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預言,現在的警戒《鞋匠》
1月
24
2019
鞋匠(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畢業製作團隊提供/攝影管翊翔)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09次瀏覽
李佳勳(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碩士生)

提到波蘭,大多數的觀眾可能只會想到地理課本上,波蘭是一個離我們這個太平洋島國相當遙遠的歐陸國家。直到去年十月,有波蘭電視台公開支持臺灣、反對中國,這才讓臺灣人重新對這個國家有了新的認識。《鞋匠》一劇作於1934年的波蘭,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踏離歐洲的前院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卻悄悄溜進後門的年代。劇作家維卡奇(Stanisław Ignacy Witkiewicz)或許正是察覺到家鄉在歐洲的情勢,才在他的晚年寫下了這部被後世譽為預言的作品。不久後的1939年,波蘭遭到納粹德國和蘇聯入侵瓜分,正式揭開二戰歐陸戰場的序幕。

如此灰暗的氛圍籠罩著全劇,儘管如此,卻沒有使得戲劇情節過於艱澀難懂。三幕的結構分別是公爵夫人、檢察官和鞋匠三群主角的輪流掌權。以寫實的脈絡來看,這齣戲藉由主角群的行動,推進了階級的流動和權力的更迭,重現了某種歷史的可能性。而臺大戲劇系這次的版本,藉由投影的西洋棋局和舞臺上的大斜坡暗示,將這一層面表達地相當清楚。不過,劇中大量的長段台詞以及充滿象徵性的元素(巨大的軍官鞋、鞋匠們拆掉監獄柵欄等),實在讓觀者無法僅僅停留在寫實的脈絡之中。本次演出中,為了縮短時間,導演也刪掉了許多能更協助觀眾理解角色的台詞。不過,僅以心理的寫實脈絡出發去理解這些角色,對演員或是觀眾,必然會有不足之處。時不時會看到當某一角色在發表長篇大論時,其他角色的狀態陷入空白的窘境,便是此一緣故。如果將來有重製的機會,在手法上也可以更跳脫寫實,玩得更大膽,才能配合上原本情節中就存在的瘋狂。

與其把劇中的角色看待成完全寫實的存在,從另一層面看來,他們更像是當時各種意識形態的代言人。在對白之中,劇作家試圖玩弄的文字辯論可以很清楚地被見到。例如公爵夫人所代表傳統的貴族封建,檢察官所代表的菁英政治,超級工人所代表唯物的共產主義,農民與稻草人所代表的宗教(導演在本處的處理和原劇本不同),以及最後才出現的兩位代表幕後政府的同志,則是指向了法西斯主義。導演在投影中也使用了巨大的眼睛,讓觀眾容易想到《一九八四》之中的老大哥。除此之外,其手法對意識形態的著墨並不多。這些意識形態如同政權之間的爭鬥,而觀眾與鞋匠們同樣身為人民,在各個說法之間搖擺。而在中、美、日眾強權的夾縫中求生存的臺灣,不也是如此?回想去年的波蘭電視台事件,似乎就能想像在支持背後可能的原因。《鞋匠》作為1934年當時波蘭的預言,搬到2018年的臺灣也提供了我們許多政治上的警戒。原劇本對臺灣觀眾來說,有極大的文化差異,要是這一層面能夠被更明顯呈現出來,相信能讓觀眾擁有更大的共鳴和迴響。

《鞋匠》

演出|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
時間|2018/12/23 14:30
地點|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