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在壁上的花》 是壓不扁的玫瑰
9月
25
2023
開在壁上的花(海島演劇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98次瀏覽

文 鄭心怡(中正大學中文系在學生)

海島演劇推出「人權遊台灣計畫」,透過演出人權議題戲劇,將被過去政府刻意壓制的話題、人們漸漸淡忘的過往,用戲齣紀錄。利用「二年計畫」型式,第一年到各縣市巡演,以完全免費的方式 ,只要對議題有關心或感興趣者都能報名入場觀戲,第二年進入校園,以學生為主要受眾,讓學生能接觸課本外的歷史,透過看戲跟曾真實發生在此片土地上的事件對話。期待能開拓觀眾群,突破以往以同溫層觀眾為主的現象,讓臺灣人能開始關注自身所在島嶼的話題。

《開在壁上的花》主要圍繞在當時政治受難者簡國賢、林秋祥、楊國宇及其家屬們。開場透過重現簡國賢編導的舞台劇《壁》,兩戶人家隔著一道牆,壁兩旁的貧窮、富裕、自由與剝削僅在一壁之隔。《壁》直入當時貧富差異的社會氛圍,以此開始串聯戲外簡國賢等人的人生經歷,講述他們遭到政治壓迫卻仍奮鬥到底的人生,以及在他們背後,奮力抵抗社會不公、為家人奔波操勞的親屬。結尾再以舞台劇《壁》作結,像開場《壁》中搬離隔在兩家之間的牆壁一樣,簡國賢等人力圖傾倒聳立在社會中的「壁」,而最後開在壁上的花,猶如楊逵詩作篇名〈壓不扁的玫瑰花〉般,展現了劇中人物強大的意志力,繼續為推倒社會不公不義盡心盡力。

《開在壁上的花》劇情步調緊湊,演完戲中戲《壁》後,輪番上演簡國賢、林秋祥、楊國宇等人的人生經歷。劇中僅以八名演員,一人分飾多角,演出多達二十多位角色,透過衣物飾品的佩戴、穿脫切換角色,在緊湊的劇情下難免令人眼花撩亂,但演員的表演絲毫不遜色,仍深刻表現出角色細膩的情感。整齣劇劇情張力極強,尤以獄中景象令人驚心動魄,每個家庭遭政治迫害撕裂的瞬間更叫人心頭一緊,一幕幕的結束往往伴隨著觀眾席內傳來的吸鼻、哽咽,不論男女老少均深陷其中。

海島演劇此次和國家人權博物館合作,目的是希望藉由戲劇演出降低觀眾與此類議題距離、以視覺呈現減少閱覽困難,提高大眾對人權議題的關注,讓人們不再對該議題陌生。演後座談也有觀眾提及在此之前似乎都未曾聽聞有相關活動,質疑這樣的議題似乎逐漸被漠視、遺忘。然而,其實類似的推廣活動從未停止,只是製作方與閱覽方似乎彼此都成為了孤島,即便現今網路資訊流通發達,仍無法輕易接觸對方所在的領域,造成議題宣導的效力大減,製作方達不到目標、閱覽方遇不到消息,在這個方面,或許海島演劇以及觀眾都必須再加把勁,才能破除彼此的孤島處境,觸及彼此。

海島演劇2023人權遊台灣《開在壁上的花》

演出|國家人權博物館、海島演劇主辦
時間|2023/08/20 14:30
地點|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劇場(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