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政治」「性」搬演《學英文》
5月
04
2015
學英文(複象公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1次瀏覽
楊皓麟(社會人士)

在全球化以及西方國家所主導的國際化現象充斥之際,藝術創作者能夠對於自身所處社會進行審視是相當值得期待、讚賞的。台灣人為何學英文?在外國人眼中的台灣人又是以怎樣的形象現身?我們可以將「台灣在國際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看作是複象公場此次創作意念的核心骨幹,也是導演李承寯對觀眾拋出一個沒有解答的提問。

劇情由台灣女性Tina、美國男性Tom、中國女性Chen、日本男性Uehara等兩男兩女、四種國籍的角色設定展開糾葛。在只有兩男一女的演員限制下試圖拋開性別,分別在不同場次,以更換服裝的方式輪替扮演不同角色。創作者以諷刺喜鬧的手法,藉台灣女性Tina隻身異地為異國戀情而學習語言,中國女性硬是從中作梗,進而干預Tina與兩位他國男子的關係,嚴肅地帶出關於三個亞洲國家加上一個英語體系國家意識形態衝突的寓言故事。

語言在運用與傳授中時常不自覺伴隨著一定的意識形態,某種程度上,傳授語言事實上就是在傳授意識形態。在劇本前半段全英文的台詞對話中,創作者選擇以最簡單易懂的字彙來表現意識形態的灌輸與變化。Tina一開始如同咿呀學語的小娃在和美國男人學習英文,然而原先該為「A for apple. B for book…」的英文練習,在經過某種特殊的CCR(跨文化戀情)、或父權意識思維,變成傳授「A for ass. B for bitch…」的荒謬窘境;而「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的單純數字教學也成為類似「Want to treat for fine sex.」的諧音,隨之而來的是美國男人的性慾愛撫。這種文字的替換與意識形態的關係,也可以很有意思地從日本男人的角色事件看出。原先的日本姓氏「うえはら」,為了英語人士的閱讀方便譯為「Uehara」,唸作中文時又須變更讀成「上原」。「日文/羅馬拼音/中文」成為這個日本名字的謄寫過程,除了展現部分意識形態的變化衝突之外,似乎意圖使觀眾聯想起一些曾經可能被壓抑、改寫、抹除的歷史軌跡。我們可以說人是透過文字去了解這個世界,又通過文字來創造自己。此次演出便把握了語言伴隨意識形態的原則,頗具巧思地使觀眾從整個演出的語言學習過程,反思自身所被灌輸的思考模式。

令我不解的是,劇中台詞將Tina塑造成一個被動、照單全收、易受害的天真瞎妹,這是創作者對於台灣在國際關係的投射,還是創作者對於CCR女性的刻板化看法?如果說創作上的爭議會使我們的注意力從美學上的探討延伸至政治上的辯論,那基於這般考量倒是可以被理解。包括這次製作高度利用了「性」的表徵,甚至強硬地透過日本、美國男子呈現被鞭打、後庭樂……等橋段施予暴力色情的表現,對權力、主從關係以及慾望進行操演。可以從四套服裝並沒有明顯的民族元素表徵,然而卻刻意以裸露、性暗示的程度:如誇大的陽具和女性情趣內衣的暴露感,象徵角色擁有權力、資本的多寡,看出創作者刻意引導觀眾感受這些霸權與被壓迫者間所產生的曖昧、壓迫、臣服關係,就好似劇中混亂的性行為一般,讓人有時嚮往、有時又亟欲抵抗。此時霸權角色也因此被塑造成一種「我要你跟我好,且不可以跟他好」的任性樣貌,觀眾能夠經由劇情誇張的展開過程,感受到西方國家的勢利、中國的霸道、日本的屈服等創作者對於他者的憂慮、恐懼、厭惡、排斥。

此次演出在導演運籌帷幄的舞台調度下,演員透過表演節奏、角色切換,在燈光、音樂和佈景的流暢轉換當中,確實展現簡潔有力且頗具風格的演出效果。然而就劇情而言,某些意識形態或政治隱喻卻容易被視為創作者替事物強加意義,作為中間橋梁的邏輯關係似乎並不清晰,亦不穩定。換句話說,若真要以一個歷史脈絡來檢視隱喻,編劇所創造出這樣的角色關係,是否有些太簡單且一廂情願,更不用提台灣女孩想追求CCR而去學英文難道不行嗎?私認為創作者需以更客觀的陳述方式,才能給予作品和觀眾更多的交流空間,這亦為創作者的初衷。當代藝術做為一個社會文化再現的形式,其貢獻與重要性絕不容小覷。創作者還需不斷藉創作保持自省態度,更加了解自身文化與他者,才能從而實現文化檢視的目的。

《學英文》

演出|複象公場
時間|2015/04/18 19:30
地點|穆勒藝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