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自我的《2022承功—新秀舞臺》:《國士無雙》、《小霸王大戰太史慈》
12月
05
2022
《國士無雙》(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攝影黃德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40次瀏覽

口傳心授的青春韓信

明華園天字戲劇團(以下簡稱天字團)在2022年「承功—新秀舞台」推出的戲碼《國士無雙》,是講述歷史人物韓信的故事,主推新秀是劇團新生代演員,也是當家小生陳昭香的女兒吳奕萱。

天字團的《國士無雙》於2014年在高雄春天藝術節首演,是由楊杏枝編劇、劉建幗執導的創作公演戲,當年由陳昭香主演韓信;2022年再推出傳承版,則由陳昭香與吳奕萱共演韓信一角。此回為了在「2022承功—新秀舞台」演出,需濃縮成約五十分鐘的版本,則再委由許栢昂剪裁編排後上演。為了將主戲集中在韓信的表現橋段,又要使觀眾能夠明白劇情,許栢昂保留了歌仔戲的幾段主戲,中間使用小兵以京劇道白的方式來串接劇情,也不失為一個完整好看的小戲。


《國士無雙》(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攝影黃德豪)

回看吳奕萱的學戲歷程,雖是出身戲劇世家,但是在大學之後才接觸、習演歌仔戲,跟隨天字團在外臺與室內公演演出,身上累積的表演技藝是直面觀眾、在職業戲班的舞台上「湠(thuànn)出來」的。相較於在戲曲學院坐科的學生,吳奕萱吸納了職業戲班的生命力,在表演上更顯自由,也相對具備唱念與語言運用的優勢;不是科班生,自然在武戲的功底上較為缺乏,或許因為如此,特別選在「承功」這樣的場合,以小規模公演的方式,透過排練《國士無雙》來增加吳奕萱武戲的演出功力。吳奕萱的韓信表現頗為稱職,口條清晰、聲音飽滿,武戲表現也有法有度,穩穩地演繹了編導筆下的韓信故事。

天字團在推出「承功新秀—吳奕萱」時,主要宣告的內容當然是「承」陳昭香之「功」。吳奕萱長年跟著陳昭香共同演出,表演上具備陳昭香的風格已是必然,縱然韓信是陳昭香演過的角色,但排練過程更似與編導一起經歷再創作的歷程,這也不免使人反思,這是否是「承功」最好的模式?又,是否是最能彰顯吳奕萱個人特長的方式?


《國士無雙》(明華園天字戲劇團提供/攝影黃德豪)

歌仔戲演員在「演員中心」的年代,身兼編導演,要能即興唱念道白、行腔做韻,隨著時代改變,雖然已逐漸編導演分工,但道白與做韻的能力,還是相當程度反映著演員的功底與實力。不可諱言這些能力正日漸凋零中,但因為語言及書寫上的諸多限制,其實演員對演員的口傳心授,才正是最佳的傳承方式。而很難得的,陳昭香、吳奕萱具備著這樣的機會,相較於挑選一個與當代編導共同創造的公演角色,是否可以思考用口傳心授的方式來執行「承功」,或許更能夠將陳昭香的「功」完整傳承,也更能彰顯吳奕萱這樣背景的新秀獨特的表演特質。


對打扎實的小霸王和太史慈,卻難顯游刃有餘

一心戲劇團(以下簡稱一心)在2022年「承功—新秀舞台」則推出《小霸王大戰太史慈》,由老團長孫榮輝口述、孫富叡執筆撰本,是委請京劇武生劉光桐編排的長靠武生戲。主推的新秀是畢業於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的一心戲劇團團員林冠妃(飾演小霸王孫策)、柯進龍(飾演太史慈)。


《小霸王力戰太史慈》(一心戲劇團提供)

林冠妃與柯進龍都是戲曲學院歌仔戲科的畢業生,與一心有長達十幾年的合作。雖然戲曲學院的課程中的確有身段坐科的訓練,但歌仔戲科並沒有特別分科訓練武生,二人在畢業後的演出生涯也非專攻武戲,演出《小霸王大戰太史慈》這樣的武戲顯非易事;不僅扎靠,尚須變換各種武器、打各種套路,除了換場時偶有其他小角色的串場戲,兩人幾乎打了整整五十分鐘,精神上值得先給予一個喝采與肯定。

林冠妃和柯進龍在一心其實都有過表現不錯的演出,在今年度甫演過的新編戲《是誰刣死馬文才》中,林冠妃演出梁山伯,唱念表現不俗,文戲的表演已然相當穩健。但在《小霸王大戰太史慈》整場戲中,除了出場自報家門以及少少幾首唱之外,全劇的重點都在「武打」,觀眾自然也只能將觀演聚焦在二人的武打上。雖說看得出一段一段都是編排扎實的武戲,二人也稱職地完成一段段不同武器的對打,但轉身翻身、提槍花等偶有小失誤,武打套路節奏平均,看起來較顯負擔,全場武戲的確較無游刃有餘感。


《小霸王力戰太史慈》(一心戲劇團提供)

歌仔戲曾流傳著「文戲金、武戲土」的諺語,這樣的說法並非要貶低武戲,而是要闡明「武戲」仍是「戲」,觀眾既然是看戲,那麼武打中能完成「戲」才是完整的武戲表現;同時也帶有「武戲的演出生命是很受局限的,就像運動員一樣,無法僅靠武打長久」的內在意涵。回過頭來思考這段「承功」的演出,京劇老師的認真編排或許會帶給演員成長,但演員的背景一非坐科武生、二非長年武打,恐怕也非可速成,在武戲尚無法輕鬆駕馭的階段,要掌握「戲」,卻又是談何容易呢?


第六回的「承功」之路

「承功—新秀舞台」核心的精神應該是期望「以戲帶功」,讓新秀演員們傳承師父之功,透過同台競演,表現各自的演出風采。藝師們的專長是演出並非教學,有時候會認為把學生交給專業的老師,學生能夠學到更多,反而忘記了思考凝鍊自身精華傳承的可行性;而怎麼樣的傳承結果對新秀來說最好?這個問題自然也是見仁見智,但既是一個傳承習藝的機會,又是一個宛如擂台賽的競演舞台,如何挑選劇目才能兼顧習與演,恐怕也是一門值得思考的藝術。

《小霸王大戰太史慈》

演出|一心戲劇團
時間|2022/11/11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國士無雙》

演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
時間|2022/11/04 19: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第一部曲主要在音樂性的嘗試,而第二部曲與皮影戲的跨域合作也實數不易,但若能適當地保留並延續地第一部曲的部份聽覺效果,整體而言會更加完整且迷人。
12月
20
2024
重新定位《追香記》,在戲曲愛情的最大公約數才子佳人之前,代以「女才」伏線回收經典故事迴路,從經典派生,恍如同形,實為他者。創作團隊追尋的或許是生旦兩全之勝場。
12月
19
2024
欲問劇種前程,困頓卡關何嘗不是重究習藝初心的良機;實驗發想多方尋求當代新出路,卻也可能自蹈窠臼,反遭溺陷。莫急莫慌,務本抑末,不忘本也不只吃老本。
12月
18
2024
還是必須回應江之翠劇場難分難捨的根本?——若從現代劇場運用傳統戲曲的角度來看,江之翠劇場值得肯定;但若是純粹討論傳統技藝,則略帶無奈。
12月
16
2024
當《森林七矮人》持續作為兒童教育的表演劇目,則須回過頭來檢視,脫胎自經典的、傳統的價值觀,要如何調整與呈現,才能與時俱進?
12月
16
2024
對我來講,作品其中一ê重要ê價值是來phah破「唐人共同體」ê單一想像,挑戰文化kap血緣共同體所謂ê穩固假設,koh再ùi周茂生「釘根他鄉變故鄉」ê過程,kā「唐山/番平」、「Lán人/番」、「in(他族)/gún(我族)」ê界線phah破。
12月
16
2024
夢醒之後,李金蓮因為潘金蓮的境遇要成為怎樣的金蓮?是此劇難以解讀到的層次。更為要緊的是:李京璇在《金蓮與夢》之後,要成為怎樣的李京璇/演員?
12月
10
2024
在「承功」這個共演平臺,歌仔戲獨特「活戲」的「即興」特質是很難在「精緻化」的賽道與前述劇種競爭的。為了與古老劇種競演,每年參與「承功」演出的歌仔戲,除了凸顯師承傳統,展現藝術能量外,如何「老戲新演」反而是觀察要點。
12月
06
2024
而當歌仔戲走入新世紀,腹內戲傳承不易,新一代演員也多依靠劇本演出,但外台戲仍是歌仔戲源源不絕的原動力。本次演出可見星二代早已不僅只是以製作「大型外台戲」的模式,而是想運用一些劇場元素進入外台場域。
12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