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是景仰,「傳承」更有「新/心」意《傳奇與傳承 – 江文也與當代台灣》
10月
23
2023
(感謝授權劇照:一公聲藝術|小巨人絲竹樂團|台北愛樂室內及管弦樂團|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設計:王景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53次瀏覽

文 林惟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

在這場《傳奇與傳承 – 江文也與當代台灣》音樂會發布的記者會上,擔任江文也文集編者提到文集出版的起心動念之一,是回應某些人認為「台灣的文化很單薄,不值得研究」這樣的看法。我想起吳聰敏在《台灣經濟四百年》「邁向頂尖大學」章節的喟嘆【1】,亦想起當初擔任108課綱下新國中教科書編輯委員時的困境。做為編委,想以符應新綱精神,從生活情境出發,置入台灣藝術音樂作曲家與作品,但相關資料或為對作品的歌功頌德、或人物生平流水帳式的敘述,缺乏全覽作曲家跟時代互動的生命轉折的觀點。相對扁平的論述中,實難找到能與學生經驗與情境的連結,進而共感的教學模式。上述這些,還要再加上不易找到引起共鳴的作品與取得精良的作品影音版本。無怪乎多年來,教科書上對於江文也的介紹,僅能是以一種「台灣之光」的景仰之姿來陳述。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我帶著這樣的疑惑,及想更認識這個知名卻談不上熟悉的江文也的心情,踏進音樂廳。

演前的導聆,講者將江文也音樂特色重點整理式的條列,並對照江文也對巴爾托克等作曲家的文字評論,從風格偏好與否的敘述,像素描勾勒了其音樂的大致聲響輪廓。在第一首《白鷺的幻想》之前,指揮呂紹嘉拿起了麥克風,站在管弦樂團之前解說作品。原以為大致不脫作品創作背景、特色的簡單描述,驚喜的是,這樣的指揮解說,竟是用整個國家交響樂團現場演出來示範主題片段,這樣「重量級」的導聆,給予聽者的感受超乎一般,打破了這種藝術音樂場域中,舞台上和舞台下之間一道固有的隱形牆圍。特別是曲目中有兩首委創新作,第一首陳可嘉《島嶼迷夢》以江文也的《北京點點》中素材為本,創作的當代台灣聲景;第二首李元貞《思想-阿里山的歌聲》,將江文也未完遺作《阿里山歌聲》留下的片段,完整的置入作品中,一種補遺式的新創。呂紹嘉將這些今昔的連結,透過口頭說明搭配樂團演奏點出,實踐了出這場音樂會的主題「傳奇與傳承」。雖然這些樂曲間的指揮導聆,讓這場音樂會的時間拖得更久,作為聽者的我卻覺得十分過癮。

曲目安排上,也看得見國家交響樂團足具用心,音樂會從江文也創作人生起步時的管弦樂作品op. 1《台灣舞曲》和op. 2《白鷺的幻想》開始,結束於遺作《阿里山之歌》之續完作品告終。其間參雜的情懷和想像橫跨台、日、中三地。給了聽者年表式的聆賞,聽者得以藉由聽覺為心中的江文也聲響地圖著色。《白鷺的幻想》有如德布西《牧神的午後》,長笛置換為雙簧管,豎琴的琶音亦渲染了氛圍;《台灣舞曲》如pop-up童書跳出的主題旋律,織體聲響不再如錄音中聽起來的單薄與破碎,連著聽著這兩部原為《來自南方島嶼的交響素描》第二樂章與第四樂章,更能感受年輕創作者的口氣與喜好,半音式的旋律曲折扭轉及配器點睛變化的色彩;下半場《小交響曲》弦樂團的小編制對比《汨羅沉流》大型管弦樂團編制,從上半場曲目的西方影響轉向偏好東方的旋律素材與和聲織體,即便如此,那些聲響中仍可連結似新古典主義的新舊融合,低音弦樂奏出的宏偉五度主題,亦有穆索斯基的步伐。

我在音樂廳中,還巧遇了來自台中優秀的資深國小音樂老師友人們。她們分享了身為老師的心得「這些曲子,其實很適合給孩子聽。」上半場結束,我就已有一份教案的構想,從江文也《白鷺的幻想》、《台灣舞曲》到陳可嘉《島嶼迷夢》作為引導,聽聽生活中的聲響與感受如何藝術化為抽象音聲創作,這些畫面感十足的音樂,可純聆賞亦可律動感受,最後讓學生透過科技媒材與APP輔助,創作自己的校園聲景作品。期待國家交響樂團將今晚的演出影像化,那會是一份很值得參考的資源。

從節目單最後的計畫活動列表,看得出這場壓軸演出,是客家委員會和國家交響樂團共同策畫了兩年多的成果。很有意義的是,這個計畫還產出了前所未聞的江文也作品錄音與厚達四百餘頁的文集,讓一個音樂性計畫的效果,不至隨著樂音消逝而止;錄音和文字,在廣大的社會中有更加長遠的影響力。從各個面向將江文也其人與其音樂立體化和再現,使之能夠進入當代與下一代的台灣人聲響記憶,是一份對「傳奇」「傳承」的「新/心」。


註解

1、因地域性的議題接受刊登機率低,研究者發表國際期刊有興趣的議題,致學術界對本土問題的瞭解不增反減,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的補助機制,加重這個系統化問題。

《傳奇與傳承 – 江文也與當代台灣》

演出|國家交響樂團(NSO)
時間|2023/10/07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音樂
27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
在這場音樂會中清晰可見巴赫清唱劇中所存在的手法和素材上的多樣性。更能聽到音樂中存著新教聖詠曲與天主教複音音樂的作曲手法,在音樂形式上也隱含了義大利的協奏(唱)奏鳴曲中的重現段落形式(Ritornello form),以及三重奏鳴曲(Trio Sonata)中,三個聲部對位線條的處理。
10月
14
2024
此時此刻,誰能說沈默不語的凝神傾聽,就算它是最好的方式,是古典音樂唯一的欣賞方式?
10月
12
2024
北市交今年的年度歌劇自己獨挑大梁,自製的《波希米亞人》讓樂迷得以欣賞該劇的另一個版本,然而新製作最大的挑戰在於導演使否能帶領製作團隊,提出完全不同(甚至是針對在地觀眾)的獨到見解讓觀眾有不同的體驗?反之則僅限視覺上的耳目一新。
10月
11
2024
《桃花謎》並未直面同性議題,韓沖突然接受湘雲之愛意、二人互有情意之轉折讓劇情回歸傳統生旦愛情戲,實以性別霸凌議題為主體,輕輕地觸碰到同性情誼邊界。
10月
10
2024
他用他男低音特有的音色來詮釋,更能感受到旋律中所埋藏的詩意,對生命、對記憶的那種深刻的呼喊,也為今天的這些音樂中的兒女情長和生離死別,做了最好的註解。
10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