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初到昇華《痕》
12月
13
2016
痕(奔放音樂工作室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3次瀏覽
陳信祥(自由工作者)

各自代表不同人生歷練之色線白、紅、金,它們於黑色的節目冊封面抹上自我個性,於漆黑的劇場,尋求與之共鳴的聽眾;隨著現場音樂、光影產出「痕」,有回憶、有崩壞、有重組及昇華,這些過程不斷地、持續地重複於腦海中,似乎促使想起什麼、忘了什麼,或者想通什麼、看透什麼。台灣編舞家林懷民於著作《高處眼亮》中寫到:「出走。回家。再出走。我希望看到一代代人不斷的出走。」【1】或許真的如文中所說,必須渡過緊張、興奮、疲累、挫折與重建,才真能頓悟出真理。

2016年3月,筆者聆賞奔放樂團藉由《海頓:十字架上的最後七言》樂曲,引領觀眾用人性的角度看神,並傳達、分享他們的音樂核心理念「藝術與你我生命的深層共振共鳴」。音樂總監吳敏慈對於生命探索似乎沒有要停下腳步,這次藉由演奏《葛利果聖歌》、布列頓《第二號弦樂四重奏》、姚瓦《補痕》等音樂來抒發理念,在弓桿觸弦瞬間,宛如書法家之筆觸,不論是提或勾,一併都將墨汁刻劃在白淨宣紙上,一道道的痕,隨著輕重緩急,字跡雖然越來越繁雜,字體卻慢慢清晰、成形。

音樂會分為《憶逝》、《對話》、《淬鍊》、《重生》四部分,以女高音手持缽,敲三下、歌頌一句為一單位,每次演奏三單位作為初始,也是連結每一段落的橋樑;初始之聲迴盪耳邊,隱憂感隨之產生,或許是那無添加伴奏的歌聲,也或許是那首古調,持續直擊心中某道傷口,隱隱作痛。未完結的歌詞,停在九下鐘聲後,獨奏中提琴慢慢地唱出《補痕》旋律,且持續地重複此樂聲,藉由不同樂器的重疊、交錯,劇場空間感也被放大,搭配漸出漸入的影像,一片星空就這樣被點綴出。奔放樂團所演奏的《布列頓:弦樂四重奏》,與其去探討詮釋,更想提他們所塑造的樂曲氛圍,那更加迷人;不僅是第一樂章的祥和氣氛,還是第二樂章奔馳競奏,甚至終曲的熱血壯烈,樂團傳達不只是音樂的核心,他們更在乎樂曲有無與觀眾對話;拉威爾《頌歌》,小提琴拉出帶有哽咽聲的裝飾音,或者樂團奏出悲鳴、煎熬詮釋聲等,猶如樂譜與觀眾的橋樑,一音一字以各種面貌,甚至抽絲剝繭,將一條條的痕,清楚述說。

端詳音樂會手冊內頁的序文,寫著「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l leave no trace of wings in the air, but I am glad I have had my flight)─泰戈爾(Tagore)」【2】,咀嚼此文字時,內頁一張帶有景深效果的蜘蛛網相片吸引著我,頓時間耳邊響起《布列頓:弦樂四重奏》終曲之龐大和弦,強行地撞開繁雜思緒,雖然因為製作需求,沒有反響板的場地導致弦樂器音響偏乾澀,不過此曲將情緒引往高處,並重重地撞擊思緒,不僅空間凝結,情緒幾乎也被撞開,宛如模糊的人生大海中,突然找到宣洩的出口。震撼過後,由台南室內合唱團唱出《羅瑞森:啊!偉大的奧妙!》,身著白衣的團員似為了回到初始;看似犧牲自己的文字是為了成全別人,還有那和諧、共鳴的歌聲也是為了昇華生命,讓苦難離去,就像歌詞每次都停在第九下鐘聲的《葛利果聖歌》,最後結尾竟唱出「哈雷路亞」,筆者因宗教差異無法了解此句含意,但卻實質感受到那是一種圓滿。

《痕》的製作整體性不侷限於舞台上,連幕後一切也屬於範圍內,不僅是猶如苦行僧的演奏音樂,還是如夢境般,無聲、簡單卻清楚的燈光效果。書法家陳世憲書寫的主題「痕」,勁道十足的筆法勾勒出滿是不平整痕跡的字體,下、收筆時,餘墨潑灑的點綴,滿是滄桑和淬鍊;甚至節目冊內頁的攝影作品、製作團隊對於製作的感受、現場影像和裝置藝術、服裝等,乍看之下均為獨立個體,不過當自己注視越多,似乎就能透視自己的那道「痕」,不管它是苦的、甜的、痛的、失去的,隨著幕啟幕落,只能看透、釋懷、重組後,再出發吧。

註釋

1、林懷民,《高處眼亮》,臺北市,遠流,2010,頁100。

2、《痕》音樂會節目單,封面內頁。

《痕》

演出|奔放音樂工作室
時間|2016/ 11/ 27 14:30
地點|台南市涴莎藝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