歌仔戲身上投射自己尋找「他者」的浪漫化想像。就像「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這種宿命論的陳腔濫調,卻強化人們對於底層的刻板印象,讓「台語」、「歌仔戲」、「低俗」、「哭調」、「悲情」等詞的無意識連結被無限放大。
10月
02
2025
即使本劇並非完美無缺,但卻已提供良好的基礎文本,若能在劇情動機與人物性格上再做細緻調整,應可期待未來成為兼具教學與演出價值的「新經典」。
10月
02
2025
透過不正面處理「誰」的疑問(人物對彼此的疑問,以及觀眾對舞台上人物身份的困惑),這齣戲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在黑暗中識別彼此,「是誰?」與其說是要求定義,不如視為一個招呼,向各種未知及想像開啟。
9月
30
2025
《英雄製造》透過齊義興的多重身分,揭示布袋戲在歷史、政治、觀眾需求下不斷被「製造」的過程,同時反思過去,樂觀的迎向未來。
9月
30
2025
綜上所述,《劉廷英賣身》在表演、舞台設計及主題重塑等方面均展現出實力,充分展現了年輕演員的潛力和創作團隊的雄心。然而,劇情結構和節奏的掌握仍有不足,未能充分體現歌仔冊的內在完整性。
9月
30
2025
《鬧・NOW》不僅僅是對布袋戲的新嘗試,它實際上是以「鬧」作為方法的文化介入,改寫了戲劇中「正統」的定義:正統並非單一血脈的傳承,而是在衝突與協商中共存。
9月
2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