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的旅程
8月
16
2019
鹽(台北藝術節提供/攝影林軒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3次瀏覽
謝淳清(專案評論人)

印尼編舞家艾可‧蘇布利陽托(Eko Supriyanto)的個人獨舞作品《鹽》(Salt, 2017),作為其海洋文化三部曲的終章,將自己深海探索的體驗,化為一場精神特質的創造,通過身體質地與水的聯繫,以及發自心靈的感受性。

舞台陳設,以光作為主要素材,藉由人造的場景,逼顯出真實的感官。一片被截成橫長條狀的銀色地面,鋪設於舞台與觀眾席相連的地板,在燈光的照射下產生反光,形成一道刺眼的光芒,如同一扇無形的隔間,讓其後的舞台不僅顯得昏暗不明,亦像是另一個充滿深度的時空。空曠的舞台中央,有一個迷你小堆,似是由白色粉末堆疊而成。幽暗中,大提琴音乍然開場。現場演出的樂手,奏出尖銳、急促的旋律,看似平靜的場景裡,潛伏著不平靜的氣息。緩慢中,艾可的裸身背影,出現於舞台另一側。微弱的光線,穿越、瀰漫於空氣的密度差異間,折射出肉身的輪廓、肌理的浮動。身體的顯影,既如一幢海市蜃樓的成形,又像是深海底下的視覺景像。古老神祇的形象、自然生靈的姿態,投映於男性肢體。下盤穩固,臂膀堅實,化身為隱匿於遺跡中的神靈,未曾轉身。

男性舞者的白色紗裙、場中的白色粉末,在這裡,似乎脫離刻板印象,成為晶體的比喻,如自然界的物質呈現和轉變、如時間性的綿延與分解。在樂手暫時離去的空台,及昏暗燈光的緩慢變奏裡,肉身的塑造,從偏向靜態的造型質地,轉向人體動態的精神焦點。背部弓起狀如包覆的身體表現,宛若古老生物的演化,誕生於光、水與氣體的交互作用,並與珊瑚的多重屬性形成對照,亦即牠長久以來被視為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存在特性。由於游移與混雜的歷程,成全生命的結晶。

不再幽暗的舞台上,舞者艾可掀起紗裙以腳步揚起白色粉末的煙霧變化,彷彿藉由土、陸地的元素,將動作的詮釋延伸至飄浮的領域。目的或許不在於揭露重力的在場,而是與其神秘性共舞。過程中的一個段落裡,舞者徒手拾起早已散落於地的白色粉末(或結塊物).並將之置入口中咀嚼。其神情的牽動包含舌頭的伸吐,傳達出極度豐富的情緒。採集於古典身段的傳統舞步、面部表情與眼球動作,包括據說源於North Maluku的戰舞Cakelele、來自Magelang地區的民俗舞Jatilan等,伴隨由打擊樂逐漸混合人聲的配樂、溢發強烈的節奏,共同交織成祭儀般的能量。現實與過去相互觸及,身體結成時間形象的晶體,反射出通靈之語。古文化的獨特性,從此成為一道充滿魅力的謎語。

在現場演奏的大提琴音裡,換上深色褲裝的舞者再次走向場中,踩踏沾有白色粉末地面的雙足,於地板描繪出軌道般的印記。舞台明亮,接續於大提琴聲之後的獨舞,協同激起浩瀚感受的音樂,旋轉於場中,一如身體超出本身所含,浸入整體的組成。再置入、回顧前作《哭泣賈伊洛洛》(Cry Jailolo, 2014)與《Balabala》(2016)的姿態和身影,最後來到舞台前一隅,敞開的雙手握拳、顫動,眼神篤定無惑、步伐從容不迫,直到舞作結束,生命的定位因而重估。

如果說,「去除場域的框架」是藝術行動的目的之一,艾可透過對於海洋場域的剖析,以及反重力的身體經驗,探索場域的複雜性。也因他相信「跳舞是遊歷、是旅行」,《鹽》的行程,潛入深處,朝向異境。

《鹽》

演出|艾可舞團(Ekosdance Company)
時間|2019/08/14 19:30
地點|台北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賈伊洛洛三部曲」整合艾可的身體訓練、人文思考與海洋情結。從傳統提煉當代性,必須經歷時間的打磨,甚至經歷自我否定、自我拆解再重新建構自我。對此,艾可向觀眾做出絕佳的示範。(陳祈知)
9月
09
2019
在觀光與生態的需求中,當艾可‧蘇部利陽托從印尼賈伊洛洛的海洋文化/生活、傳統舞蹈/武術中挖掘和發展出其獨特的當代舞蹈語彙,並以此回應地方社區發展時,或許我們亦可反思,臺灣,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海洋文化/生活與我們日常的關聯性與餵哺。(鄭宜芳)
8月
21
2019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