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屎藤新民族舞團近年來以府城台南為根據,多方嘗試如文學改編、舞蹈劇場等各種表演形式;也盡情遊走室內外表演空間,如古蹟、廟埕、禮堂、百貨等,每次的演出地點選擇常常讓人眼睛一亮。在形式與空間之外,雞屎藤新民族舞團也有意識地以歷史記憶出發,從文獻、方志、口傳與文學中尋找材料,追溯又同時再現清朝與日本殖民時期臺灣的前世今生。這一次《我的多桑、卡桑與他們的昭和戀歌》導演陳慧勻選擇在鹽水的永成戲院演出,並且將故事延伸觸及戰後的臺灣生活,邀請當今臺灣歌仔戲的重量級明星張秀琴與陳米雪以新劇的表演方式,加上藝術總監許春香的編舞,一方面敘述家族記憶,另一方面也重現時代風華。
演出是作為孫女的導演陳慧勻與作為女兒的藝術總監許春香,從外公(多桑)、外婆(卡桑)的生命歷程中提煉而成。多桑在日本時代就是個小開、黑狗兄,出生在經濟條件相當不錯的環境,卡桑也門當戶對、是黑貓姐;多桑曾經就讀東京藝術大學,喜歡聲樂、會敷面膜、聽留聲機、西裝筆挺、玩相機、開冰店;卡桑則是林百貨招聘的第一代服務員,套裝、香水、高跟鞋、最新的髮型設計、喝咖啡、吃西點,多桑與卡桑的青春,停留在昭和時代也是摩登時代。許春香在演出的設計中,運用永成戲院並不寬敞的內台戲院舞台,細緻地處理舞者的身體,尤其在動作的細節中,看到角色與身體的關係;舞者踮腳、嘟嘴、上身伸展、下身曲折、手指翹動等,同時大量運用關節調整身體角度、清楚安排動線與場面調度,並且輔以小道具如西瓜冰棒、扇子、冰碗、湯匙,讓舞台充滿動力與景觀,從頭至尾將觀眾的眼光鎖定在舞台。也因舞者並不疏離於劇情敘事之外,而在每一場小片段都適切地找到角色,讓整場演出並不因為大量舞蹈動作而覺得與故事格格不入,反而因為舞者,充滿了演出設定的時代感(從殖民時期到戰後、從日常生活到職場工作)。
特邀的主角多桑張秀琴與卡桑陳米雪,則在演出中展現了另一種的表演關係。如果說前面所說的舞者與編舞結構了整場演出的時代與敘事,秀琴與米雪除了角色設定的演出之外,還帶出了內台劇場中明星演員與觀眾、除了觀眾投入劇情敘事之外的劇場關係。大批秀琴的粉絲,近似包場的重複進場欣賞與支持秀琴,秀琴的表演以角色、臺詞、動作的熟練度而言,對照於米雪,實在略微不足,但卻絲毫不減秀琴的舞台上耀眼的明星風采,導演也滿足了粉絲對於「給我秀琴」的期待,讓秀琴在每一套服裝襯托下都星光熠熠。秀琴與米雪演出在近距離的內台戲院裡,與觀眾產生的某種不全然依賴文本敘事所建立起的親近感,讓在所謂現代戲劇中,往往大量依賴角色認同來建立觀眾與演出之間的戲劇關係,出現了對於思考戲劇性(theatricality)的其他可能性。
製作仍有美中不足之處,孫女導演作為敘述者,並沒有清楚建立孫女與外公、外婆的關係,所謂的「多桑、卡桑」更適合由女兒的視角來重現。如果期待以孫女作為敘述觀點,則必須更強化女兒與孫女間的傳承關係,或許會讓整場演出的再現觀點更為一致,家族記憶的譜寫也會更動人。
《我的多桑、卡桑與他們的昭和戀歌》
演出|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時間|2015/05/30 19:30
地點|台南鹽水永成戲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