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終結與歸返《靈界少年偵察組特別篇─永不墜落的星辰》
7月
19
2019
靈界少年偵察組特別篇-永不墜落的星辰(財團法人高雄市愛樂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00次瀏覽
林慧真(專案評論人)

自2017年起為期三屆的「少年歌子培育展演計畫」,於今年完成首輪培訓。其以培養青年演員及樂師為主軸,結合青年演員之嶄新形象,透過「靈界少年」此一架空時空之命題,展現青春熱血的狂想。

今年推出的「特別篇」《永不墜落的星辰》一反過往兩年的情節設定,龍天佑(吳奕萱飾)與靖凌飛(孫凱琳飾)不再是青春熱血少年,時序以兩人步入中年為起首,原為搭檔組合之龍、靖二人反目成仇,龍天佑成為惡名昭彰的鬼巡佐,靖凌飛則是被龍天佑廢去一手後不再相信正邪之別。相較於前兩年畫割出的靈、人、魔三界時空,今年則淡去人界,靈、魔二界的分別亦顯模糊;於是,黑白分明的青春,似乎在時間的沖刷中漸漸混雜為灰色地帶,對人世失望、正邪不分的靖凌飛還存有靈氣嗎?而成為鬼巡佐的龍天佑,則在靈、魔二界遊走。看似加強了「靈╱魔」的設定,然而龍天佑的骷髏頭手杖以及靖凌飛的手槍,都不具有神奇魔力或靈氣,反倒隱隱透出迷途中年的人味。

如此,宣告了青春歲月的終結,亦是對人生迷途的回望。由於墨族少女墨千羽(梁瓊文飾)為營救被龍天佑/鬼巡佐所擄的親妹墨沐恩(簡慧嵐飾),祈求上神幫助。而墨千羽與火族戰士可耀(郭宗翰飾)一同回至三十年前,意圖阻止因龍天佑崩壞成為鬼巡佐、致使世界遭遇劫難的未來。不過,情節中並未交代龍天佑何以成為鬼巡佐,只表現出少年時的龍天佑不知自己的未來究竟遭遇了什麼、何以成為自己所討厭的那種大人,於是他擔憂著未來的自己終將步入迷途。墨千羽則以永不墜落的星辰指引初心為喻,期盼「初心不忘、星辰不墜」。於此,「回到過去」的穿越與歸返,如同舞台中心的同心圓,是回歸的意象,亦是「同心則圓滿」的情節呼應,眾人一同通過幻影試驗,改變了黑暗的未來;延伸至戲外的少年歌子培育展演計畫,則象徵著計畫的起始與完結,並暗喻勿忘初心。

此次舞台設計多以線條呈現視覺效果,除了前述之同心圓為虛實交錯之線條構成,同心圓兩側縱橫交錯之線狀構造設計,以及火族以三角形線條構築等,皆呼應著戲曲之虛實美感;又如龍天佑與靖凌飛接受幻影考驗時,舞台上方垂下之細長光束隨著情境鬆緊與人物心境變換光影,亦是透過線條外化心境。舞台設計方面未有太多更動,墨千羽穿越回三十年前時,同心圓上增添了垂墜綠草,暗喻著回到青春的一抹生機。

戲曲美感的「虛」不僅是舞台時空的虛擬,更指涉身段對日常動作的虛擬化。然而此劇淡化不少身段做工,除了跑圓場等基本身段外,基於打鬥情節的設定,多以武打做工為主,如龍天佑的手杖雜揉槍棍功、旋子及可耀的錘技等。以戲曲功法方面,則較多唱功呈現,劇中包含許多歌仔戲傳統曲調【江湖調】、【七字調】、【雜念調】、【都馬調】等,可知此傳習計畫相當著重於曲調之唱唸傳習,或許也對應著樂師的培訓之故。以舞台效果而言,文武場的表現也相當具有水準。

歌仔戲的唱唸,對「戲二代」或職業劇團青年演員們而言多能恰如其分地掌握曲調與氣口。吳奕萱與孫凱琳分別詮釋龍天佑與靖凌飛之中年與少年,於角色塑造方面得以突出性格轉變與年齡之別;而飾演墨族少女的梁瓊文,亦透過優美的唱腔呈現飽滿的情緒。只可惜少有個人大段唱段,每個演員似平均分配了一定唱段比例,或許也是為了平衡每個角色演出比重之故。另一方面,一般素人演員則偶有口齒不清或用氣不足等問題,以素人演員對比戲二代確實不太公平;但以目前素人演員參與程度來看,多為基本身段與走位,或以幕後合音為主,不知往後若傳習計畫得以延續,是否會再加強素人演員的唱唸展現?或是依循傳統仍以名角中心為主?

靈界少年的設定猶如外於人間的異域,往往令人好奇其模樣與故事發展,這一段青春狂想的完結在對正邪的迷惘之中重新啟動人生,通過幻影試驗對本心的歸返,也呼應著計畫的完結──星辰不墜、初心不忘,又隱隱扣合著學員的去來。本劇在看似奇幻熱血的情節設定之下,以一定比重呈現了歌仔曲調之傳習以及基本功法的學習,可以說「炫奇」是表象,內在功力才是成果展演的重點。如此,青春的完結始為試驗的開始。

《靈界少年偵察組特別篇─永不墜落的星辰》

演出|少年歌子培育展演計畫
時間|2019/07/14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