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靈盛宴,請慢用!《幽靈馬戲團》
12月
29
2014
幽靈馬戲團(黃蝶南天舞踏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5次瀏覽
傅裕惠(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包括秦.Kanoko在內的八位舞踏表演者,以專注投入的情感和謙遜敬業的身體,用最醜陋的姿態,表現她們對福島、沖繩、蘭嶼等地受創的災民與土地,最深刻的敬意和關懷。一般文本與話語蒼白無力,不及肢體動作給予觀眾的衝擊;開場燈亮那一張張喑啞的笑臉,即使無聲,也充滿了動人的恐懼。舞踏表演的妝相──白臉、灰髮、蟹足與扭曲猙獰的表情,狎玩著美式文明的線索──例如懸絲娃娃、搖滾樂、美人魚與抗抗舞(康康舞)等;又有展示台灣民俗文化的表象──譬如鋼管舞、紅包場式地牽亡表演等,十六段雜燴式祭靈盛宴,讓觀眾吞下肚的,盡是猶若屍身碎肉的血淚和回憶。

不像街頭運動,也不是媒體常見的政治抗爭,黃蝶南天舞踏團的創作關注,一直與環境、社會與弱勢議題緊緊扣合。從〈沖繩海龜〉、〈寄居蟹〉、〈棋盤腳〉、〈衣蛾〉與〈美人魚〉等段落,足見這群舞踏表演者們的肢體,已經迥異於傳統舞踏表演的那種抽象美學,改以寄生於更為形而下、更為混血多元的文化媒介。同時,她們的肢體也更大膽、更猖狂地以「主觀重塑」,來「佔據」她們記憶中的一些情感象徵﹔例如沖繩的海龜、抗爭的老婆婆、蘭嶼海邊的棋盤腳等記憶中的場景物件。這樣的「佔據」是如此的暴力,慾念也是如此強烈,以致呈現出來的形象是如此的扭曲、醜惡,反而更能觸動觀眾共鳴的情感和傷口。換句話說,當我們以眼前所見,對照想像中海灘的自然閒適、部落的原始恬靜和資本文明的催眠幻想(例如〈懸絲娃娃〉)時,無形中反而強調了「此時與彼時」落差的不堪和殘破。

譬如〈香玉晚歌〉與〈牽亡〉段落中,擔綱獨秀的女舞者以再平凡不過的嗓音,唱著音不甚準的〈夜來香〉,隨即將觀眾的記憶帶到那個繁華的紅包場。接著,女舞者撕下上身「旗袍式的禮服」,我們這才發現她那套全是紙紮﹔隨著每一段生者的歌詠和舞蹈,其實全充滿了死亡永恆腐朽的味道。

舞者盧崇瑋和李薇編排了一系列的空中鋼管肢體表演,呈現的水準參差不齊,表現的目標不在精緻,反而在於「態度」。每個高難度動作的嘗試和扭轉,都不在博取觀眾的掌聲,而是一種內化的自我要求﹔這種幾近苦行僧式的「自虐」,不像一般娛樂場合的表演性,若我們把感官貼得更近土地、更近她們的身體,也許隱約中能見到她們身後,或我們身邊若離若現的「亡靈」們,正聚精會神地欣賞著。仔細觀察她們的表情,眼神迷離,猶如半夢半醒﹔態度專注、身體謙遜,讓出自己給亡靈們、老人們和樂生療養院不甘不堪的歷史,附身享樂。仔細觀察舞者們身上的瘀青或傷痕,偶爾幾段的開場,有時讓人替她們稍稍捏把冷汗﹔例如舞者盧崇瑋結合舞踏和鋼管的表演形式,雖然讓我開了眼界,可惜舞踏的表演美學似乎與鋼管肢體表現的張力顯現矛盾,稍微削弱了兩種表演形式的戲劇性。不過,直到其他四位舞者以近似整齊劃一的動作,由舞台空間頂端的鋼柱滑落、靜止和旋轉,這樣儀式性的態度與前段盧崇瑋的獨舞,形成了強烈對比﹔獨舞時的蒼白、荒涼,到了後段便完成了〈未生〉又未死的「鋼管舞踏」,正巧,也是目前該團對蘭嶼狀態的致意。

擔任作曲、配樂與設計的黃思農,其實是這一整場演出的主述者,所有的概念、批判和表白,都在近似即興和對話的旋律中,誠實地向觀眾表達。在〈美人魚〉一段中,一邊是古典音樂《波麗露》迴旋的旋律,一邊是沖繩島的民謠,原來充滿情慾的拉威爾,變成糾纏輪迴的拉鋸;而觀眾所見的視覺畫面,是一群搔首弄姿的「舞踏人魚」,以惺忪的眼神,對著想像中的大海。苦難不斷延續,魚不成人、不得自由,在死亡的陰影下,她們是一群還有夢想的死老百姓。

最精彩的戰役自然是由秦.Kanoko「揭竿」而起。她站在兩座紙紮的樑柱前,抱著一只悶燒炭火甕,狂喜般跳躍﹔頭鑽破一張沾滿血漬的宣紙,猥褻地舔血展示,然後隨著悶燒而燃的炭火甕,擺弄、奔馳和撞擊自己的身體。從舉著竹竿宣示入場,到這段著魔般的舞動,秦.Kanoko再現的絕不是哪位沖繩老婆婆,她的表演展現的集體精神,也是集體詮釋,這也是黃蝶南天舞踏團這群舞踏創作者最可貴的藝術精神﹔若不是她們長期的關注和投入這些弱勢族群與環境議題,她們絕對無法衷心轉化那些一言難盡的苦痛與災厄。

最神聖的、也是最醜陋的,最極樂的、也是最苦痛的,最西方的、也是最在地的,我們是現場的目擊者、盛宴的享用者,也隨著這群走過土地傷痕的舞者體驗表演當下的生與死,而死亡的陰影緊緊籠罩著帳篷內、外,就在最後一景拉開舞台天幕的景觀中,我們目睹了樂生療養院被捷運工程「一刀剖開」的巨洞和斜坡。這個場域和任何一處環境議題的糾葛一樣,難以有解;我們不斷往土地深層裡挖掘,建設我們以為的工程,同時心靈的空涸也慢慢隨著時間變成不見底的深淵,只剩下軀體擺盪在錯亂的國度與文明之間。

黃蝶南天的舞者們,用身體說的,大概就是這樣吧。

《幽靈馬戲團》

演出|黃蝶南天舞踏團
時間|2014/12/22 19:30
地點|樂生療養院納骨堂旁特設帳篷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無論鋼管、火舞、綢吊(或是牽亡魂、秀場歌謠),這些形式要能成為舞踏元素的一環,事實上都該先經過「否定形式的建立」階段。可惜我目前只看到了在「否定的方法化」階段,卻還沒有看到舞者明確地找到了「否定」的身體狀態。(盧崇真)
1月
05
2015
兩個小時的豐富節目。舞者們以馬戲雜耍常見的娛樂招式,大球、體操、鋼管、彩帶、歌唱、吊環、火舞、康康舞…,但是形式以死亡沒有表情的幽靈舞者執行,這樣的表演反而為觀眾帶來異樣的疏離感,內容連結其隱喻:樂生、沖繩、福島、蘭嶼、死亡與抵抗。(謝東寧)
12月
29
2014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