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過度壓抑的宣言「我忘記舉手」
10月
09
2024
我忘記舉手(聲舞團提供/攝影王翰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9次瀏覽

文 簡麟懿(2024年度專案評論人)


距離我們上一次忘記「舉手」是什麼時候?

是什麼讓我們想起了要「舉手」?

而「舉手」有讓我們好好把話給說完嗎?


睽違許久的彰化在地舞團「聲舞團」,沉潛兩年多後,再次迎來環境劇場(Site-specific Theater)「我忘記舉手」系列三舞作,佐以三種不同世代的聲音,穿梭在下雨的八卦山中進行迴盪,叩問某些潛藏在人們心底的隱藏問題——「我愛你/我愛我自己/我愛這片土地」。

然而在臺灣說「愛」並不容易,如同在三部舞作之中對此一概念,同樣是隻字未提;以文學步道入口為起點,三部舞作的順序實際上是《花甲的我》、《我才十七歲》及《徘徊在繁華煩躁中的我》。從這樣的結構體看來,顯而易見「時間」並非作品命題想要觸及的核心,不同的世代只是凸顯了創作者內心呼之欲出的企圖,還有該核心對應「時間」會質變出不同型態的提問。

故筆者之所以將作品未提及之概念「愛」,套用在三部舞作的反饋之上,除了是創作者吳思瑋本身旅德的文化背景與獨特氣質,在彰化在地的山景上製造出違和卻又絲絲入扣的衝突感;以及「舉手」此一行為,在臺灣的教育體制下,往往是一種充滿試探意味的禮貌性行為。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過度真實,還來不及轉化的樂齡舞者之姿


我忘記舉手(聲舞團提供/攝影王翰僑)

位於拱橋底下的《花甲的我》,由一群平均六十歲左右的女性舞者所組成,她們隱身在三面台的觀眾席當中,跟著康妮.弗朗西斯(Connie Francis)的經典曲目〈I Will Wait For You〉逐步擺盪【1】,一路行走至淺棕色的沙發前方,對著眼前的年輕男子侃侃而談。

有趣的是,她們眼前看似兒子的親密男性形象,並不如我們所預期的客氣,他直白地提問:「如果我喜歡男生,妳還愛我嗎/要是你們老了,妳希望我怎麼照顧你們?」

《花甲的我》一如繼往乘載著創作者吳思瑋對於德國舞蹈劇場的熟稔,人物彼此間的矛盾、荒謬以及重複拼貼,在作品中如教科書一般完整呈現。然而在這個來自西方思維的框架之中,女性舞者們道地的臺灣腔(氣口),恰似水墨畫家在留白的山水間飛來一筆潑墨,將筆者從異國情調的旋律中喚醒,再一次意識到自己身處的地域文化和背景,是如何與這部作品所透射的環境如銼刀般摩擦。

而一連串藉由手勢來進行敘事的手法,也凸顯了舞蹈與料理之間的不同;或許作為食材的蛋白質在特定溫度下就會有固定的效用和反應,但同樣肢體在特定的高度下卻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這一點從後續的兩部作品當中,可以從表演者的替換,進而清楚地被察覺與分辨出來。

但也不得不說《花甲的我》的可貴之處,是在於這幾位舞者所呈現出的真實感;隨著她們在粗糙的石板地面上拖行沙發椅,來自於非典型場域、雨天氣候的雜質,反饋給作品一絲揪心的痛擊,並藉由舞者所包裹的情緒醞釀成珍珠,在一次又一次的滾動裡漸漸交織且成形。

過度寫實,學生舞者的畫外音

若將《我才十七歲》與《花甲的我》相比,一者外顯一者內斂,筆者隱約可以感受到這兩部作品中的素材提煉,是創作者吳思瑋刻意為之的保留,並且試圖原汁原味地讓表演者大聲說出自己心中的壓抑與畫外音。


我忘記舉手(聲舞團提供/攝影王翰僑)

《我才十七歲》的舞台,參考了上一次演出《一杯眾人的咖啡》的舞台形式,是由各種不同大小的方形結構體所組成;來自嘉義女中的舞者們散坐在舞台四周,形成《西城故事》般兩種價值觀衝突的對立面,以街舞「Battle」的方式,交互在舞台中心說出/跳出自己內心的宣言,或者提問。

較為可惜的是,學生舞者所提出的內容與對話,呈現出過於寫實的畫風,故筆者感受到一種說透的扁平,隨著沒有引發提問或是回應解答的後續效應發生。舞者口中的「學姊好」、「我支持同性戀」的話語,很快地就會被下一個更強而有力的宣言給覆蓋掉,如同傳統街舞Breaking中攻擊性與針對性之間,有一層名為不碰觸到對手的保鮮膜,失去了讓人細細品味的沉默與稍作停頓的空間。

過度現實,專業舞者的反擊與困境

最後再由同一位男性舞者鄭子謙與吳思瑋兩人,共同呈現《徘徊在繁華煩躁中的我》。


我忘記舉手(聲舞團提供/攝影王翰僑)

回顧前文所提及的「同樣肢體在特定的高度下卻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可以很清楚看見三種不同世代的舉手,在吳思瑋舉手的當下,帶來了更為有力(效)的號召;鄭子謙一如在開場時的犀利,提問吳思瑋為何要從德國回來?為何要留守在彰化跳舞、做演出?兩人如對峙一般地交手,吳思瑋用全身舉起鄭子謙的重量,在一次次倒地中重新拾起,一次次挫折中證明她膝蓋、腰部以及意志所擁有的力氣。

「我就是回來舉手的!」吳思瑋在作品的最後一刻,高舉著單手說道。

其實「我忘記舉手」最初業已點出了創作者的真正企圖,三部舞作中並沒有將「舉手」此一行為,視作串起整個系列的核心與關鍵;與之相反的是,來自男性視角鄭子謙的叩問,不停挑釁著三個世代心中所勾起的話語,給予對方足夠「舉手」的動機還有契機。而舞者們透過聲音與身體的方式來進行回應,是以筆者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演出中,看見創作者以最低限度的方式,揀選或保留個人的主觀意識,在不過度干涉的前提下,讓三部作品將壓抑在心底的話語「過渡」出來,提供現場的觀眾們聆聽以及評判。

「我忘記舉手」作為聲舞團回鍋之作,誠意滿滿之餘,也能看見吳思瑋在這段時間以來的反擊與困境;她以一種有意識的想法來暫緩創作的慾望,並堅持在非典型的場域中提出個人的文化背景、在地的地域風貌以及回應不同議題的思想評論。然而「舉手」是否能夠作為面對現實的生存解方,在三部舞作的結局中,我們未能看見母親的愛是否真能傳達、學生舞者解放的思想是否有所迴盪,而就她自己本人所提出的舉手,是否有讓該聽見的的人看到,我們也不得而知。可是毫無疑問的,默不吭聲絕非生存之道的最優解,在她們舉手之前,動機、過程以及目的都在現地艱難的情況下完整呈現,而想起了舉手,更代表了聲舞團與此次的舞者們還沒有在這渾渾濁世裡忘記初衷。


注解:

1、當晚播放的版本,是由維克.唐納(Vic Dana)所演唱,2005年。

《我忘記舉手》

演出|聲舞團
時間|2024/09/21 18:30
地點|彰化八卦山文學步道入口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忘記舉手》藉由樂齡族群、青年族群及青壯年族群,讓觀眾重新反思人生階段所面臨的議題,具教育意涵以及人生觀,探討人生哲理……
10月
07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10月
08
2024
《我忘記舉手》藉由樂齡族群、青年族群及青壯年族群,讓觀眾重新反思人生階段所面臨的議題,具教育意涵以及人生觀,探討人生哲理……
10月
07
2024
做為後進的創作發表平台,賴翠霜的「獨自跳舞」舞蹈創作平台提出了自編自跳的條件,並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對新手編創者的挑戰,而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展演之處確實有別於其它編創平台。
9月
24
2024
人生如戲,信者得救。人可以被符號迷惑,但一個簡單的動作又可以令一切淪陷,強制排卵確實是宗教般瘋狂的行為。
9月
1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