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煉時間的結晶《鹽》
8月
21
2019
鹽(台北藝術節提供/攝影林軒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4次瀏覽
鄭宜芳(專案評論人)

繼2017年來臺於「新點子舞展」演出的《哭泣的賈伊洛洛》(Cry Jailolo, 2014)與《Balabala》(2016)後,作為「賈伊洛洛(Jailolo)三部曲」海洋文化最終章的《鹽》(Salt, 2017)則以獨舞的形式於臺北藝術節上演。

偌大且漆黑的空間裡,台口一排亮銀色的地墊,在燈光照射下彷彿是銀白色的沙灘。一名大提琴手在左舞台演奏,經過擴音、回聲(echo)處理的琴聲,呈現出一種變形、具金屬質地的聲響,創造出一個熟悉卻陌生的空間。在幽暗的燈光裡艾可(Eko)自右舞台隱隱地現身,背部全裸,在肩膀、背部肌理、手部姿勢為主的緩慢動作裡,海洋深處那幽微的光芒,溫柔的海潮水流似乎就在眼前流動著。

隨著音樂從現場演奏轉換成錄音撥放(演奏家自舞台退場),在主題動機(leitmotif)不斷地重覆/變奏下,陸續添入各式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器,原先神秘安靜的空間起了變化。此時的艾可亦換穿白色紗裙,明亮燈束下,白色紗裙不斷地翻飛,白色粉末則在腳步中飛揚。過程中,艾可拾起粉末放入口中咀嚼,配以扭曲的臉部表情與吐舌的動作。隨著粉末四散各處,燈光開始一點一點地打開舞台上每一個先前隱藏在黑暗中的角落、景深,似在探索未知的領域。如果說白色象徵陸地,黑色象徵海洋,那麼對於佔據地球70%水域的海洋,我們的理解是否過於侷限與蒼白?是否尚有許多的未知等待著我們去一一打開?而那沾滿白粉的雙腳與踏步的律動,還有那帶點柔美、媚惑的手勢,不禁令人聯想起在《哭泣的賈伊洛洛》裡,模仿魚群的男舞者們塗白的雙掌與身體動作的質地。

缷下白紗裙的艾可,在現場大提琴手的演奏中再次回到舞台,相較於白紗裙的柔美,身穿深色褲子的艾可,以陽剛具有力量且帶有頓點的肢體動作為主,配以少量柔軟的手勢和規律的踩踏,此時的樂聲轉而疊加進人聲與電子聲響,節奏也更為強烈,亦使人想起在《Balabala》裡那緩慢卻充滿力量的女性戰舞。從艾可的身體動作裡,可以清晰地看見不同文化與舞蹈傳統的融合,精準、乾淨、不衝突,與堅定、從容不迫的神情。當白色粉末痕跡在踩踏的韻律中逐漸滿佈舞台時,終於明瞭鹽不只作為海水的產物;那是一種潛入海洋的痕跡,是艾可長年在賈伊洛洛(哈馬黑拉島)蹲點研究的痕跡,更是一種以時間積累/提煉而出的痕跡,至此,何以海洋最終章以《鹽》為題已不言而喻。

當代社會的流動速度已發展至前所未有,高速鐵路、飛機等交通工具使得空間、距離不再具備隔離作用,人們對於時間流逝的感受亦逐漸同質化,旅行的啟程與抵達幾乎趨於一致,空間、資訊與資本的齊一化,使得「四海一家」的似曾相識無所不在。在觀光與生態的需求中,當艾可‧蘇部利陽托從印尼賈伊洛洛的海洋文化/生活、傳統舞蹈/武術中挖掘和發展出其獨特的當代舞蹈語彙,並以此回應地方社區發展時,或許我們亦可反思,臺灣,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海洋文化/生活與我們日常的關聯性與餵哺。

《鹽》

演出|印尼艾可舞團(Ekosdance Company)
時間|2019/08/13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賈伊洛洛三部曲」整合艾可的身體訓練、人文思考與海洋情結。從傳統提煉當代性,必須經歷時間的打磨,甚至經歷自我否定、自我拆解再重新建構自我。對此,艾可向觀眾做出絕佳的示範。(陳祈知)
9月
09
2019
如果說,「去除場域的框架」是藝術行動的目的之一,艾可透過對於海洋場域的剖析,以及反重力的身體經驗,探索場域的複雜性。也因他相信「跳舞是遊歷、是旅行」,《鹽》的行程,潛入深處,朝向異境。(謝淳清)
8月
16
2019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