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線是種幻想?《Holy Crab!異鄉記》
6月
02
2016
Holy Crab!異鄉記(唐健哲 攝,創作社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7次瀏覽
陳元棠(專案評論人)

法國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有句名言:「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遭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

「生活在他方」,異鄉與故鄉之間的情愁糾葛,牽掛與擺脫牽掛之間如何選擇?本劇自此擴大觀察,再次提問:「為什麼離開故鄉?」當抵達異鄉,如劇中到美國留學的中國女孩徐夏仍猶豫說道:「我應該愛美國嗎?」藉由本劇的台灣中文類型,擴大本問號的範圍:「我應該愛____嗎?」填空中的地名,可依照台灣各族群對於雙腳所站之地,任意填入此「異鄉」名。

導演楊景翔於節目單中寫道,本劇副標題可說是「由一群台灣演員以台灣中文演出翻譯自中國編劇以英文寫作關於美國移民的故事。」而本劇貫徹如是,英文劇本間人種口音分別,表現自演員台灣中文之中的種種口音,同時也影射台灣的多種族群。並從語言展現「文化的融合與拼裝」,自劇情中可見文化並置衝突的過程,到最後對於國界文化分別的種種提問,不禁想起聖經中「巴別塔」,上帝以語言的混亂分化人類,破除人類合作,建築巴別塔直達天庭的可能。不同文化與經驗在本劇的演員身上充分體現,自語言的轉譯與使用中,扮演包含從演員自身的歷史到劇本中的設定,彼此互相映照,除戲耍語言並在劇場空間中多重寓意,演出的畫面之間,造成再詮釋的開放性。

序幕即展現本劇「集體即興」創作型式,演員兩兩跟隨與模仿,節奏與動作之間,自然而然形成的默契,揭示本劇「意在言外」的質地,劇場的虛實並行,以演員間的無語之言開展。劇場一如排練場之企圖將演出擴充意義,於是以無明顯場景的舞台為主,劇場的空,得以填滿歧義。物件於劇場中的隱喻紛陳,文字,紙袋,剪裁出都會以及語言印象,紙袋的輕盈容易攜帶,並如資本主義消費行為的眾集合,以演員頭戴紙袋,表現在此消費行為中,大都會消除個別獨特性的現象,人失了面目,於是在異鄉呈現出「非人」狀態,進而,到劇中身在美國的中國人徐林,所經營殯葬業傳統「紙紮人」的聯想,解消對於「人」的定義。本劇演員穿梭「人」與「非人」之間,依靠口說敘述成形的場景,與演員演出靈活調度。椅子同時也是此都會中「位子」的象徵,非劇情段落中演出的演員,仍坐在台上的旁觀姿態,將演員與觀眾的界線擦去,此劇將觀眾的現實同時納入,觀者不會因投入劇情而停止思考。

劇情任意遊走在「人」與「物」間,片段畫面碎裂閃現,現實與異想交插,物件象徵處處。接著於「中餐館」場景段落,一桌數椅陳設在劇場空間中,將「大閘蟹」此海鮮象徵中國移民處境,由「吃」的動作串連,中餐館中油膩豔紅的桌椅,紙袋上紅色書法字中的各種氣味與烹煮方式,以數量眾多形成景觀,將在異鄉的飲食行動提出鄉愁,與無法抹滅與否認的故鄉文化,更以演員筷子與碗的碰撞雜響,強化飲食行動中的文化個性。在劇情進行中,導出文明社會禮儀於「吃」的行動解體崩塌,人的面目逐漸現出動物性,如扮演大閘蟹的演員鞭笞椅子上的演員,演員在痛苦又愉悅的喊叫喘息中,描述著味覺與記憶,具象了「吃」的暴力,甚且模糊物種間的界線。於「海產店儲藏室」場景段落中,作為食物的「海產們」自述表白,大自然於資本社會的價值呈現,在於買賣行動之間,「海產們」成為「人類」權力慾望之競技場。大閘蟹的「嘎嘎嘎」歌舞,看來無厘頭,然其「非語言」與動作中的動物本能,總結了移民者的生存之道,文化種族互容的矛盾,以及演化過程的彼此廝殺,勝者為王的殘酷事實。本劇「人」與「物」的辯證精采,象徵簡潔轉換快速,然豐富內涵與多線頭的敘事,在輕重不分的碎裂畫面間,整體連結似乎較不緊密。

整齣戲傳達出劇場「遊戲」的本質,例如「紐約市上空的直升機裡」場景段落中,女主角徐夏與海關警察搭乘直升機看夜景,舞台上以紙袋排列出的高樓意象,畫面引起如漂浮水面的天燈聯想,超乎現實的尺吋與高度,於劇場想像中展現地球村的眼界。而在海關警察的獨白中,可見信任是穿越國界之間的橋樑,然而建築容易拆毀更是容易,並由海關警察驗明自己的DNA行動中,體現沒有人擁有純正的血統,因此種族的分別真是一種想像?藉此本劇傳達出,人應回到「人」的本相,打破偏見,真正認識眼前的「人」。但人種間是否可能消弭界線?舞台從滿滿整齊陳列的紙袋與地上的界線開始,進行到空曠無物,再到劇末,於著名的紐約市地下國歌「New York,New York」歌詞「I wanna be part of it」之中,演員頭戴紙袋灑錢滿地,接連爆炸聲中,站立痙攣扭動的死亡之舞,劇中閃現的歷史切片,「可能的祖先們」(如劇中的印地安人)與「海產們」並列,超現實的幻想紛陳,再以此象徵現狀。劇中女主角自陳中國不能使用臉書,來表達移民者背景,與其美國夢的幻想成因,在此表現各國家畫給人民的自由界線不同,女主角身處異鄉再看故鄉,「他方」走一遭,再次願意回歸故鄉「生活」。

移民偷渡的題目,不久前方在盜火劇團的《生存異境》劇展中呈現,可見劇場成為時代當下的縮影。本劇對於種種界線的討論,回應當代世界局勢,而片段畫面之間乾淨而疏離,又能彼此對應,整體是齣節制而精準的演出,黑色喜劇的氛圍舉重若輕,不可消弭的國界間,雖載歌載舞沖淡壓迫與苦難,也再次提出其存在的真實。

《Holy Crab!異鄉記》

演出|創作社劇團
時間|2016/05/28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本短篇、多焦而破碎,演員分飾多角,某種程度上反映了該地的多元雜音,跨部混聲交唱國族、人種、膚色、語言、文化等諸多認同議題。此框架之下所形塑而成的主體樣貌,是多重、局部、拼湊且平面的。(吳政翰)
6月
06
2016
將移民對於外在物質處境的追求,回歸於個人情感的內在認同與歸屬需求,也才有了後半段關於「我心裡是個美國人」那看似荒謬卻不無道理的感觸。在這角色的鋪陳下,再次質疑了我們什麼拿為彼此分類標籤。(白斐嵐)
6月
06
2016
遨遊紐約上空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將大小紙袋畫上黑色房子並讓袋上鏤空的窗戶透出黃光,隨著兩人的飛行歷程,其餘演員手控紙袋前後高低晃動、左右上下游移,帶領觀眾進入高空俯瞰的視覺,臨場感、驚喜感十足又富含娛樂性。(曾達元)
6月
01
2016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