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亦無情《繡襦夢》
9月
15
2018
繡襦夢(國光劇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425次瀏覽

陳湘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在學生)


《繡襦夢》基底為描寫唐代名門書生鄭元和與妓女李亞仙故事的崑曲《繡襦記》,並以「夢幻能」形式,配合日本三味線伴奏的崑曲聲腔、長唄的吟唱,譜出台/日傳統表演藝術各自擁有五、六百年歷史劇種的交流之新作。

「繡襦本是無情物」貫穿全劇的繡襦,既是物、亦是人(李亞仙)、更是靈魂,即使李亞仙一開頭便說「我不是亞仙」在那幽微之中,好似鄭元和內心某種癡情的裂解,而裂解卻不那麼完全,形成更加曖昧模糊的地帶。

繡襦,無情中見有情。操偶師一左一右「舞」著繡襦,布的垂墬感、擺動動態,讓它不單單只是一個物件,而是充滿情意的靈魂,是以愛之名覆蓋過鄭元和的軀體、是鄭元和睹物思人的情感歸依。服裝設計師矢內原充志曾言:「從劇本中,我領悟到無窮的真理蘊含在一人的人生」從這個概念著手,為《繡襦夢》的服裝質地視覺感定調;繡襦,操偶師揮動著的絲滑光澤,與漫漫飄飛的雪花,相互映襯更映入了觀者的眼簾;矢內原充志又言以別稱「朝顏」的牽牛花作為裝飾,貼合了其花語「沒有結果的愛情」是那絢麗的色調與符碼,對比傳統能樂堂的素淨空間,好似有種繁華與淒涼感的對比落差之感。

「亞仙才一低眉,我便覺行雲有影;亞仙稍一瞬目,我變知花飛有聲。亞仙的眼波聲息,我能一一分辨。」一字一句,字字動情、句句連心,然而我深知「分明是妳。」而妳為甚麼當初要離開我?

《繡襦夢》開頭鄭元和的一番話、一個深情的問句,倒敘了前前後後與李亞仙的辛酸故事。傳統的戲曲喜愛大團圓的喜劇結局,而現實人生並非如此,在唐代高門士族鄭家公子真的能與娼妓通婚嗎?置放一個翻案文學的視角,重新思考結局的另一種可能。整齣戲是充滿回憶的幽微氣氛,虛實交錯,在如夢幻境的虛空當中好似隱隱然的有實的存在,那會是鄭元和的痛定亦會是現實逼迫李亞仙的不安,而「情」交融在虛實之中,不曾褪去。

接連《繡襦夢》之前是日本舞踊《汐汲》,題材取自能樂劇目《松風》描繪身著行平(貴族男子)遺留衣物的松風(海女姊妹的姊姊)在月夜下的海濱,回憶著與行平密會的過往,而翩然起舞的場景。《汐汲》的靈魂回眸,與《繡襦夢》敘事結構相互呼應,觀者從海女之舞當中,靜謐而幽微的空間感裡,體會到海女心中悵然若失的內心情感,連結了之後《繡襦夢》作為完好的鋪陳。汲取海水的桶子一上一下,中啟扇、三蓋傘、手巾,細膩地繞轉。

編劇王安祈老師在開場前三十分鐘導讀時提及「跨界,不是真的有一個分野,而是在這之中嘗試有沒有融合、探索的可能」語言、文化、藝術觀照等等因著跨界而有不同面向的思考層面,從傳統崑曲《繡襦記 打子》到日本舞踊《汐汲》至新編實驗崑劇《繡襦夢》,觀者跟隨著敘事的軸線,彷彿披著一條繡襦,穿越了生/死之結界、陰/陽之交錯,更體驗了台/日傳統表演藝術交流的可能。

「一揚抉,似將兜起滿天彩霞,才一轉身,卻又抖落一身繁華。」編劇王安祈老師為貫穿全劇的繡襦定了一個註腳,《繡襦夢》有繁華亦有滄桑、有情亦無情,正如人生。

《繡襦夢》

演出|國光劇團 X 橫濱能樂堂 共同製作
時間|2018/09/09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單以常磐津與舞踊的跨界結合來看,《繡襦夢》確實是兼具包容與開放的精彩作品。有此疑問關鍵就在於,移轉到鏡框式舞台後,原先的「能舞台」的能量降低,從而突顯了所謂的「能」到底在那裡的問題。(鄭宜芳)
10月
18
2018
由《繡襦夢》極簡而幽深的舞台,冷冽沈靜的燈光下走出的鄭元和已垂垂老矣,撫今追昔,睹物思人,透過與李亞仙親手織就的繡襦幻化而成的精魂一同回首前塵,獲致啟悟與反思。(趙心如)
9月
22
2018
觀眾組成亦透露端倪:入場者以長輩居多,年輕面孔稀少。地方戲曲的「新編」似乎依舊默認以長輩的審美為出發點:強調情感、凸顯孝道、盡量兩全其美。也就是說,地方戲是否因「孝道」的說教而被侷限在單一價值框架?
8月
21
2025
《牡丹燈籠》揉合了南管及能樂,兩個分別在中國及日本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樂種。音樂設計楊易修在兩者之中各自提煉,或著說揀選出特定音樂特徵,再縫合成《牡丹燈籠》繽紛的樂音景觀。
8月
21
2025
身為臺灣原生劇種的歌仔戲,雖有改編自民間傳奇的演出會觸及到妖怪,但像《魚島鯊鹿兒傳奇》這類進行類似「台灣妖怪圖鑑」的創作發展,仍舊少見。特別是這部作品的考證細緻且立意良好,其實更期待能重新對焦歌仔戲如何表現臺灣主題/體。
8月
20
2025
全方位統合的技術調度營造了強烈的臨場感,但高密度的敘事與聲光也縮減了後設反思的距離。幾次crew上場換景的技術暴露暫時懸置敘事,然而,由於演出大部分時間表演、燈光、音樂與聲響設計都相當飽滿,換景段落很容易被理解為演員與觀眾暫時休息沉澱的必要空檔,難以在根本上開啟不同於敘事的時空感知。
8月
19
2025
性別身分裡的種種發言,多半是在服務前述中看似偉大、卻又過度簡化的主題,呈現《公主與她的魔法扇》的「立意良善、卻操作牽強」,並難以理解預設的受眾與目標。
8月
15
2025
這些妖精角色對臺灣人來說多是陌生的,從本地方志傳說挖掘、串連在地妖精圖騰本身即是一件創新的發想,只可惜因為時空為架空,與臺灣意象的呼應也不夠明顯,只有在序場透過舞群歌隊不斷唱頌著臺灣的古地名,以及末場鯨鯊化為臺灣島的意象極其隱微地扣合著。
8月
13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