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盡時光裡的缺憾 《我記得......》
8月
01
2016
我記得......(張震洲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43次瀏覽
陳元棠(專案評論人)

如何道盡這二十五年呢?從哪時開始說?本劇從角色們高中時期的那一夜,五人烤肉與在校園偷貼大字報的行動,到這一夜五人聚首廢棄校園,帶著各自的問題,質疑自己與對方,透過曾經一同埋下「時光膠囊」,如今掘出的行動,找回初衷,對自己與彼此間的糾葛能夠原諒,釋懷。以演出對比今昔,展開時間裡人物變化過程,且以人物帶出時代氛圍。

並不陌生的情節,以寫實方式細細道來,將五人各自的生命事件翻來覆去檢視,追溯動機,在舞台上重現記憶,雖已記憶為故事主線,仍藉劇中,謝彤雪在教室牆上畫了一朵喇叭花,黃救國卻一直於記憶裡認定是玫瑰花的差別,略提人物癡心以為的謬誤可能。當時間經過從未停歇,記憶便是我們僅有的資產,然記憶是否可靠?雖這討論並非本劇主題,也成為陽光下《我記得》的陰影。

是的,「我記得」,從這三字開展出對於生命經歷記不記得,而放不放下的辯證。本劇的敘事方式不禁讓我聯想到約在1970年代於歐美發展的繪畫與雕塑流派「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以寫實手法塑造人物,再現細節,更在彼此驗證間將細節加以渲染。五個角色是台灣社會的縮影,黃救國(黃健瑋飾)是個社運人,為對抗財團即將鏟平廢棄的校園而在學校搭帳棚居住,隆家寶(隆宸翰飾)雖是高材生,但因為身為同志受壓抑歧視,在生活中找不到著力點而苦悶,而有了隨機殺人的動機,莊振飛(莊凱勛飾)曾是位棒球明星,然而因打假球入獄服刑,失去明星光環也面臨即將失去婚姻的境地,謝彤雪(謝盈萱飾)是位曾持有理想的主播,但是處在媒體受特定立場控制的環境,也漸漸妥協,而朱佳佳(朱芷瑩飾)身為兩性專家,但是持有的愛情觀念並非忠於自我,而是不可思議的守舊,且自身也陷在生育魔咒中。以這五人帶出台灣時事與社會氛圍,如野百合學運,鄭南榕自焚,職棒假球案與反多元成家遊行等等影響巨大的事件,並在人物的生命困境中,以「愛」、「每個人都有任務」為解這解答繫於腦癌末期的黃救國身上,而黃救國在這小團體中代表了眾人理想與情感的依託,雖對於眾人的問題卻是不遺餘力,但自己的愛情問題卻遲遲未有解決的行動,他的熱情與理想性格,是眾人愛慕的對象,在五人之中,只有莊振飛不曾對他產生愛情。從人物出發的故事,並以人引出世代理想之繼承與失落,可說創作思考宏遠,傳達出編導陳培廣自身對社會的關切。劇長三個小時多,在這個太快速的時代,寫實所需的耐心,對現代的劇場創作者與觀眾來說都是個考驗,於是《我記得》顯得特殊。

劇本的刻意寫實渴望完美,卻失想像空間,渴望動人,卻也失了寫實的力氣。將日常細縫翻出,揚起灰塵,呈現出人性多面內在,以及生活在人身上的痕跡,為了生活必須的消耗與妥協 ; 在人物思辨,敘述與互相擁抱中清理乾淨,以期得到「向前走」【1】的力量。在《我記得》中,觀眾經歷了劇場抒發與感同身受的過程,進而在結局中帶出「原諒」與「愛」的動力。從編導演員到觀眾的能量投射,期待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力,此為《我記得》積極的功能。然而演出節奏慢,細節過多以及可預測的結局,使得本劇冗長;劇場反應人生,但劇場寫實畢竟仍是模擬人生,以逼真激起同感,將面對與走出各自生命困境的力量傳達給觀眾,在此之外本劇的藝術美感便覺不足,只覺理性在其中的運作與演員情感充沛的感染力,縱然角色刻畫深刻血肉分明,演員的演出生動細膩,將語言的生命力表現得淋漓盡致,然劇中種種巧合卻覺刻意牽強,而規劃清楚的思考路徑,亦步亦趨帶領觀眾「向前走」,卻也少了更多溢出與多種詮釋的空間,或說,一點「缺陷」帶來的空間。

本劇語言以鮮活奔放的「髒話」宣洩個人與台灣社會的苦悶,表現出省籍差異,也以此表現角色高中時期的飛揚反叛,以及對未來與時代的困惑。對照成長後的世故,五人間反覆的鬥嘴,那些廢話便是小團體間的深厚情誼,生活化的語言特色可看出本劇處處貼近現實,欲成為觀眾集體苦悶出口的意圖。不只如此,從宣傳,節目冊對於台灣90年代藝文事件編排與邀稿撰文,到整齣戲,都能看出戲裡戲外要從回憶身上挖出證據,要將人物對照台灣時事的目的,面面俱到,但在「做好做滿」之間,雖有那一段小提琴的演奏,帶來一些些空隙,然而這齣戲就像一張被填滿的畫布,細節處處難以聚焦。

舞台的設計對於演出內容助力不足,反而在即將滿溢的舞台上,更將意象填滿,發光巨大的兩個立方體白框,一長一高,佔滿舞台,後有一大長方形框在幕前,顯得演員身形與存在感小了,走位狹窄難以開展,觀眾像是正在觀看一個培養皿中的實驗,演出時常偏重其中一框,另一框內有一桌一椅單為「空位」意象服務,並無演出安排,在如此完整的劇情中,寫實的基調下,此設計卻顯得格格不入,言外之意,讓已經飽和的本劇溢出。

如何道盡這二十五年呢?如要道盡,是否卻越看越不清楚,越來越不可置信,越說越成缺憾?

註釋

1、劇中角色於高中時期流行歌曲:林強「向前走」,以歌曲表現1990年代裡的台灣青年自覺與奮發,樂評人翁嘉銘認為《向前走》表現出:「成長於鄉鎮的台灣本省囝仔,邁向城市生活種種社會適應的衝突、思索及情感蛻變,批判雖不夠深刻,但至少真誠表露年輕台灣世代對現實社會的體驗。」(此語出自「台灣流行音樂維基館」,連結:http://www.tpmw.org.tw/index.php/%E5%90%91%E5%89%8D%E8%B5%B0)

《我記得......》

演出|我城劇場
時間|2016/07/23 14:30
地點|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