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裡的情慾《我們選擇的告別》
6月
30
2014
我們選擇的告別(張曉雄 攝 野草舞蹈聚落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35次瀏覽
謝東寧(特約評論人)

愛情中看到的,是對方,還是自己呢?羅蘭‧巴特在《戀人絮語》中說:「我是如此整個身心都投射對方身上,以致他一旦不存在,我就再也無法抓回我自己,恢復自我。我徹底完蛋了。」原來,愛情中的兩人彷彿「鏡像」,戀人們從對方看到自己,當鏡子不存在時,卻竟然再也無法意識到自己。

野草舞蹈劇落的第二號作品《我們選擇的告別》,靈感來自同名小說,敘述了一對男同性伴侶的誠摯愛情,直到其中一人因病離去,成為一首美麗而感傷的輓歌。在觀看演出的過程中,滿腦子都是《戀人絮語》書中的話語,不過卻是從演出進行中疏離出來的,也就是舞台上的情境,一直讓人困惑於觀看的位置,到底要投入兩位舞者帶著戲劇表情的真實,還是疏離出來欣賞舞者藉由肢體,表現戀人關係中的抽象美感,直到走出劇場仍然沒有找到答案。

約90分鐘的作品,完全由兩位舞者(吳建緯、李宗軒)支撐全場,北藝大戲劇廳偌大的舞台上,也只運用簡單的兩張椅子、幾盞吊燈,和舞作結束前的一段影像,可以說是一場完全聚焦於舞者表現的演出。編舞者吳建緯保持著一種優雅、安靜、誠懇的姿態,帶領觀眾進入這個兩個男人的愛情世界。剛開場時,兩個男人一個赤裸一個穿衣,慢慢從下舞台平行走向上舞台的椅子,然後一個穿衣另一個脫衣,一個「鏡像」的完成,也宣示了某種愛情的本質。接下來,就是故事情節了,當然,不是每個觀眾都看過小說,但總體而言,可以明白舞作中,愛情的繾綣、死亡的威脅、分離的悲慟,從編舞者在其創作手札中,標示的十二段文學性抒情主題,精巧編排而成。

舞者看似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帶著相當投入的情感,但現代舞式的肢體精確技巧表現,卻又朝向抽象的美感進行,這麼許多優美的動作,反而壓抑著那濃厚瀕臨爆發的情感。更有趣的觀察是,年輕編舞吳建緯身上的老靈魂,這顆老靈魂總是將年輕愛情中的肉慾隔離,推向更抽象的精神層面,大量的無聲安靜場面、大提琴與韋瓦第《四季》的追逐、普契尼的詠歎調…,肉體耽美、隱誨(赤裸時候,總是在陰暗處)卻又輕盈,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但舞者卻明明表現出年輕又投入的情感,這兩極造成的觀看拉鋸,著實讓人難以捉摸。

沈溺在美好愛情中的人們,是看不到兩人以外的世界,再紛擾的世界亦打亂不了進行中的愛情,但這可是兩人的世界,外人幾乎難以進入。創作者無論要往內深度挖掘,還是向外討論現實,讓自己保持適當的距離觀看作品,才有辦法看清《戀人絮語》那般的符號象徵意義。

儘管如此,整體演出的品質高度,卻是有目共睹的精良,期待野草舞蹈劇落的繼續成長。

《我們選擇的告別》

演出|野草舞蹈聚落
時間|2014/06/29
 14:30
地點|臺北藝術大學展演中心戲劇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現代社會的視野進行挪用與重新賦予意象涵義的作品,不只是對傳統藝能的技藝層面的反思,也是同時對於演出者自身,甚至是透過演出意象──蹺鞋的束縛、黑子的性格等要素,以身體來回應社會。
4月
23
2025
那麼從「我」的殊異到「我們」的共性,是否也是編舞家在勇於追求個人風格之後,回轉族群光譜的必然路徑?於是儘管整體而言,《我們2》仍提不出一套洞悉自身文化的編舞語彙,並大量仰賴量聲光元素堆砌的「自我異國情調化」
4月
22
2025
對於無法即刻辨識的內容,筆者不斷地回想前一個畫面,重新檢視自己是否錯過了什麼——這樣的觀看狀態,更使筆者意識到:當我們渴望從當下中捕捉意義時,也正是我們被排除在「當下」之外的時刻。
4月
17
2025
不是所有場地都會說話,但舞者的身體常常能指出空間的沉默之處,或者還未被命名的裂縫。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準備好進入場域,但身體感知會先抵達。
4月
16
2025
舞作成功地將舞台裝置轉化為可變動的地景,使身體成為穿梭於宇宙場域中的移動載體,並透過聲音與視覺的交織,形塑出一種超越傳統劇場框架的沉浸式觀演經驗。
4月
11
2025
發生於日常生活中的舞蹈,是否不乏可以因為舞者的某種非日常表現形式、於日常環境的各種移動手法,包括動用舞者身體能力的各種肢體動作創意表達,有機會將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慣性見聞經驗予以移動(翻轉)了呢?
4月
02
2025
素人出身的黃碩德不受限的創意,與科班生林衣翎的舞蹈專業,背景迥異、創意與技術相輔相成,才碰撞出《神聖爆胎》這齣奇特的作品;僅管作品仍在實驗階段,但作品廣涵的文化、社會層面值得繼續開發,未來發展可期。
3月
12
2025
編舞家賀連華以《孤挺花》代表臺灣女性的溫柔與堅強,將母親—賀莊枝女士作為核心人物靈感,描述在平凡之下卻能擁有無止盡的愛,厚實且堅強的付出,看見母親與女兒間的情懷,無私的將愛奉獻於家庭。
1月
28
2025
北藝大舞蹈學院所演繹的《春之祭》展現了少男少女的稚嫩,和對傳統毫不質疑的信念,強而有力又精準扎實的肢體展現,替時代劃出一道嶄新的樣貌、讓經典保存得更加璀璨與深刻。
1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