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守候《誰是聖誕老公公》
1月
06
2020
誰是聖誕老公公(如果兒童劇團提供/攝影王志偉)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00次瀏覽

謝鴻文(特約評論人)


選在2019年歲末年終重演的《誰是聖誕老公公》,是如果兒童劇團2005年的第十一口大戲。除了每年固定推出新戲,舊戲同時不斷重演,讓觀眾回味,彷彿循環再生的概念,讓創作可以生生不息的持續,少了封箱的失落傷感。此舉實也考驗著一齣戲能否經得起時間長河的淘洗,藝術的形式與內涵不會因時褪色,普世的價值可以保持明亮,而能邁進經典的門檻。由此觀點來看,如果兒童劇團的作法是具有正面意義,也值得成為劇團發展與創作時的自我檢視。

《誰是聖誕老公公》這齣戲以節日為主題,卻用帶點懸疑的手法,從劇名便設問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接著引出一個脾氣古怪、憤世嫉俗又人緣極差的主角葉老先生,他意外被選為年度的聖誕老人,被帶到精靈國去,準備接受聖誕老人的職前訓練。吸引孩子的故事,除了有趣的情節,往往還包括個性塑造、形象飽滿立體鮮明的角色,此角色不論性格是好是壞,凡能讓孩子印象深刻就算成功。葉老先生形象的突出與特別,正是因為他先是以討人厭的模樣出現的,而這樣的人如何能與慈善、和藹與親切的聖誕老人畫上等號呢?這個矛盾,恰好可為情節鋪墊許多驚奇衝突與轉變,因此整齣戲便猶如一個大禮物,跟著情節一層層拆卸包裝,最後將看見人性的核心,找回最初也是失落已久的愛。

誰是聖誕老公公(如果兒童劇團提供/攝影王志偉)

葉老先生從心不甘情不願成為聖誕老人的被迫狀態,甚至自嘲著那荒謬的情境,所以練習聖誕老人的招牌笑聲時,就顯露出他的窘促不安與焦慮。但在精靈斑比的協助下,一面又一面心防逐漸除去。而他在送禮的過程中,經歷著對生命存在意義的種種思考與衝擊,例如:一開始送出的禮物竟然是空的。因為聖誕老人心裡想什麼就會送什麼,這個空,意喻著葉老先生的「空心」──這樣的「空心」,造成他的冷漠、孤獨和不快樂。換言之,這個故事彷彿也把精神層次拉高到有如「神啟」──是一種天意的試煉與安排,要讓葉老先生通過聖誕老人的角色扮演,體驗戲劇治療的淨化與修復,重新認識生命自我,然後再造人生。

精靈斑比裝扮成麋鹿,溫暖守護在葉老先生身邊,不停給予他信心和鼓勵,也給他下指導棋,還不時要搞笑取悅葉老先生,一切行為動機皆很合理,為了接應神啟,所以義無反顧的幫助葉老先生完成所有禮物的傳送。尤其最後送出的幾個禮物,包含向失聯多年的老朋友致歉、給家人感受從來沒有過的節慶喜悅,以及還自己消失已久的快樂等,這些看似無形卻有形又珍貴的禮物,點化了他的頑固,溶解了他壓抑的苦痛,再將愛安回心裡原來位置,化身成為天使,讓故事有溫馨圓滿的收束。

不過,葉老先生最後化身成為天使飛起的畫面,如果不僅是心理意義的想像,更是現實意義的想像時,亦即代表死亡的象徵,那麼這個情節安排,在溫暖之中就又包裹淡淡的悲傷與祝禱了。這不禁讓人想起安徒生童話《賣火柴的女孩》,女孩在聖誕夜前的街頭,賣不出火柴,又飢又冷的狀況下,擦亮一根根火柴,在幸福和樂的想像中安息,幻作天使揚升。童話的悲傷結局,讓悲劇的精神引發觀眾的情感宣洩悲憫,在《誰是聖誕老公公》這齣戲裡也能看見並有感。

再用一個大禮物來形容這齣戲的舞台景觀──那個頗華麗精巧、機關處處的圓形旋轉舞台,景片的組合外觀時而像一個蛋糕,時而像建築模型的剖面;不管具象或抽象的景觀,在燈光、音樂的映襯之下,不也像個精心包裝的大禮物?於是,觀眾隨著情節去拆卸這份大禮物,視覺驚喜不間斷。

不會太過低齡兒歌化的大量歌舞穿插運用,則是如果兒童劇團作品的美學特色。其次,大量兒童演員擔綱小精靈,以及不同人家家中等待禮物的小孩等角色,沒有刻意把這群兒童演員調教到過度誇張造作,讓孩子保留他們的自然可愛表演,這樣尊重孩子天性發展,也是戲劇教育可以給予孩子的禮物。謝謝如果兒童劇團守住這份對兒童的尊重!

《誰是聖誕老公公》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
時間|2019/12/28 14:30
地點|國父紀念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誰是聖誕老公公》以一個過去的重要秘密為中心,輔以一個嚴重威脅到這個祕密的當前的情境。劇情一般是通過要揭開它還是捂住它這樣的兩股力量的衝突而迅速展開,一步步地揭開秘密,也可以稱做「洋蔥式」的特點。(宋興邦)
1月
13
2014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