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崑美學與戲曲人物塑造——「鳳姐與二尤」
8月
10
2023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國光劇團提供/攝影賴慧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504次瀏覽

文 莫岸洪(中央大學中文系108級博士生)

國光劇團多年來致力於打造台灣新京昆美學風範,推出了多部大受歡迎的新編劇或翻新劇,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據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說,《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可以說是國光開啟「台灣京劇新美學」的發端。下面筆者就以國光劇團最近推出的紅樓戲「鳳姐與二尤」為中心,討論國光劇團從戲曲人物的塑造打造京劇的新美學。紅樓戲「鳳姐與二尤」包括魏海敏主演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和《尤三姐》,而今年恰逢國光劇團成團二十八週年團慶,則於七月繼續推出由有台灣「京劇天后」之譽的魏海敏主演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和另由著名青年京劇演員黃宇琳擔綱主演的《尤三姐》。此二部劇作的劇本皆出自著名劇作家陳西汀筆下,早已成為紅樓戲的經典範例。國光劇團則在編導、表演方面精益求精,在戲曲人物的塑造方面取得成功,從而呈現獨特的新美學風範。

一、節奏緊湊的戲劇情節

陳西汀筆下的「鳳姐與二尤」自是佳作,而國光版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和《尤三姐》,經過修編,戲劇情節銜接更緊密。《尤三姐》主排導演戴君芳說:「國光版的《尤三姐》,經過修編,節奏更緊湊,更突出女主角的心境轉折,她如何面對自身處境、如何保護家人,以及她所嚮往的愛情。舞台佈景則援用《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的場景,兩個故事相互輝映,靜靜凝視尤家姐妹生命花開綻放又隕落的過程。」國光版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劇本經過王安祈教授處理,以女性的視角為王熙鳳設身處地著想,她有了女兒巧姐之後無法再生育,賈璉的外遇竟因此有了合理性,鳳姐必須面對丈夫以及堂兄、堂嫂、姪兒甚至整個夫家家族集體背叛的風險與壓力,因此魏海敏老師除了盡情演繹鳳姐兩面三刀權謀厲害的耍狠手段,也有細膩勾抉出「無法再生育的正宮娘娘」、「遭丈夫多次背叛的妻子」的令人憐憫的一面。這就使鳳姐的人物形象有了更豐富層次的展現。這樣國光版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不僅戲劇情節更合理、更緊密,人物形象也更出彩。

二、人性的深挖

人物形象要出彩,首先劇本刻畫的人物形象必須豐富、有層次、能表現人性的複雜與深刻。國光版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和《尤三姐》劇本,經過修編,都能做到深挖人性的特點。王熙鳳如前面所說,既盡情表現其作為「鳳辣子」、「醋罈子」的一面,也添加表現其作為「怨婦」的一面,從而將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女性的人性特點表現得複雜、深刻而又令人可信。《尤三姐》劇本相比陳西汀原作,則在前面的戲份增添了兩段新編唱詞,這讓尤三姐的出場、柳湘蓮的傲骨以及二人的初次相見都更有亮點,也更能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三、細膩的演繹

劇本再好,皆需要優秀演員的出色演出,才能成就一部好戲。國光版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二十年前由魏海敏老師演出,取得巨大成功。二十年後,國光劇團再度請出魏海敏老師演出,亦一樣反響熱烈。魏海敏老師具有梅派藝術的醇厚底蘊,其演繹的鳳姐細膩、老到,確實惟妙惟肖,讓人印象深刻。魏海敏自己說,「觀眾百看不厭,我也百演不厭」,這不僅是有實力的自信,也是市場反響的事實。國光版的《尤三姐》二十年前也是由魏海敏老師主演,今年則改為由年輕一輩的黃宇琳擔綱,則又有令人驚歎的一面。黃宇琳是學習「荀派」京劇出身,表演細膩,其自言自己會「想很多」、「細節控」,並認識到尤三姐具有女性自覺的性格。尤三姐這個人物,不僅具有年輕貌美的「風韻」、「風情」,更有爭取人格獨立的「風骨」,且劇本修編後劇情更緊湊,人物情緒調動較快,故演繹難度相當大。這次黃宇琳的演出可說已經達到表現出尤三姐「風韻」、「風情」 和「風骨」的境界,雖然火候可能尚有欠缺。黃宇琳在《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出演的秋桐角色也令人驚喜。其演出的秋桐表現潑辣、頗有心機,具有能與鳳姐談判、周旋的能力,令此劇在「大鬧寧國府」後的下半場增加了亮點。配角人物,則是王逸蛟出演的賈珍可圈可點,尤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賈珍在促成賈璉偷娶尤二姐後,面對王熙鳳來臨的那種又驚又懼的情態,令人捧腹大笑不已。

國光劇團多年來致力於打造、推出的京昆劇精品有口皆碑,其成功的特點,我想得力於在人物塑造上取得成功,而其人物塑造的著力點正可以上述的「節奏緊湊的戲劇情節」、「人性的深挖」、「細膩的演出」三方面作為歸納。不僅紅樓戲「鳳姐與二尤」如此,筆者觀看過的《夢紅樓・乾隆與和珅》、《閻羅夢・天地一秀才》亦是如此,都能使大劇場座無虛席,演畢觀眾掌聲經久不息。這是劇團完全從市場出發,為觀眾著想,為打造藝術精品而努力得到的回報。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 2023/07/09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大表演廳

《尤三姐》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23/07/07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王熙鳳出場的那句幕後白:「平兒,跟誰說話呢?」開始,黃詩雅便宛似魏海敏上身,每一句唱念、身段、表情都掌握了其師的韻味。當她身在暗處看不清面貌時,有時會分不清是魏海敏還是黃詩雅。
8月
08
2025
無論是屢次藉由背躬變臉處理「雙面蛾眉」之旨、或是因賈璉喪子的忽視而決定痛下殺手的心緒轉變,更可見劇作家與演員試圖尋找出王熙鳳為何非置尤二姐於死地不可的理由,使其在此事件中減輕其善妒、更多了幾分女子在婚姻生活當中的無奈。(蘇恆毅)
2月
28
2018
王熙鳳之後,其表演已非流派藝術與傳統行當的借取、挪用與拼合。後來的幾次重演,可預期魏海敏對曹七巧的演繹方法回流至王熙鳳,轉為表演張力與情節脈動的控制與斡旋,尋得「陰性書寫」與「向內凝視」的脈絡,形成「文學的表演化」與「表演的文學化」。(吳岳霖)
2月
05
2018
在傳統基調上添色,這些「加法」是否必要見仁見智。空缺的與溢出的,都不是這兩台戲才出現的現象,台灣京劇必須接受現實,但也不能迴避檢驗,一路以來,良善的讚美甚多,不同的審美觀也該有評論餘地。就讓這篇文章拋磚引玉,讓更多人來關切台灣京劇嚴峻的未來。(紀慧玲)
6月
05
2014
走戲人秉持創團首作的熱誠,將傳統套路與現代劇場技法並置,借鑒歌仔戲的美學,融入現代劇場手法(多媒體、電玩畫面、夜店佈景和現代舞),呈現一場融合傳統韻味與現當代感的親子劇場《龍女流浪記》。
11月
07
2025
樊梨花之所以能度過人生的種種考驗,是因為她有法術可以助其度過難關,而沒有法術的阿傑該如何繼續他的人生?或許《低・俗・畫本》隱隱然地給了答案——心理分析不啻是一種阿傑的法術——但法術要立竿見影,或許在戲中才能辦到。
11月
05
2025
那麼,到底《皇上》的「貴妃醉酒」能否勾連出左翼精神,或者它會是什麼新涵義?就此來看,整齣戲似乎渾沌未明,還是「貴妃醉酒」的木刻畫化便是答案所在,必須從上下文脈絡才能找到它的新意——甚至因此,《皇上》要說的是,我們應超克這個主題與左翼構想,走出劇情享娛,甚至是左翼文藝美學與歷史的侷限?
11月
04
2025
作品試圖藉女性主角呂海英的行動,白描清代臺灣「向海立生」的歷史景象,卻在愛情戲類型包裝下,一步步稀釋她的行動力。呂海英跟李啟明之間的婚外戀情、被阿桂嫂單戀,儘管豐富了戲劇情節,卻讓本應有為有守的女海賊形象,退為「戀愛腦」。
10月
30
2025
動作經由電腦指令同時轉化影像,很大程度地輔助觀眾了解演員身體語言及戲曲程式之表達意象。手持手機作為攝影工具,不可避免的手震造成AI判讀的參數變動,產出影像虛實交錯,恰好達到上述輔助、略為提示之效,不致扼殺觀眾美的想像。
10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