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與我,誰看誰?《不要臉》
3月
13
2019
不要臉(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43次瀏覽
劉俊德(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

《不要臉》是李貞葳的獨舞作品,內容探討現在的社會現象——科技所衍生出來的問題及狀態。這是一件非常直白的舞作,在網路社群平台鼎盛的時代裡,我們是如何被看待?又如何看待自己?自拍文化的風潮中,透過鏡頭檢視自己成為慣性,我知道自己是誰嗎?

走進實驗劇場,開演前就充斥著迷幻燈光及聲音效果,而沒有固定的觀眾席,彷彿就已經在建立我們如何「看」。空間的模樣根據李貞葳與舞台設計討論出的「反射」概念呈現。映入觀者眼中,刻畫出一個虛擬、充滿想像的平台。

舞作開始李貞葳將頭髮綁在正面,覆蓋住全臉,前衛的造型對照著「不要臉」三個字。在第一個段落,李貞葳身著運動裝,有人的輪廓,卻以低水平且扭曲的身體,如變形蟲般移動,彷彿詮釋著網路社群虛實之間的模糊樣貌。而脫下外套後,她似乎又變成相當火紅的角色,在炫目閃光燈下展現著撩人的體態。接著一片黑暗中,李貞葳手機的手電筒亮起,氣氛瞬間凝聚,光影投射,再度描述著真實與虛幻。隨後手機鏡頭開始運作,李貞葳把鏡頭焦點放在自己的每寸肌膚,透過即時投影,放大檢視自己的任何一個毛孔,也對應影像與現場之間的關係。當燈再度亮起,李貞葳拿起球鞋將它模擬成攝影機,然後移動到鏡面裝置前方,鏡面中暗藏的攝影機同時開始運作,這時李貞葳把「自戀」這件事的能量提高,背對觀眾,面對攝影機,不斷說出我愛你等字眼,甚至親吻著鏡面中的自己,宛若已無法分辨何謂真假。來到舞作最後,李貞葳緩慢地在人群中遊走,並看著每個觀眾的面容,如同從他人的瞳孔中找尋自己的臉,作品尾聲投影出現李貞葳被經過各種特效剪輯而成的樣子,而她本人就在現場如觀眾似地看著自己,意味著似是而非的結果。

《不要臉》除了創作概念之外,另一個令人注目的地方是李貞葳旅外的身體,或許是GAGA技巧那種不看鏡子的訓練方式,讓李貞葳在表演的過程中對於身體的感知相當強烈;而與觀眾那麼靠近的距離下,卻又不造成壓迫,反倒將觀者拉入她的想像中,共同感受每一刻的身體變化。

《不要臉》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距離」,在科技推波助瀾下,我們的接收與理解都產生了變化,很多事件似乎變得相當瑣碎,人際之間的溝通與關係也是如此,這是作品一段接一段的呈現中讓我連結到的感受。舞作也探討速食主義背後的內涵匱乏,而我觀察到多數人能夠在小確幸中短暫的滿足,卻又好高騖遠沒有下定決心當平凡人的勇氣。

叔本華:「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我們生命中大多都處於被選擇的狀態,我們被選擇出生、被選擇家庭、被選擇國籍等等,但我認為有一件事是肯定自己能選擇的,那就是「你想把自己放在什麼位置。」知道自己是誰,或許這是能不那麼在意他人眼光的方法之一。回頭想想在哪些時刻,我這張臉、我這個人是透過別人拼湊而成的,如果說今天沒那些反射,我們有沒有可能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

《不要臉》

演出|李貞葳
時間|2019/03/0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舞蹈家透過她的身體說話,表現一種我們也有的意識狀態時,觀眾是可以用自己的身體感受到這些變化。從現實到意識,舞蹈家透過舞蹈對當代的日常社會進行一個由外而內的翻轉,一層層進到完全的內在狀態。(羅倩)
3月
18
2019
她在群眾之間,所製造的外顯動力,在在領著場內觀者如魚群般跟隨著眼前迷人漩渦,隱喻著李貞葳從開始即創造的某種甜美迷人卻空虛意象。(樊香君)
3月
12
2019
《不要臉》的創作可謂擴張至整個空間,甚至算計了觀眾使之促成作品的完整性,因此當大眾踏進實驗劇場的那一刻,都成了《不要臉》的表演主體。(石志如)
3月
11
2019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