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臺灣的海洋夢想像——《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
5月
09
2022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明華園總團提供/攝影蘇楷媜)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23次瀏覽

吳依屏(專案評論人)


你對鄭成功了解嗎?除了國姓爺、延平郡王的別稱之外,你還知道什麼?他的兒子、他的父親呢?身為台灣人,我們對鄭氏父子有何認識?他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地影響了至少台灣三代人,六十年左右的歷史發展;然而,有趣的是,對於這個家族的想像與描繪,近年來開始湧現於台灣本土劇團的作品之中。

鄭成功作為前承父志,後啟子業的重要樞紐,關於他的討論作品數量上最多,之前筆者曾看過的三缺一劇團的《國姓爺之夢》就是十分出色的作品。在三缺一的作品之中,觀眾得到自我解讀這個著名歷史人物的自由想像,究竟他是流行語境下的海賊王?還是抱有反清復明志向、滿懷孤勇的延平郡王?抑或者,他是實事求是固守台灣土地的南明孤臣?

這其中種種,觀眾在戲劇作品自由靈動的呈現之中,並不那麼局限於某種認知,對於鄭成功,觀眾/台灣人或許不那麼確定,但也確實不那麼陌生。然而,他的父親——鄭芝龍呢?明華園做了一個大膽勇敢的選擇,試圖還原這個相較之下模糊的歷史人物,賦予他戲劇化的浪漫色彩,告訴台灣人誰才是初代的海賊之王。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明華園總團提供/攝影蘇楷媜)


過度情愛的娛樂情節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可以說對於鄭芝龍的身家背景,以及事業發展,甚至愛恨情仇做了非常詳盡的描繪,造成時長過長的問題(含中場休息長達三小時)。此外,編劇花費大量的篇幅與精力,詳述鄭芝龍極其驚人的「傑克蘇」魅力(此劇可戲稱為「鄭芝龍與他的三個女人」)。先不論他對待這些女子的態度(睡了兩個,但愛的是沒睡到的那一個)渣與不渣,這樣的劇本情節或許提供觀眾刺激狗血的娛樂情境,但卻造成整體過度傾斜於情情愛愛。(戀愛腦海賊王?)

除了花費過多篇幅描述與女性的愛恨糾結,劇情結構也顯得鬆散。從劇名來看,此劇應該要聚焦於鄭芝龍如何崛起於海洋之上,掌握船隊,獲取稅收等等事業發展,但這部分的討論卻過於簡化處理,而不夠深入仔細,被迫讓位於情愛描述。話雖如此,鄭芝龍這個人物的描繪,從開場時滿口忠君愛國,中途因應時勢投身船隊成為對抗明朝的海賊領袖,最後又轉變成信奉海洋哲學——見風轉舵,再度歸順明朝的海上將軍;可以說,其馬基維利式的心機政客風格,反而與此劇所欲強調的海賊之王稱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父子三代的宿命輪迴

本劇還有一個十分特別的安排,觀眾可以從兒子鄭成功(小名:福松)與父親鄭芝龍(小名:一官),以及鄭芝龍與他的父親鄭士表之間一段重複的對話中,體悟父子之間傳達的人生無常之感。

鄭士表苦勸兒子不該惹麻煩,年輕的鄭一官義憤填膺的辯駁,他動手原因是因那人為不忠不義之徒。而等到鄭福松射殺劉香,鄭芝龍勸他不該動手,鄭福松卻理直氣壯地指稱劉香該殺,作為海賊,不忠不義。如同曾經言語如刀的鄭一官,出言指正深諳做官之道的父親鄭士表沉默收受知府大人封口費,如今他年輕的兒子鄭成功說出相同的話語,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正義的辯駁。這種宿命輪迴式的家族命運放置於故事的結尾,為鄭氏家族的描寫帶來希臘悲劇式的風格,令人讚嘆其偉大壯闊,但同時也預感其蒼涼蕭颯。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明華園總團提供/攝影蘇楷媜)


在地海洋敘事的追尋

從三缺一的《國姓爺之夢》到明華園的《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我們可以發現鄭成功這個歷史人物,以驚人的姿態被重新以日本動漫語境下的海賊王包裝,出現於努力找尋自我定位的臺灣人眼前。坊間不僅僅有文創產業推出的各種商業化產品:成功啤酒、成功洋芋片,也有以動漫中大航海時代下諸侯爭霸的氛圍,重新衡量鄭成功為海賊之王的現代戲劇討論。

雖然台灣四面環海,但受限於技術發展及歷代政府限制之故,臺灣人對於海洋崇敬畏懼,並不熟悉。如今來到重新自我定義的時代,藉由描寫,再現過去曾在海上雄霸一方,擊敗外敵的鄭氏家族,臺灣人借此建立起這個島嶼的海洋家族敘事,或許不那麼確定,但也確實有無限可能。

《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

演出|明華園總團
時間|2020/4/30 14: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
當然,《凱撒大帝》依然有當代傳奇劇場多年來的戲曲與聲樂、歌劇等表演形式結合的部分。吳興國演出賈修斯、凱撒、安東尼,各自使用了老生(末)、淨、武生、丑的行當,以聲腔與表演技巧詮釋三個角色,恰如其分,也維持《李爾在此》、《蛻變》的角色聲腔多重變化的設計。
7月
09
2024
從歌仔戲連結到西方劇本、德國文學、波蘭電影導演或法國文學批評,《兩生花劫》的故事起於江南恩怨,卻在台灣釋放和解。我們當然可以從《兩生花劫》關注且重探本土戲劇的本質,但也不妨將它置於世界文學的脈絡下思考。傳統必須走向世界,而傳統也永遠在當代重生
7月
03
2024
或許老戲新編不若以往跨文化的豫莎劇、取材本土小說系列、或實驗性質系列等劇目的開創與新意,現今的傳承與復刻路線讓豫劇團近幾年的劇目走向較為保守,但在經典劇目不斷重演的過程中,新一代的觀眾看見豫劇團在演員與劇目傳承中的成果亦是打磨功夫的必經過程。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