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動漫轉入劇場《宇宙特攻隊》
5月
21
2013
宇宙特攻隊(臺藝大戲劇系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46次瀏覽
楊皓麟(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

有多少夢想在尚未實現時就被現實淹沒的?如果追夢者消逝了,那夢想還依然存在嗎?《宇宙特攻隊》在這次的演出中帶領觀眾們展開一場夢想對抗現實的熱血旅程。三名擁有夢想的年輕人,在搶劫銀行的過程中,與六名人質一同困在銀行內,也陰錯陽差地展開一段對抗警察的冒險。

原著劇本《太空遊俠》為日本Jovi Jova劇團團長兒島雄一的作品,而《宇宙特攻隊》更受到金城武在2000年主演的同名改編電影《太空遊俠》所影響,此次演出對於現今社會以及劇場的影視改編做出相當熱情的呼應和嘗試。劇中九個主要角色的個性相當鮮明,如同日本動畫中有聲有色的人物,在這次演員的扮演與服化妝造型設計、甚至是多媒體影片中「宇宙特攻隊」形象的詮釋配合下,更讓這次演出並非淪為卡片般平板的角色,而是各個活生生流血流淚的有趣人物。不過或許在劇中,角色的角色扮演上再做出明顯差異會更為有趣,否則原先的角色性格缺陷,便難以因為扮演「宇宙特攻隊」而有深入內心的改變了。

主題曲的重複與出現,在每個卡通或動畫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音樂音效設計創作了一首琅琅上口的中文主題歌,並處理成不同的編曲版本運用到劇中音樂裡,隨劇情發展「特攻隊」一次又一次解決困難、一次再一次情感交流,時而激動時而抒情,幾乎於適時的情況下出現。在這個看似真實,實際上相當誇張的劇情中,發揮出引導觀眾情緒收放的效用,似乎也帶領觀眾回味以往觀看卡通動畫時的感動。

一個簡潔、寫實的銀行場景舞臺中,在多媒體投影的應用上使用了兩個一大一小、皆可升降的屏幕,在演出進行的過程中,有些段落會降下並播放投影,多為交代劇中人物內心的幻想。或許是想嘗試劇場與多媒體技術結合、或產生電影蒙太奇的效果,下半場的電視影片也更對輿論社會的議題有所接觸探討。但在多媒體的應用跟劇場實實在在的演出下,兩者焦點相互交錯的處理是否有些模糊?觀眾何時該期待影片出現?或觀眾會期待嗎?這可能是在面對劇場和多媒體結合時需要更加思索的。

與電影相比較,《太空遊俠》電影的節奏明顯輕快活潑有趣,但《宇宙特攻隊》卻用了一個緩慢等待的速度在進行演出,但最後又在劇情邁向結尾時,卻忽然一反前面過於緩慢的節奏,兵敗如山倒的神速結束整個銀行搶案,之後又出現情緒節奏混亂的配樂、獨白聲音及影像。電影可以使用慢動作、特寫來表達張力,但劇場缺少了該有的語言,以普通寫實的方式處理高潮,對此製作而言是否反而顯得唐突或草率,以致不好找到導演最後想投射給觀眾的情感,否則應該讓觀眾在演出結束後更加有話題性才是。

在這麼一個擁有歡笑、淚水劇情的大眾題材上,觀眾票房的比例卻是有些不甚理想的狀況。比起以往戲劇相關學生畢業公演較為嚴肅或是前衛的戲劇內容來說,《宇宙特攻隊》的故事相較之下相當具有吸引一般觀眾(非戲劇相關出身)的票房優勢,而的確在觀眾席裡有為數不少的兒童、學生以及家長等觀眾群,可是抬頭一望卻見觀眾席座位只稍微達到六、七成,不知是在宣傳上鎖定的觀眾群錯誤,還是有何百思不解的原因?可惜了這麼一齣具有娛樂價值、商業潛力的戲。

《宇宙特攻隊》

演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98級日間部
時間|2013/05/18 19:30
地點|新北市藝文中心演藝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