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小時代《我的多桑、卡桑與他們的昭和戀歌》
3月
08
2016
我的多桑、卡桑與他們的昭和戀歌(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60次瀏覽
林貞言(臺藝大戲劇系表演藝術研究所)

曾經,女性長期的在父權主義宰制之下,被視為男性的私有財產,要遵從所謂的三從四德,也強調「女子無才便是德」,不配當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並利用婚姻使女性成為合法的奴隸;現今,兩性平權不再只是口號,而是逐漸成為實體。此齣《我的多桑、卡桑與他們的昭和戀歌》透過藝術總監許春香,用女性眼光來去看自己的多桑、卡桑生命歷程,會道出什麼樣的愛情故事呢?

開場利用投影播放以漫畫方式做的人物角色的背景介紹,告訴觀眾過往的婚姻大多透過媒人介紹,看個相片本,又或是男生去女方家觀看,若男方順眼,女方家長也同意,這事便成了。然而,就在看似門當戶對的過程中,從男主角多桑看到女主角卡桑時,便覺得她就是他的真愛;但卡桑卻道出與多桑第一次相見就壞了了的伏筆……而故事就從這開始。多桑是在日本就讀東京藝術大學修習表演藝術,西裝筆挺、敷面膜、聽留聲機,也喜歡唱聲樂,夢想當男主角卻只能在電影眾多忍者當中擔任其中一位配角;卡桑則是林百貨招聘的第一代服務員,套裝、香水、高跟鞋、最新的髮型設計、喜歡喝咖啡、吃西點,是正值青春美麗年華的少女。一個是當時的小開、黑狗兄,一個是道地的黑貓姐,透過婚後我們更可看出,當多桑想要開什麼店時,卡桑是沒有辦法拒絕的,身兼數職的她,除了當老闆娘還要顧小孩,在充滿日本大男人主義的多桑,雖說受過西方教育,然而對於外表西化的卡桑仍被傳統包袱壓著,是無法卸下的。女性地位也只是空有其表,對女性的教條框架依然存在。

雞屎藤新民族舞團按照故事劇情走向搭配,透過說書人兼導演的陳慧勻把戲劇與舞蹈〈林百貨〉、〈夫人美容院〉、〈莎樂美冰果室〉、〈台南進行曲〉、〈梅蘭照相館〉、〈失戀〉、〈運河悲喜曲〉緊密串接。從〈林百貨〉一開始的百貨公司小姐,女舞者擔任小姐,一位男舞者擔任主管,看出執掌權位以男性為主,及最具代表〈

梅蘭照相館〉五位女性舞者運用服裝及肢體表達想要掙脫的情緒,從高跟鞋脫下,把美麗頭紗用力地扯下,宣洩對於男性所持有的霸權與心中交錯的情感;最後,因為多桑誤會卡桑跑出去玩晚回家,殊不知卡桑是為了家裡去批貨,在〈運河悲喜曲〉中,兩人相會時,卻在卡桑的一個巴掌下,拍醒了所有人──不是用性別來決定一個人該有什麼舉動,不管你是男是女,都有權做自己想做的事,變成自己想成為的人,而不是一再被犧牲。

謝幕時,藝術總監許春香被邀請出來說話時,語塞哽咽道不出,五味雜陳的感受好似懂得。看著自己父親孤單的身影,另一方面是自己所愛的母親想掙脫的束縛,從那一張完整的婚紗照到被撕碎又再次黏回的痕跡,那淡淡的憂傷,把女性想擺脫的情感與抉擇的痛苦,隱約的表達出來了。

《我的多桑、卡桑與他們的昭和戀歌》

演出|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時間|2016/03/05 14:3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台灣小劇場及現代舞曾走過一段追溯記憶、尋找身體的實踐,發現既非傳統戲曲,亦非民俗藝陣,也不是太極導引,不是南音,不是南島,不是八家將、三太子、太鼓或儀式祭典……,沒有一種現成的身聲圖式,可以直接援引,稍微加工,就組裝成新的身體;也沒有不透過骨骼、肌肉、血液深度咀嚼、解讀而鍛造的身體語彙。(林乃文)
3月
10
2016
貫串各場景的敘事者,游離於平實的家族口述歷史,與交雜著奇想的故事渲染間,令人分不清創作者究竟是帶著何種動機回溯過往。重返的是真實場景,還是日後回憶?劇名之「多桑卡桑」很明顯地暗示了二代關係,但真正的敘事者卻是「我是聽我媽說的」之第三代。到底是見證了父母關係的當事人?或是轉述者? (白斐嵐)
3月
09
2016
秀琴與米雪演出在近距離的內台戲院裡,與觀眾產生某種不全然依賴文本敘事所建立起的親近感,讓在所謂現代戲劇中,依賴角色認同來建立觀眾與演出之間的戲劇關係,出現了戲劇性(theatricality)的其他可能性。(汪俊彥)
6月
04
2015
對於無法即刻辨識的內容,筆者不斷地回想前一個畫面,重新檢視自己是否錯過了什麼——這樣的觀看狀態,更使筆者意識到:當我們渴望從當下中捕捉意義時,也正是我們被排除在「當下」之外的時刻。
4月
17
2025
不是所有場地都會說話,但舞者的身體常常能指出空間的沉默之處,或者還未被命名的裂縫。不是所有觀眾都能準備好進入場域,但身體感知會先抵達。
4月
16
2025
舞作成功地將舞台裝置轉化為可變動的地景,使身體成為穿梭於宇宙場域中的移動載體,並透過聲音與視覺的交織,形塑出一種超越傳統劇場框架的沉浸式觀演經驗。
4月
11
2025
發生於日常生活中的舞蹈,是否不乏可以因為舞者的某種非日常表現形式、於日常環境的各種移動手法,包括動用舞者身體能力的各種肢體動作創意表達,有機會將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慣性見聞經驗予以移動(翻轉)了呢?
4月
02
2025
素人出身的黃碩德不受限的創意,與科班生林衣翎的舞蹈專業,背景迥異、創意與技術相輔相成,才碰撞出《神聖爆胎》這齣奇特的作品;僅管作品仍在實驗階段,但作品廣涵的文化、社會層面值得繼續開發,未來發展可期。
3月
12
2025
此次北藝大的詮釋,不僅忠實再現碧娜・鮑許的編舞語言,亦展現了臺灣舞者的生命力。泥土、汗水與舞者的呼吸,使得這場重現充滿了屬於這片土地的獨特感性。
1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