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臺灣的海洋夢想像——《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
5月
09
2022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明華園總團提供/攝影蘇楷媜)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62次瀏覽

吳依屏(專案評論人)


你對鄭成功了解嗎?除了國姓爺、延平郡王的別稱之外,你還知道什麼?他的兒子、他的父親呢?身為台灣人,我們對鄭氏父子有何認識?他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地影響了至少台灣三代人,六十年左右的歷史發展;然而,有趣的是,對於這個家族的想像與描繪,近年來開始湧現於台灣本土劇團的作品之中。

鄭成功作為前承父志,後啟子業的重要樞紐,關於他的討論作品數量上最多,之前筆者曾看過的三缺一劇團的《國姓爺之夢》就是十分出色的作品。在三缺一的作品之中,觀眾得到自我解讀這個著名歷史人物的自由想像,究竟他是流行語境下的海賊王?還是抱有反清復明志向、滿懷孤勇的延平郡王?抑或者,他是實事求是固守台灣土地的南明孤臣?

這其中種種,觀眾在戲劇作品自由靈動的呈現之中,並不那麼局限於某種認知,對於鄭成功,觀眾/台灣人或許不那麼確定,但也確實不那麼陌生。然而,他的父親——鄭芝龍呢?明華園做了一個大膽勇敢的選擇,試圖還原這個相較之下模糊的歷史人物,賦予他戲劇化的浪漫色彩,告訴台灣人誰才是初代的海賊之王。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明華園總團提供/攝影蘇楷媜)


過度情愛的娛樂情節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可以說對於鄭芝龍的身家背景,以及事業發展,甚至愛恨情仇做了非常詳盡的描繪,造成時長過長的問題(含中場休息長達三小時)。此外,編劇花費大量的篇幅與精力,詳述鄭芝龍極其驚人的「傑克蘇」魅力(此劇可戲稱為「鄭芝龍與他的三個女人」)。先不論他對待這些女子的態度(睡了兩個,但愛的是沒睡到的那一個)渣與不渣,這樣的劇本情節或許提供觀眾刺激狗血的娛樂情境,但卻造成整體過度傾斜於情情愛愛。(戀愛腦海賊王?)

除了花費過多篇幅描述與女性的愛恨糾結,劇情結構也顯得鬆散。從劇名來看,此劇應該要聚焦於鄭芝龍如何崛起於海洋之上,掌握船隊,獲取稅收等等事業發展,但這部分的討論卻過於簡化處理,而不夠深入仔細,被迫讓位於情愛描述。話雖如此,鄭芝龍這個人物的描繪,從開場時滿口忠君愛國,中途因應時勢投身船隊成為對抗明朝的海賊領袖,最後又轉變成信奉海洋哲學——見風轉舵,再度歸順明朝的海上將軍;可以說,其馬基維利式的心機政客風格,反而與此劇所欲強調的海賊之王稱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父子三代的宿命輪迴

本劇還有一個十分特別的安排,觀眾可以從兒子鄭成功(小名:福松)與父親鄭芝龍(小名:一官),以及鄭芝龍與他的父親鄭士表之間一段重複的對話中,體悟父子之間傳達的人生無常之感。

鄭士表苦勸兒子不該惹麻煩,年輕的鄭一官義憤填膺的辯駁,他動手原因是因那人為不忠不義之徒。而等到鄭福松射殺劉香,鄭芝龍勸他不該動手,鄭福松卻理直氣壯地指稱劉香該殺,作為海賊,不忠不義。如同曾經言語如刀的鄭一官,出言指正深諳做官之道的父親鄭士表沉默收受知府大人封口費,如今他年輕的兒子鄭成功說出相同的話語,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義的辯駁。這種宿命輪迴式的家族命運放置於故事的結尾,為鄭氏家族的描寫帶來希臘悲劇式的風格,令人讚嘆其偉大壯闊,但同時也預感其蒼涼蕭颯。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明華園總團提供/攝影蘇楷媜)


在地海洋敘事的追尋

從三缺一的《國姓爺之夢》到明華園的《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我們可以發現鄭成功這個歷史人物,以驚人的姿態被重新以日本動漫語境下的海賊王包裝,出現於努力找尋自我定位的臺灣人眼前。坊間不僅僅有文創產業推出的各種商業化產品:成功啤酒、成功洋芋片,也有以動漫中大航海時代下諸侯爭霸的氛圍,重新衡量鄭成功為海賊之王的現代戲劇討論。

雖然台灣四面環海,但受限於技術發展及歷代政府限制之故,臺灣人對於海洋崇敬畏懼,並不熟悉。如今來到重新自我定義的時代,藉由描寫,再現過去曾在海上雄霸一方,擊敗外敵的鄭氏家族,臺灣人借此建立起這個島嶼的海洋家族敘事,或許不那麼確定,但也確實有無限可能。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

演出|明華園總團
時間|2020/4/30 14: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目前的《千年幻戀》仍讓觀眾彷彿霧裡看花,對於自己所接收到的大量資訊有些消化不良。但《千年幻戀》絕非不可行之作,相信經過改良,各種元素交織出的網能嚴而密且實,並支撐起《千年幻戀》頗具質量的奇幻故事。
9月
26
2023
從來沒有人要求先具有一種名為京戲或歌仔戲的資格時,演員才能夠驅動身體,即使這樣的身體可能不受到國家的青睞,卻無法阻止表演一再地捲土重來。
9月
25
2023
都像是來自許栢昂的自嘲一般說著的「說獨白和中華文化沒關係」、「劇校的身體意義在於復興中華文化」這些台詞一般,使得自由的概念始終在他們藝術的實踐中充斥著割裂感與矛盾感。
9月
18
2023
在《相聲,Move On!》劇中看見的卻是一種由外而內的自我懷疑和焦慮,在迷惘之中揣度步伐、如履薄冰。
9月
11
2023
于素貞透過操偶白素貞、投射許仙、扮演法海,來消化「妖種」所留下的創傷,最終拾回具備能動性的自己。于素貞不可能也不會因成為神通廣大的白素貞而解決問題。於是當于素貞最後唱完「只剩我一人」後,便默默將耳環取下,
8月
31
2023
關於以戲帶功,劇藝其後潛藏費解的歌仔戲傳承命題。面對演員斷層,適時且有系統整合無形文化資產,作為傳承母體的經典是迫切的。另一方面,多變是歌仔戲特質之一,以戲帶功並非劇藝的終點,而是創造的起點。
8月
30
2023
並非所有的嶄新元素加入作品中就能夠讓一門表演藝術生存,而是需要思考這些元素的進入與整合是基於何種目的與效果,而後為之,才能真正看見傳統的本質、以及可以從中開展的可能性在何處。
8月
29
2023
才是真正地從戲曲程式回歸到現實生活的日常。或許,《紅喙鬚的少女》正是從現代看似自由的環境中,看出無論是性別、或是政治中仍然受到壓抑的那一面,並且鼓勵看見自己的真實樣貌,並走出來。唯獨現實中,又有哪個人有像鬚鬚一樣的陪伴者,能夠尖銳真實、且又溫暖地指出真相?
8月
28
2023
「警察不動,我們不動」的標語從她口中喊出,終究表達《斷橋》本就無心於《白蛇傳》,也不該叫做《斷橋》,卻又在劇情末端讓白蛇、許仙與法海如揮之不散的怨靈現身,徒留囈語。
8月
24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