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故事鋪陳未來《彼時此岸》
7月
31
2017
彼岸此時(巫虹 攝,零距離合作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02次瀏覽
黃馨儀(專案評論人)

《彼時此岸》一戲,由兩個演員或獨白或對手演出,從個人的澳門認同開始,以各種方式對何為「一個澳門人」展開提問:填海造陸之地、是否只是有身分證的觀光客、籍貫是廣東還是澳門等等;而再延伸至社群媒體消弭國界:在澳門也像是在台灣、未來將不只是個澳門人,而是臉書人、「世界忽然小的像個動物園,因為城市規劃都互相抄襲,以致我們的偏見都非常相似。」再進一步討論到現代社會的階級與壓迫。

舞臺上簡單配置,只有一個cube和懸掛在白色方型木檯上方的窗框面。然觀眾入場時皆會拿到一只斟滿不知名藍色液體的塑膠酒杯。在靜止的位置上,拿、放、喝、飲酒杯中的液體時,便已開始變化觀看和參與的層次。雖然整體空間上仍維持著觀─演的配置,可在演出過程之中,演員不時打破觀者的界線:像是給觀眾即時投影機、分與觀眾啤酒與鹽,或是要求觀眾用手電筒幫自己打光等等。這些破界的方式很簡單,卻有效地提醒觀眾「我們一直參與其中」。而演出中最精彩的打破為近尾聲時,演員提到舅舅每天漂洗牛仔褲──一條條新的牛仔褲,因為這化學介入的手續,大大升值;然工人傷肺傷身,洗一條也只是多賺三毛人民幣,至於那漂洗的廢水,就這樣流入河川──漂洗的藍色廢水順著懸吊的窗框面流下,被白色方型木檯承接著,而下一場景,靠丈夫遺產過著奢華生活的姑姑,用著塑膠酒杯舀起檯中藍色的水,舞飲於台上。藍色的廢水成為高貴的飲料,那飲料即是觀眾入場所拿的液體!現場觀眾無不驚與笑,望向身旁或空或滿的酒杯,立刻扣合到戲中所言:「我們什麼都不說,卻在互相傷害。」即使以為自己只是在觀看遠方的故事,卻早就被牽涉於中。

《彼時此岸》中的故事由個人而始,再慢慢擴大談及全球,而後又拉回個人並同時談論結構。如此編排呼應一開始便建立的「攝影機」意象,鏡頭不停拉近拉遠,先不論我們是否真有選擇拍攝的權力,但做為一臺攝影機,在觀看之間仍有介入。而《彼時此岸》一方面以「攝影機」作為觀看的意象符碼,另一方面也自然地穿越,不時以把舞台開向觀眾,移除掉觀看的「鏡頭」。如同演員在述說舅舅與姑姑天差地遠的際遇時,以手電筒照著手上轉動著裝有藍色液體的小瓶子,光線穿過小瓶身化為藍紫映照於牆上。「我們的出發點都是從沒有選擇開始,就像一台攝影機被架在那裡──高山還是盆地,城市還是鄉村,彼岸還是此岸。」但那藍是屬哪個階層的呢?「……說到底,我們的偏見構成了我們自己。」意象的畫面與台詞的提問,很巧妙的連結穿插了起來。

當回看到《彼時此岸》的發展脈絡,此演出由三年來在澳門社區以「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 theatre」的方式收集的各式個人故事,重新集結整理而成。零距離合作社藉此方式,加深了由心理劇發展而來,較著重於處理個人層面的playback演出的內涵。這樣的創作企圖乃是受近年來常於台灣澳門等地帶領一人一故事劇場與被壓迫者劇場工作坊的Jiwon Chung影響,以個人故事作為出發,映照出背後更大的社會結構面相。當創作團隊能有意識地將觀看的鏡頭拉遠(zoom out),讓個人故事中暗藏的沉默在整體中顯現,便能以故事挑戰主流,協助觀者開始發現所經歷的不正義與壓迫,進而始有轉變的可能。【1】就此面相而言,《彼時此岸》確實在一人一故事劇場之上,於串聯轉寫層層的故事後,帶出更多的關照面向。也如同他們所指稱,藉由個人故事建構發展成紀錄劇場──「讓紀錄素材與主觀經驗相遇、社會與個人相連、客觀訊息因主觀覺察而延伸,因而以真實的個人對抗追討政治的普遍性。」【2】

然《彼時此岸》並沒有要立即的追討對抗,只是第一步的提問和指出狀態。如《後戲劇劇場》作者漢斯─提斯‧雷曼去年在台港講座所談:「劇場的政治性不在於將其作為一種政治宣傳的工具,而是正視其作為集體社會實踐的特質,發展一種在其他地方不能有的實踐,這麼做比起在劇場中號召任何革命更具潛力。」【3】同戲中所言:「如果所有過去都在為某一個未來鋪陳,如果開花結果落花流水生生不息……那麼攝影機目睹的一切將有意義。」而從「彼」到「此」,從時間到空間,確實需要更長遠的望見,那一步或許會由劇場的梳理而起,發生在劇場之外。

註釋

1、參考自Ben River, Jiwon Chung: “Playback Theatre ad Social Change: Func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April, 2017

2、自譯於《日常生活的專家:里米尼紀錄劇場》/“Experten des Alltags: Das Theater von Rimini Protokoll”,頁9;Alexander Verlag Berlin, 2007。

3、引自陳佾均:〈關於那些正朝我們來的:漢斯─提斯‧雷曼香港講座評記〉(全文網址:www.iatc.com.hk/doc/90918)

《彼時此岸》

演出|零距離合作社
時間|2017/07/22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2樓藝文空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音樂劇的劇本採取首尾呼應的寫作方式,首幕和最後一幕的場景、事件、角色都是一樣的,但每個角色的心態和情緒都出現了相當大的轉變,中間幾幕則是在闡述過去的事,對被留下來的人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想在社區歌舞比賽獲獎的一群客家媽媽們,在設計客家歌舞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境。整齣戲以礦工生活以及客家文化傳承為主軸,「彩虹」是貫串全劇一個相當重要的元素。
5月
02
2024
在台灣,白色常與喪葬連結;而在日本,則會與婚喜時的「白無垢」相銜,以顏色翻玩幽冥與神聖的意涵,也是編劇的巧思,配以劇中穿插的台、日童謠與歌曲,形成異色童話的氛圍。特別當,洪珮瑜具有穿透力的歌聲,在劇場中,清唱〈泥娃娃〉、〈明室〉時,聲色與空靜在空間中迴盪時,衍生出一種既鬼魅又莊嚴的療癒性。
5月
02
2024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