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ah,視汝如Immanuel——關於《強迫意念》
6月
20
2024
强迫意念(盜火劇團提供/攝影楊詠裕)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24次瀏覽

文 陳泰松(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故事縈繞於天未明的凌晨四點,在「女人」(趙欣怡飾)的旁白聲中,蕾絲邊(lesbian)的兩女交歡,兩人各執長桌一端;此桌,交歡的能指,是連結彼此身體的性愛道具,也有座椅、演台甚至是身軀等多功能的用途。

身後有一襲高懸下來的巨大黑色膠布,構成舞台背景,很亮眼,意指了這段尚未天亮前的暗光時辰;戲到尾聲,當它整個掉落下來,轉瞬間投射著一輪幽藍的、紋路像是內部能量湧動的滿月;至於地上的膠布,隨即蠕動起來,型態頗為奧妙,像是暗黑的水流,或像是地貌的起伏不定,加上演員台詞所指,便在觀眾腦海裏幻化為河邊意念:這裏長滿蘆葦,可讓人遊蕩,間有沼澤,某些還是厚積的爛泥地。其實,由於演員碎碎念,《強迫意念》整齣戲屢屢把我們帶回河邊;那裏有穿著汗衫的中年男子(鮑奕安飾),不斷到處下蛋,還有個女孩(由胡書綿分飾),全身帶有粉紅色的異象,說是「她從小說不出話,太糾結就變成粉紅色」,人也走到這裏,還不時踩破了男子生的蛋,蛋液溢出,讓這個地景之奇幻充滿了腥騷味。

不只前述,幾乎所有事情都離不開此刻。男同志約炮(吳志維與曾智偉),手持公仔的滑稽動作,還莫名擔心懷孕;令牧師夫妻(鮑奕安與楊智淳)驚慌的是十歲女兒(賈玉飾),會以手、沙發扶把或床角磨蹭私處取樂,並口誦《馬太福音》第一章有關耶穌的生世背景。行淫本是生命之源,與歡愉同行,同如劇名的「強迫意念」,須要這股格外的意志來破除慾望被嚴加管束的枷鎖。於是,女孩對《馬太福音》的禱念,讓自慰得以攻頂看似變態,不如說是別具用心,是昇華性愛等級的一帖賦形劑(excipient),最終讓她得以挺入肉身執爽的高原地帶。「踢」【1】(胡書綿飾),作為蕾絲邊的一位,則是致力於「指愛」俗稱「神之手」的效能,首先施作於她的伴侶「非母」(賈玉飾)身上,跟牧師女兒與河邊女孩便可被視為四位一體的跨陰身,是酷兒與神者的複合體。換句話,性訴求並不止於性別的性解放,更在於官能釋放及其對症候群(syndrome)的全然容受,是集自慰、採/踩蛋與「神之手」的至樂,比擬於基督教神學的大愛與至能,在神晤下的至福願景(Vision beatific)。特別是「神之手」的演出,誇張好笑;這是穿戴LED燈的手指,凡是被它觸碰到,立即點燃情慾,春心蕩漾,像是電流的波能,能激活任何東西,一切都成了性感帶,其高潮的脈衝是聯動於心臟的搏動,不僅讓蕾絲邊所謂的「死床」(bed death)被治癒,變活床;這是神恩的感素肆行,連無機的、任何死寂之物都是跟色慾同行的萬物感通,如劇中台詞:「吐出生態,吐出所有一切」。於是,更勝於「千人斬」的癡迷,更基進的是「萬物斬」,契合劇中人物把「阿們」(Amen)變音,頻喊為:「啊」~們!

這裏不缺情愛,是愛與情慾交遇於天堂,譬如冰島歌手碧玉(Björk)談她那首歌All is Full of Love(1999)的靈感發端,清晨在家,身心突然被無以名狀的愛所包覆,後來出版的音樂錄像(Music Video)委由克里斯古寧漢(Chris Cunningham)執導,以蕾絲邊機器人的賽博龐克(cyberpunk)來加以詮釋【2】


强迫意念(盜火劇團提供/攝影楊詠裕)

為何有採/踩蛋這件事?蛋,撩起生殖意象,但也許是「代」的諧音。牧師女兒說是看到凸起物而掀起慾海,為了平息,背誦起《馬太福音》代代/蛋蛋相傳的耶穌家譜。可別忘了,踩蛋者,那位河邊粉紅色女孩,就是她的化身,溢出腥味的不言可喻在於慾念與生命繁衍的性事。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歷史寫得像是男人會懷孕,生小孩?當然不是,而是歷來女人存在被省略。於是,小女孩有理由踩蛋,踩破男人的傳宗接代,代代相傳的蛋,腥騷味的溢出則表明:注意,這是有女人的份!女孩注意在踩蛋,踩破以父之名的代傳。瑪利亞踩破了歷來男人的蛋,但為何沒有人說!因為《馬太福音》講到耶穌時,之後就沒有他的後代,而約瑟恰巧不是他生父,因為瑪利亞還沒進門前既已懷孕,本來還想暗地把她休掉,因這起心動念讓他夢見主的使者,要他依約把瑪利亞娶進門,並說瑪利亞的身孕來自從聖靈。至少,瑪利亞身為耶穌之母,女人的名字終於被寫進歷史,而耶穌作為聖子,日後開啟祂的紀元,卻是斷了後。

女孩,瑪利亞的範式,事關一則踩破男蛋/代的神喻,但不單這樣,她的天命是多樣的,涵義捉摸不定。回到瑪利亞,就算她的身孕是來自聖靈,本人是否如新約聖經所說的「童女」懷胎?

基督教學者王維瑩呼應二十多年來西方學者的研究,提到公元前七百年左右以希伯來文寫就《以賽亞書》(The Book of Isaiah),提到一則著名神諭,意譯為:「因此,主他自己(將)要給你們一個徵兆:看啊!那適婚少女(almah/עַלְמָה‎)是懷孕的,和她正分娩一個兒子,和她(將)叫他的名字『以馬內利』(Immanuel/עמנואל)」。這裏有兩個值得注意的詞彙,一是Immanuel,希伯來文的字面原意是由「神」(אל)和「與我們同在」(עמנו‎)所組成——若再細分,「我們」(נו),意指在一起的「與」(עמ)。另是almah,希伯來文就是指適婚少女,處女與否不是此字的關切點。王維瑩指出,無論是舊約的權威譯本(希臘語七十士譯本,成書於公元前兩百年左右),還是援引前書而來的《馬太福音》(成書於公元50年至70年間)都是對almah的改譯,變成了童女或處女(παρθένος/parthenos),以便強調耶穌的非凡獨特性【3】。且不提王維瑩對「童女」的細緻爬梳,她以性別批判(gender critical)的視角為神學思想敲開一扇門,指出在這個歷史與神學之中,女人的孕身是為神生子、替男人傳宗接代與色慾服務的工具,如《馬太福音》裏的瑪利亞,如《以賽亞書》裏亞哈斯王(King Ahaz)的女人;她無名,歷史沒記載,是身分的謎團,卻是日後被挪用為預言瑪利亞的神學原型,都是almah,孕生了一位名叫「以馬內利」的彌賽亞——在《馬太福音》第一章的結尾第二十五節,撰寫者為「以馬內利」附上一個新的名字:耶穌【4】


强迫意念(盜火劇團提供/攝影楊詠裕)

若《強迫意念》有什麼深意,甚至是近乎奧義的,那應是與神同行的性戲耍,而不是性論(sexuality)或性意識的流動與多元性,因為那種設定過於簡單,也是當代社會日趨常規的議程,就像酷兒與性多元的社會議題是日益被接納,即使有淪為主流社會的窺奇之虞,也無礙於它被肯認的生命價值。此外,關於性事,影片可不吝於赤裸或擬真演出,戲場則總是帶有鬧劇(slapstick)成份,誇張情節與肢體有引人發噱的娛樂效果,以紓解觀眾像是自己私密情事被公開示眾的尷尬,避免實境秀、實證慾望的過度聚焦而導致的事件意義的扁平化。何應權的導演功力值得稱道,卓越的場景調度與敘事節奏,導活了許芃具足想像力的劇本,也因舞台造景與燈光設置的意味深長,使得舞台元素的意指生成充滿魅力,例如膠布之於暗黑的魅惑,藍月之於慾望的催化,尤其是長桌的情趣運用,以及舞廳球也可用來意指蛋。

至於宗教是社會規訓,話是沒錯,但《強迫意念》不應如此簡單解讀,戲的構作本身也不是。那是什麼?就是前述提及的:與神同行的性戲耍。是同行,而不是同型,有一種將基督神學內化為情色體驗,對此,我們不應誤解巴代伊(G.Bataille)的踰越思想,如賴守正對《情色論》的適當導讀,點出了宗教與情色之間的曖昧與辯證,既對立又互濟的關係【5】。《強迫意念》可謂如此,但特別是將這種關聯移置到女性的自主意識上,其奧妙便在於少女踩/採蛋的寓意場景。

此處,在河邊或其裸露河床長滿蘆葦處,有蕾絲邊的女女交合,讓女孩能說出話的「唇語」,具是陰蒂(clitoris)的蜜情絮語,猶如河水的流淌與湧動。此處也有男男交媾,但擔心是否懷孕則是喃喃自語,不是此事會發生,而是它真的發生在父權傳宗的想像界,譬如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但一直到約瑟的代,被almah的女孩給踩破。且慢,不是父權的沙文主義覆滅了,而是無論耶穌的生父是誰,至少不是瑪利亞的丈夫約瑟。此處,被踩破的蛋溢出腥騷味,更可端做出各式蛋品,是女孩藉此氣味的歡愉之肯認,昭告了自已的生命存在,告訴他人,女人——如趙欣怡的「女人」飾角——才是所有人的生命通道與認同管道,涵蓋了男同、女同、異性戀或雙性戀的男男女女,以及所有一切可能N次方的性。


强迫意念(盜火劇團提供/攝影楊詠裕)

最後,未嘗不是「神之手」的在此出沒,能將《強迫意念》推升到某個強度,進而把猶太基督教(Jewish Christian)的神學打開一個孔洞,溢射蠱惑的粉紅光,邀請凸物入內,是歡暢地與神同行的唇語之慾。這色光,讓人想到2019年周曼農編導的行動劇《少女機器》,是粉紅行動的另個版本,正如她說的:「世界變成粉紅色,粉紅色就是粉紅色,不代表任何事物。這就是少女,躲過所有象徵和比喻的攻擊後,依然以其野蠻的曖昧性永恆地生存下去」【6】。因此,有一位另類的瑪利亞,或如無名的、早於她七百年前的almah之另一位,身上已容受了Immanuel。我不是指她即將臨盆,或將生下耶書亞(Yeshua),因為徵兆(sign)不在於她生不生,而是她自身既已是,且沒有比這種容受更具勢能,譬如由詹姆斯・卡麥隆(James Francis Cameron)執導,在1984年電影Terminator(魔鬼終結者)裏的Sarah Connor——僅限此部,不涉及續集的敘事夾纏。

當然,《強迫意念》不只如此,蕾絲邊是頗具分量的慾望投射,譯詞固然給人有不沾土泥的感覺,但可相容無礙,正如陳怡安在其著作《泥地漬虹》【7】提到的「一塊田,安置女同志的魂舒」,也應不會有何牴牾之處。


注解

1、Tomboy的縮寫T,陽剛的女同志。

2、All is Full of Love影片,碧玉談她的歌曲理念

3、王維瑩,〈童女以賽亞書、七十士譯本和馬太福音用字研究〉,《輔仁宗教研究》,第二十八期(2014 年春),189-220 頁。

4、回到耶穌的希伯來文Yeshua,意思是拯救、救贖或釋放。

5、Georges Bataille著,賴守正譯,《情色論》(L’érotisme),台北:聯經出版,2012,頁7-46。

6、第二場。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引文參見「再基地:當實驗變成態度」的展覽手冊。

7、陳怡如,〈《女同志X務農X成家:泥地漬虹》:一塊田, 安置女同志的魂舒〉,刊出時間:2019年2月5日。

《強迫意念》

演出|盜火劇團
時間|2024/05/25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若將重點放在舞台的布景、演員的表演形式如何渲染台詞,以達到戲劇中最大化的張力,矛盾與衝突帶給我們的訊息便顯而易見──既覺得聽覺被轟炸,又覺得多層次的音調引人傾聽;既覺得視覺被五顏六色的衣服與誇大化的肢體動作塞滿,又覺得舞蹈與特技備感有趣。
6月
26
2024
最終,《暗房筆記》曝光了當代以「我」為核心價值的焦慮,其真身的顯影,從來不是那個只屬於「我」的暗房,而是使眾人得以對話的「劇場」。
6月
27
2024
若將重點放在舞台的布景、演員的表演形式如何渲染台詞,以達到戲劇中最大化的張力,矛盾與衝突帶給我們的訊息便顯而易見──既覺得聽覺被轟炸,又覺得多層次的音調引人傾聽;既覺得視覺被五顏六色的衣服與誇大化的肢體動作塞滿,又覺得舞蹈與特技備感有趣。
6月
26
2024
《押解》透過扒手被押解的劇情,探討了時代的告解,包括人權議題、失智議題、公權力與人情味等多個層面。九年後再次搬上舞台,新增了一些新的處理手法,觀者也在不同年代經歷的淬鍊中重新理解該劇。除了感受小說或戲劇的隱含思想,我們要不斷自問的是:現在的社會還跟九年前一樣嗎?
6月
26
2024
若實體劇場或展演的特性是一種「當下的交集」,一群人一同經歷這段故事,這段共同的經驗能將個人的故事轉化爲集體的記憶,尤其是本劇中舞台上的演出並不是希望去「留住」事件,而是成為「喚起」記憶的角色,因此,觀眾在當下能不能產生「共鳴」就相當重要。
6月
25
2024
感受是濃烈的、先行的、帶有詭譎恐怖氛圍的,沈浸式的形式是成立的,而且因為劇院的大空間與神秘感,較真正的沈浸式演出距離上更為舒適,如果說劇名所呈現的概念是此次創作的核心,那這齣戲可以說是面面俱到的貼合主軸,唯有結尾若沒有一個真正的結束或謝幕,我方能更加舒暢的說出我剛剛在劇院中經歷了《幹!卡在中間》。
6月
20
2024
《乩身》故事內容企圖討論宮廟與乩童的碰撞、傳統民間信仰與媒體科技的火花,並將民間信仰在後疫情時代線上化、科技化所帶來的轉變以戲劇的方式呈現,也希望可以帶著觀眾一起思考存在網路上的信仰與地域性守護的辯證關係。全劇強調「過去的神在天上,現在的神在手上」的思維,但不應忽略臺灣宮廟信仰長久盛行其背後隱含的意涵。
6月
07
2024
既是撇除也是延續「寫實」這個問題,《同棲時間》某種程度是將「BL」運用劇場實體化,所以目標觀眾吸引到一群腐女/男,特別是兄弟禁戀。《同棲時間》也過渡了更多議題進入BL情節,如刻意翻轉的性別刻板關係、政治不正確的性別發言等,看似豐富了劇場可能需求的藝術性與議題性,但每個點到為止的議題卻同時降低了BL的耽美想像——於是,《同棲時間》更可能因為相對用力得操作寫實,最後戳破了想像的泡泡,只剩耳中鬧哄哄的咆哮。
6月
05
2024
相較於情節的收束,貫穿作品的擊樂、吟誦,以及能量飽滿的肢體、情感投射、鮮明的舞臺視覺等,才是表演強大力量的載體;而分列成雙面的觀眾席,便等同於神話裡亙古以來往往只能被我們束手旁觀的神魔大戰,在這塊土地上積累了多少悲愴而荒謬的傷痛啊!
6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