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耳目一新的青少年劇場《在路上On the Road》
9月
29
2016
在路上On the Way(影響・新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73次瀏覽
蔡依仁(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聽到「青少年劇場」時,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非專業劇場、戲劇比賽、美好的兒時回憶?還是,三個字:沒興趣!從事青少年兒童劇場與戲劇教育工作多年,看過無數以青少年為主的戲劇表演,實在話,可稱為專業演出的少之又少,從青澀的經典戲劇、自創的無厘頭喜劇、超寫實的社會劇等,往往熱誠動人,但藝術與專業性皆不足。

「過程比結果重要」、「重點是培養未來戲劇愛好/工作者」,筆者常見這樣的評語。青少年戲劇到底是重過程還是重演出?有沒有可能二者兼具呢?答案是肯定的!影響.新劇場的《在路上On the Road》就是這樣一齣令人耳目一新的專業戲劇演出,從導演手法、編劇、演員、舞台設計等,都讓人驚艷,高高提升了青少年劇場的水平。

青少年劇場有如此高水準的演出是相當少見的,筆者之前看過美國紐約Creative Arts Team的青少年劇團(CAT Youth Theatre),他們的演出不僅有深度,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團員們雖然非經徵選,但需投入數月或數年的時間練習。其演出多以議題或時事為主,例如筆者所看的劇就和「時間」與「911恐攻事件」有關,其中充滿了對時間概念的反思,挑戰觀眾對時間的看法。影響.新劇場的演出,完全不輸給CAT青少年劇場。

《在路上On the Road》是影響.新劇場、臺南文化中心與文化局所合辦的「16歲小劇場-少年扮戲計畫」的作品。甄選四十至五十名台南地區的高中生,用五個月的時間、三個階段的課程,培養參與者表演、行政、設計和技術等能力。編導(呂毅新)運用集體創作與蒙太奇的手法,將參與青少年的生活經驗串連成既幽默詼諧又感人的演出。故事的內容包羅萬象,從一個少年悲慘的蘭嶼之旅、二個少年的寫生過程、一個不得不放棄的夢想、幾個正在追求的夢想、一個小耳症女孩的羽球國手之路、一個逝去親人的生命、一段消逝的友誼、一個如同打電玩魔王般累人的上學日、一個對家庭事業的想法與父親的關係、到台南大地震等。這些看似不相關的題目,在編導的巧手下,織出一幅美麗動人的十六歲風景,在看似青澀的年紀中,展露出對生命的熱誠、體現生命中的無奈、與克服困境的衝勁。令人感動的是,在他們這樣的年紀中所展現的成熟度,與對生命的認識和希望,不灑狗血,而是真誠的表達自我。他們大聲說出了難以說出口的情感,激勵了彼此,也感動了觀眾。

在這麼短的時間,培訓出如此專業的青少年劇場,非常值得令人肯定與佩服。從劇本的編寫與導演的手法上,可以看出對青少年生活與故事的尊重,讓長短不一、內容各異的故事一一到位。重點並不在於給每個故事同等的時間,而是讓故事本身發光發熱,在平凡中充滿了趣味,歡笑中不失感動,整體節奏輕快有活力。帶著滿滿的幸福感看完這場戲,除了看一齣精彩演出的滿足感之外,也充滿了對這群年青戲劇人與製作團隊的佩服。希望這個計畫會持續進行,在南台灣灌溉培養青年戲劇生力軍。

《在路上On the Road》

演出|影響.新劇場
時間|2016/08/28 10:30
地點|台南文化中心原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