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需雕琢的荀派紅娘《紅娘》
8月
08
2017
紅娘(國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13次瀏覽
梁陳安(政治大學哲學碩二)

本文分分兩個部分來討論《紅娘》一劇,在8月4日國光劇團呈現下的藝術表現。「紅娘」是《西廂記》中的一個再昇華的角色,而且在傳統京劇中,被獨立出來呈現的一個花旦角色,可見她的重要性。初見紅娘的戲份,可能會大吃一驚,因為她在劇中是負責聯繫張君瑞與崔鶯鶯的線人,在傳統禮教下,可謂叛逆之極的角色,狠狠地把那些主張戲劇是社會教化說的人,打了一個大巴掌。

紅娘之所以做出對抗禮教的事情,主要有幾個很重大的因素:第一,紅娘不識字,並沒有讀聖賢書;第二,崔鶯鶯的父親已死,失去了父權的左右,紅娘自然成為受禮教束縛最小的個體;第三,後花園提供了很多的救贖空間。傳統文學中,後花園的設定一定是禮教規範最薄弱的地方,越禮的事一定發生在後花園,比如《遊園驚夢》。而能夠自由穿梭在後花園與張君瑞住處的,正是只有非接受禮教的紅娘了。第四,紅娘的性格設定。在戲劇中,紅娘的性格大部分屬於生的身上才看得到的,因此紅娘是中國戲劇中一個角色性格的大融合,兼容男性的直率火爆與少女的天真爛漫。在此情況下,紅娘才鼓勵鶯鶯勇於表達真情。

凌嘉臨飾演的紅娘,筆者認為可圈可點。在這次的表演中,是由江蘇省京劇院的龔蘇萍老師來指導凌嘉臨身段,具有「荀派」的特色。那「荀派」的特色究竟表現在哪兒呢?筆者認為劇中紅娘的念白簡潔,念白節奏偏快,與其他派別細嚼慢咽的吐字非常不同。因此可以說,凌嘉臨確實體現了荀派藝術底下的紅娘性格塑造:表達情緒直接簡短、性格火爆、並且更為俏皮可愛。

但是筆者認為凌嘉臨的紅娘尚需要更仔細地雕塑。第一,在上半場的表現上,凌嘉臨為了體現荀派的特色,念白動作偏快,但往往導致她在情緒還沒有做滿時就換下一個動作,而且念白快速也出現不清楚的情形,整體節奏感的不一致。第二,在著名段子(「叫張生隱藏在棋盤之下」)中,凌嘉臨和王佩宣的配合沒有想象中的好,因為凌氏的整體動作不大,顯現不出婀娜多姿;王氏的動作也被簡化,沒有誇張的動作來烘托張君瑞心急如焚的傻勁。筆者認為以這兩人的實力,絕對不止有這樣的表現。最後不得不提一下王佩宣。王氏雖然才畢業不久,但絕對是潛力十足,唱念做打都非常穩健,沒有太多失誤。只是她在《紅娘》中并沒有太多的機會表現出唱功,而當天的聲音狀態不夠清亮。

總結而言,《紅娘》是一個適合入手的好戲,因為紅娘這一個角色的所思所為,充滿了現代性,一反為人所詬病的傳統女性的扭扭捏捏。凌嘉臨挑此大梁,表現非常的好,絕對是明日之星。只是筆者認為,要表現一個性子直率火爆的紅娘,並不是念白有多快,而是對於整體節奏的掌握度才是重點。

《紅娘》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17/08/5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觀眾組成亦透露端倪:入場者以長輩居多,年輕面孔稀少。地方戲曲的「新編」似乎依舊默認以長輩的審美為出發點:強調情感、凸顯孝道、盡量兩全其美。也就是說,地方戲是否因「孝道」的說教而被侷限在單一價值框架?
8月
21
2025
《牡丹燈籠》揉合了南管及能樂,兩個分別在中國及日本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樂種。音樂設計楊易修在兩者之中各自提煉,或著說揀選出特定音樂特徵,再縫合成《牡丹燈籠》繽紛的樂音景觀。
8月
21
2025
身為臺灣原生劇種的歌仔戲,雖有改編自民間傳奇的演出會觸及到妖怪,但像《魚島鯊鹿兒傳奇》這類進行類似「台灣妖怪圖鑑」的創作發展,仍舊少見。特別是這部作品的考證細緻且立意良好,其實更期待能重新對焦歌仔戲如何表現臺灣主題/體。
8月
20
2025
全方位統合的技術調度營造了強烈的臨場感,但高密度的敘事與聲光也縮減了後設反思的距離。幾次crew上場換景的技術暴露暫時懸置敘事,然而,由於演出大部分時間表演、燈光、音樂與聲響設計都相當飽滿,換景段落很容易被理解為演員與觀眾暫時休息沉澱的必要空檔,難以在根本上開啟不同於敘事的時空感知。
8月
19
2025
性別身分裡的種種發言,多半是在服務前述中看似偉大、卻又過度簡化的主題,呈現《公主與她的魔法扇》的「立意良善、卻操作牽強」,並難以理解預設的受眾與目標。
8月
15
2025
這些妖精角色對臺灣人來說多是陌生的,從本地方志傳說挖掘、串連在地妖精圖騰本身即是一件創新的發想,只可惜因為時空為架空,與臺灣意象的呼應也不夠明顯,只有在序場透過舞群歌隊不斷唱頌著臺灣的古地名,以及末場鯨鯊化為臺灣島的意象極其隱微地扣合著。
8月
13
2025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
創作團隊力圖呼籲成人觀眾反躬自省、以身作則,為孩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世界。只是,我們仍需要回到最基本的議題,什麼是當代的「火焰山」?如果迴避這個議題,只會如孫悟空一樣被假扇迷惑,縱容烈焰遮空。
8月
08
2025
本劇未描繪出當時的權威與獨裁,卻高呼革命口號與犧牲精神,整體顯得空洞無力。這正是《感謝公主》最致命的問題所在:形式在說話,情感卻缺席其間;表演者努力投入,觀眾卻只能勉強自己理解與接收。
8月
0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