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角是一個脾氣古怪的葉老先生在聖誕夜前一天,莫名其妙的被派任為今年的聖誕老公公,在發禮物的過程中,發現到自己在別人心中,是個小氣、不關心人的壞人;他更驚訝的發現,由於自己的疏忽,錯過了生命中和朋友、情人、家人可以分享的美好時光。藉由這次的聖誕任務,一件件的找回記憶中的味道。
這個戲劇結構含有一個前史,就是讓觀眾一開始就知道了葉老先生是個吝嗇、孤僻的老人,但是他們家的小精靈還是堅持選葉老先生為聖誕老公公,這個情境提供了動作的推力,性情偏激的老人與熱情的小精靈兩者之間好像有股強大的磁力在促使秘密迅速揭開,但同時又引起阻止秘密揭開的反作用力,這就發生衝突,造成懸念。一直到高潮中,例如:遇到生命中陸陸續續出現的朋友們,祕密才完全揭開,以「發現」引起「逆轉」,全劇才結束。亞里斯多德認為像這樣的「發現」和「逆轉」同時出現是最好的,這也是觀眾的懸念不斷提高直至最後得以滿足的過程。
這樣的戲劇結構可以追朔十九世紀易卜生的劇中,例如《玩偶之家》遠前史是妻子為救病重的老公冒名簽字借款,近前史是:債務還清後,丈夫也意外發現妻子居然做了令他最痛恨的行為,最後妻子出走。這樣的衝突一步步推上去直到高潮,衝突集中又緊張,就是遠前史和近前史情境交互作用的結果。轉至來看《誰是聖誕老公公》都是以一個過去的重要秘密為中心,輔以一個嚴重威脅到這個祕密的當前的情境。就像是葉老先生回到過去遇到的朋友們,但他又不能馬上說出來他的身分,否則就會被揭穿以為是假的聖誕老公公,因此劇情一般是通過要揭開它還是捂住它這樣的兩股力量的衝突而迅速展開,一步步地揭開秘密,也可以稱做「洋蔥式」的特點。
可以發現此劇結構特點是:人物設置貫串始終,人與人關係錯綜複雜,往往以一家人為主,圍繞著一個處於全聚焦點的「結」,或是重要秘密,展開衝突,就像葉老先生以為被朋友推下水而對他產生了「結」,連對方寄來的信從來都不看。不僅全劇是一個集中的衝突,大部分的場面也都由人物之間的衝突來表現。亞里斯多德提出的「行動的統一」在此劇表現得特別突出,劇中交代、發展、必須場面、高潮、結局個個層次分明,首尾貫通。
《誰是聖誕老公公》演出形式,時空開闊、場景多變,角色常可以代替作者直接向觀眾對話,劇情以衝突危機處理,但不全是以面對面唇槍舌劍的衝突為主要表現手段,而更著力刻劃人物在衝突中的內心世界,例如:葉老先生內心的獨白表現在他外部衝突,被選上聖誕老公公之後的猶疑、緊張、焦慮,掙扎充滿了內心,很像是心理小說的手法,這些都與古代史詩或長篇小說相似,例如:莎翁的《馬克白》作者對這個變為野心家的人深刻剖析,主要不是用劍與別人搏鬥,而是在用心與自己搏鬥的過程中實現的。
最後全劇就在這幾條行動中分化、組合的過程,表達了作者看到了社會中,不懂心懷感謝、不知足的大人與小朋友愈來愈多。所以藉著這個故事,跟他們分享聖誕節的寬恕、感恩、付出與珍惜的真諦。
《誰是聖誕老公公》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
時間|2013/12/23 19:30
地點|新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