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相映現的歡娛與荒謬《鏡╳樂》
5月
24
2013
鏡X樂(新舞臺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10次瀏覽
謝東寧(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藝術創作的構成,簡單來說是形式與內容,兩者相依為命無法分離,舞蹈也是如此,而舞蹈是以舞者的身體來表達,於是「動作」的形式,決定了作品之方向,結論是,一個舞蹈作品之「如何動?」(形式),必定緊緊呼應著「為何動?」(內容)(借用碧娜‧鮑許的說法)。從這個角度來看新舞風2013,日本編舞家勅使川原三郎所帶來的作品《鏡╳樂》,或許我們才能夠真正理解,為何當代舞蹈的編舞家們,需要不斷尋找新的身體動作(或者乾脆不動),來描述眼下當代世界的內容。

美術學校畢業的編舞家勅使川原三郎,其動作形式自創一格,決非西方舞蹈脈絡,他雙腳很少離地,重心維持在腹部,用大量的手臂、雙腳與身體關節之流動,並善用速度的調節,時而緩慢輕飄、時而快如閃電,用「站立最小的張力」及「延伸到極點」,構成了其所謂的「與空間對話,與空氣共舞」特色。如果光以動作來辨識,其動作形式與街舞(例如Strobing)相似,但舞者「不斷嘗試與身體追求合諧一致」之(身體與心靈)狀態,又接近日本舞踏的精神,也可以這麼說,其舞蹈動作本身只是美學構成的一部份(還要加上聲響及空間裝置),而一貫之動作特色所延伸出來的「思想」,才是編舞家真正的藝術(哲學層次)目標。

《鏡╳樂》一開場便是黑暗中隆隆的巨大電子聲響、與疾速的跑動閃光,閃光映照在舞台方框及舞者(穿著蓋頭布衣,死亡意象?)的身上,而此畫面重複許久,非得要讓我們進入了情境又離開,其刻意經營的舞台意象,在時間之外開始啟動思考(這種不斷重複的技法,也陸續出現在作品各處)。而接著與強烈刺激畫面相反的,是在空的舞台上,舞者在和諧巴洛克音樂聲中的奔跑、跳躍,以一個生者的姿態、以看似歡愉的動作不斷持續,甚至眼看舞者跨過那能量被大批消耗的喘氣與疲憊;而其中勅使川原三郎本人的一段獨舞,更是精彩細膩自由揮灑,一種人之生存(包括喜怒哀樂)的愉悅,表現在其身隨意走的舞蹈流動中。如此作品可以從音樂來區分,電子噪音與巴洛克室內樂,冷熱、亮暗、鬧靜、生死…交替變化。

編舞家在節目單的話,是一首感性的詩,理性來分析,鏡子和音樂原本空無一物,是身體(人們)的介入讓其反射「如夢幻泡影」之芸芸眾生相,而對於這幅圖像,編舞家切入的觀點,是貝克特式的荒謬疏離。我們冷眼看到電子聲光如何讓身體機械化,舞者身體不斷被(閃光)切割為暫時的存在,或者只有黑影投射牆上的掙扎,另外一邊,舞者固定的飛奔動作,長時間的維持其生之動能,於是生存成了荒謬,我們不只看到他們(舞者),更是冷眼看待當代的自身。直到舞作最後,生存只剩下一群頭的無聲吶喊(貝克特劇本《PLAY》的意象),於是生存的剎那通過鏡子與音樂(舞蹈作品)的折射,映照出舞台上具有表現力的荒謬永恆。

所以,如果勅使川原三郎創立的渡烏舞團之舞者們,無法領略編舞家哲學性的思維,是很難可以執行這些,看似重複不強調技巧性(勅使川原三郎本人除外)的舞蹈動作。所以還是老話一句,若無法明白「為何動」,那麼又怎麼執行「如何動」呢?而作品受到國際舞壇高度評價,四度來台發表作品的勅使川原三郎,他的鮮明範例,又究竟真的可否刺激國內編舞家及舞者們,去尋找屬於自身特色的「舞蹈」嗎?

《鏡╳樂》

演出|渡烏舞團
時間|2013/05/16 19:30
地點|台北市新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