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眼淚藏在油燈後面《電母》
7月
10
2014
電母(末路小花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9次瀏覽
郝妮爾(東華大學華文系創作組)

一直到這齣戲結束兩三天了,我才敢憑藉著已經逐漸矇矓的印象來說出這場戲。此時的記憶已如搖晃的油燈,昏暗地照亮那個汗熱的夜晚。

看末路小花的戲要很小心,而且必須很有勇氣。面向你的時候,他們總是笑得陽光燦爛,忽地才發現,他們的燦爛與明亮都是為了讓你能更清楚看見這世界的本質:頹斜歪敗,像是一個掉牙生了膿瘡的老婦,以積滿了濃痰的聲音告訴你:「不然怎麼著?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呀。」

《電母》以獨角戲接棒的方式,由上半場的吳柏甫與下半場的張棉棉合力進行,這齣戲在去年夏日的《九歌3x3》,曾以「雲中君」的角色乍現,像是一道閃電一樣筆直地打入我內心黑幽幽的角落。今年加入了張棉棉的角色,在看戲之前內心始終懷有諸多質疑,我曾以為,吳柏甫那短短半個鐘頭的演出,已經是一個再完整不過的戲了。未料在欣賞《電母》後,才真正有一種完整、圓滿的感覺。

南海藝廊的屋頂,在夏夜真是熱得不像話。然而四周的車聲、狗吠,都在演員下的第一句話之後逸散無蹤。這真是環境劇場最辛苦也最迷人的地方了,遮不了的光害、雜沓的聲響、悶熱無風的頂樓,演員離觀眾只有半個手臂那麼近,提著一盞燈就開始講話,為了聽得更清楚,我們不得不更靠近。好像小時候一夥人,明明怕得要死卻老要捱在大人前面聽鬼故事,越害怕我們越靠近,越靠近就能聽得越仔細。而真正令人害怕的並不是劇情本身,至少對我來說,讓我全身寒毛直豎的一刻,是我與劇中人四目相交的時刻。於此同時,我完全忘記了這位演員的名字,我甚至完全相信了他來自戰爭結束前,那個挨家挨戶討米吃的年代。演員無懼的目光像一把利刃,也不怕把人割傷了,要繼續說他的故事。

看戲最怕演員能量不均衡,但在這裡完全找不到這個問題。下半場的張棉棉一出來,幾乎要讓人忘記前半個鐘頭發生什麼事,她輕而易舉抓住了眾人的目光,引領大家進入另外一個不同的靈魂之中。我們才甫進入一位老嫗的世界中,就立刻掉入一個年輕充滿活力的地方,好像四周也突然亮了起來一樣。然而──如同前文所述,如果真以為這齣戲要開始迎向一個光明而充滿希望的劇情那就錯了,新燃起的火光,都是為了待會兒澆息的時候能讓人被濃煙嗆到。奇怪的是,上半場的老婆婆分明已經把故事給說完了,大家也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了,我卻不由自主產生一股奇怪的希望,看著台上的演員跳上跳下,儘管疲倦、沮喪仍然打起精神唱著歌,我無法不握緊拳頭想要她幸福。甚至偷偷的希望劇情能不合邏輯的急轉直下,能習得好萊塢的荒誕不經,能讓眼前這個女人最後有個快樂的結局。不過沒有。

「神吃飽了,卻什麼都忘了。」

我們獻出了信仰與期待,最後換得連自己都無法承受的失望。以為還能欺騙自己在夢裡,現實卻連這一點點小小的恩惠都不願給予。這是世界不輕易告訴我們的事,末路小花都說出來了。

只不過,可能是我的錯覺,戲結束之後吹起一陣輕風,把背脊上的汗水呼得涼涼的。啊,我還不想太絕望,也許這是世界給與他們小恩小惠的方式:徐徐涼風,一場好戲,日子還是過得下去。

《電母》

演出|末路小花劇團
時間|2014/07/05 19:30
地點|南海藝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黃丞渝將院子劇場的空間運用得很巧妙,尤其是下半場。利用燈光、聲音的來源、演員的走位,在屋裡/屋外、門內/門外、窗內/窗外、樓上/樓下之間製造出一種互動與觀看/揣想趣味。兩名演員表現皆不俗。(謝筱玫)
7月
10
2014
兩名好演員貢獻他們的專注,考驗演員的心理能不能承受近距離「被觀看」、「被檢視」這件事。兩位演員的演出,皆帶出劇場的魔幻時刻,那個魔幻時刻停留在他們一個動作一個表情的凝結。(魏于嘉)
7月
09
201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