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探索的當代取徑《Lab 3.14 動物的無限循環》
10月
11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5次瀏覽

文/劉瀚傑(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我曾在一堂當代思潮的課程上,聽到教授講述阿岡本對「當代」的定義,是一種「格格不入」:真正的屬於這個時代,就是你在這個時代中,卻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時代;因為有點遠離框架,所以看到框架、覺得自己不完全屬於時代,於是更懂自己身在怎麼樣的時代裡。

而今晚,我似乎在《Lab 3.14 動物的無限循環》(下稱《循環》)能夠看到類似的邏輯。《循環》透過「動物轉化」的概念,試圖深入探索人格,並將其凝鍊與形象化(或者誠如魏雋展在《循環》所言,這樣的「雕塑」是「靈魂的濃縮咖啡」)。在確立動物的型態後,透過動物與人之間的「配比」,從藏匿其中到完全掌握,在這樣與平常的「人設」忽遠忽近的移動間,更能見到人真正的可能性,以及淺藏在人類的意識下的潛意識。

自我保護的鱗片與陰影

《循環》的第一部分〈蛇帶〉,由四位演員林筠喬、陳瑞祥、陳顥仁、唐芝妍以及特邀的黃凱臨共同創作,文本部分改編自京極夏彥《百鬼夜行——陽》中的故事【1】,透過蛇的恐懼來揭開主角不願面對的過往。台上的四位演員在台上流轉著身分,時而為角色,時而成為敘事者,場景也不停在虛實間轉換,揭開心中的陰影。

〈蛇帶〉中的肢體表演探索蛇的血口大盆與纏繞扭曲,其中也看的到日本舞蹈藝術「舞踏」的影子,蛇的危險氛圍與舞踏的死亡氣息,為〈蛇帶〉定調了陰森可怕的氣息。

透過探索恐懼的蛇,〈蛇帶〉揭露了恐懼的背後,潛藏著過去的悲慘與殘忍。可怕的從來不是蛇,是我們與蛇之間的關係;是我們的生命與自我,構築了我們與所懼之物的關係。

〈蛇帶〉的肢體部分透過走位與燈光創造了精采的構圖,配合音效也將氣氛渲染得很好。但在虛實間的轉換加上多次暗場,讓整個表演有一點斷斷續續,其所要營造的感受難以延續,整體下來略顯零碎。文本部分帶著「小說感」,是一種還算有趣的體驗,但或許是礙於篇幅或者內容取捨,鋪陳稍嫌急促,很多地方一節推著一節,稍嫌推擠。

人即「動物園」

 〈蛇帶〉結束後,透過魏雋展為我們展現了一段關於動物的「雕塑」的樣子。其中的「呼之欲出」,承先啟後,點出了其實藏在我們內裡的、像是「動物」的樣子,銜接到余彥芳編創的〈zoo〉。〈zoo〉中沒有任何台詞,全由狀聲詞與肢體構成,賀湘儀與杜逸凡默契極佳,在台上的丟接與細節都被處理得相當細膩,在台上創造了一對男女的生活場景,透過在日常的生活場景中加入動物轉化的元素,刻畫出人在生活中的百般姿態:被挑逗的猿猴、求愛的貓;毛蟲、鳥、章魚……其中,猴的出現顯得格外的純樸:那樣的親暱自然表現出來,似人卻沒有人類的理智束縛,一切皆由心。

透過燈光來劃分區域與轉換場景,搭配演員乾淨的切換,使得〈zoo〉像是一場蒙太奇。穿插其中的「打巴掌」片段,照編創者余彥芳所言是演員在互相探問「我在這裡,你在哪裏?我們到了嗎?」【2】。對觀者而言,也是一種〈zoo〉的主題回顧:這樣的日常相處中,我們是甚麼樣子的呢?我們在哪?我們又到哪了呢?

我們在這?

最後,在另一段動物轉化的練習之後,進入了《循環》的最後一段,〈孤獨的敘事者〉。

魏雋展穩定但強大的氣場將空蕩的舞台收縮到他的身上,以觀眾的而言是一場能量非常強大的獨白。以智人的身分作為敘事者,透過身體來「穿梭時空」,不僅將動物轉化用快節奏且「呼之欲出」的方式將肢體的可能性與戲劇性張開,更將人類的歷程跟行為變成一杯濃烈的伏特加:比起「靈魂的濃縮咖啡」,這一杯歷史的烈酒熱辣地入喉,從內裡灼燒至外頭;在華麗的燈光與音效中,把我們帶回那些日常生活中總是忘記的,卻真實存在的歷史。

人類走到現在,做了多少事情?我們如何打敗、如何被打敗、如何創造、如何毀滅、如何成為「萬物之靈」,以及,之後呢?我們真的只有「人」這樣的面相嗎?一如動物轉化所探索的靈魂跟身體的可能性,〈孤獨的敘事者〉則進一步延伸,我們人類,做到了甚麼,還能做甚麼。

最後,魏雋展走向觀眾席,成為了觀看者的一員。我們看著台上,空無一人,接下來會是甚麼呢?

所以,我們要去——

從〈蛇帶〉最後的是蛇、〈zoo〉的人像動物,到最後〈孤獨的敘事者〉的是人,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動物完全掌握到藏匿其中的脈絡。動物一直都在,只是我們沒有關注過。

一如演出名稱中編號與「無限循環」,這個過程是變動不已卻生生不息的。一如是蛇的,是登和子;身而為人的我們,也曾是(也一直都是)動物。這樣的迴圈,達成一種近乎禪性的圓滿,表現出人與動物間似乎有種微妙的反身性。

我們看著台上的演出,意識到一種全新的自我探索的取徑。透過離開「人類」的單一視角,我們察覺更多的自己的意識未曾流露的部分。

在表演的最後,我們一同看著無人的舞台,我們看到的是甚麼呢?我覺得,我們看到的是這一條路徑之後,尚待探究的部分。自我探索之無盡,會途經何處,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答案。我們的自我(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仍在等候發覺,或許《循環》即是三缺一劇團的宣告:「我們似乎已經到這裡了,但我們會去到哪裡呢?」


註釋:

  1. 可見節目單〈編創與「動物轉化」的再轉化〉中黃凱臨的部分。
  2. 引自節目單〈編創與「動物轉化」的再轉化〉中余彥芳的部分(第8頁)。

《Lab 3.14 動物的無限循環》

演出|三缺一劇團
時間|2022/09/16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誌怪物語,到現代情感,以至智人的發展,最後魏雋展以直立人之姿坐入觀眾席中,與我們同在。在最後的時刻,我們同在了,雖然讚嘆著表演的魔法,但觀看過程中我的困惑無法歇止。(黃馨儀)
9月
20
2022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