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本潔來《宋宮秘史》
9月
16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53次瀏覽

陳涵茵(社會人士)

《宋宮秘史》所言即「狸貓換太子」之故事,為耳熟能詳之古冊戲,薪傳歌仔戲劇團102年於新舞臺新推出此劇時,由張孟逸、王台玲、古翊汎、廖玉琪、邱亮玉、謝玉如等人主演,特邀小咪、呂雪鳳、杜玉琴協力,佐以柯銘峰統籌之音樂,唱唸作打無一不精,充分體現「人保戲」的道理──表演者憑藉反覆操演及經驗累積而形成的「功底」,恰如其分的展露,於技藝上彰顯「精緻」的追求與達致,而予觀者酣暢淋漓之感。正是因果脈絡為人熟知的戲文,最可見「人戲」的「人本」根基。

在同一個本子經由不同人搬演時尤其顯明。此際上演《宋宮秘史》,未再特邀助陣要角,彼時被稱為「新一代」的主演群除邱亮玉不在場以外,依然擔綱,與又「新」一群演員再造。幾位主演表現依舊精湛,而異動的表演者與當年名角之實力差異無可厚非,雖不免使整齣戲力道減弱,卻也正印證以此作為一種培訓藝生之方法的適切與必要:正由於古冊戲看重表演者技藝,依憑表演者決定演出成敗,是以端出古冊戲的現場,就如同一場「教學參觀」,舞臺即是校場,既練功,也受檢驗,表演者所倚靠的,唯是自身付出之心血結晶。「登臺」既作自我審視、累積實戰經驗,也為「亮相」,即便技巧未盡純熟,也能有「被看見」進步歷程的機會。

尤以「活戲」最為不易,當初呂雪鳳以其「腹內」搭配樂師「活奏」,單憑即興完成一場戲,原可謂《宋宮秘史》中重要橋段;今日年輕演員固難仿擬,倒不妨將一、兩個唱段作訓練,仍保留活戲形式,對原初樣態有所承繼,更是「腹內」積澱與展現的重要操習。

歌仔戲與時代共生,不斷探尋自身前路,但「未來」乃由「過去」延伸而來,面向過往,未必不能通達未來,一如以「12」指代的時間,是12時,也是0時,鐘錶上的指針終是於歸返原點後,再開啟新一輪的循環。「薪傳」之名昭告該劇團之自許,其於諸多古冊文本裡一再砥礪,乍看與「潮流」背道而馳,然而為了無懼沖刷,合該要於根本處站穩腳跟。古冊戲的主體在於「人」,「活戲」方法更提供了足以讓人的「變化」本質保存及顯現的空間,人遂得以肉身為器,扎實的吸取,縱不依託其他加持,都能憑藉自身迸發能量。薪傳歌仔戲劇團所致力的,的確是讓後來者能繼往聖之絕學,而期許這一點火苗,在接棒人的身上,熠熠發光。

《宋宮秘史》

演出|薪傳歌仔戲劇團
時間|2022/09/04 14:30
地點|歸仁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故事是以「鄭和下西洋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為主劇情線,透過通譯馬歡、建文帝朱允炆、三寶太監鄭和三種觀點出發的三幕形式,開展出關於國家、族群文化、個人認同等議題的多重辯證。
5月
09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