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記憶《洋子Yoko》
10月
30
2015
洋子Yoko(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54次瀏覽
謝筱玫(2015年度駐站評論人)

《洋子Yoko》主要改編自繪本家佐野洋子的散文作品《無用的日子》。晚年獨居、只有貓咪陪伴的洋子古怪孤僻卻又瀟灑自在,貌似不留戀人世,在被醫生宣告只有兩年可活時,居然如釋重負、得到解脫,把扣除生活費的畢生積蓄拿去買了一台夢想已久的積架車,而且開始理直氣壯地迷韓劇、過著隨心所欲的擺爛頹廢生活。她以一種大剌剌的態度面對死亡、面對衰敗、面對孤老,毒舌地記錄自己與身邊的老(女)人生活,看似反勵志,卻又那麼符合人性而撫慰人心。

編劇把原著第一人稱的敘事觀點改成第三人稱,也因此多了種疏離冷靜的觀看距離,頗適合這種人偶同台的形式。同時,敘事線也插科打諢地穿插三隻貓的聚會閒聊,側面介紹洋子其人,以及試著從貓的觀點笑看嘲弄人情世事。但全劇最吸引人之處,還是洋子與母親的愛恨糾葛情結。洋子的哥哥早夭,母親把喪子的怨念發洩在她身上,所以洋子的童年飽受母親身心虐待。成年後母親罹患失智症,她無法忍受與母親共同生活,「用現金把母親拋棄」,將她送入安養院。失智後的母親卻變得溫柔可親,讓人無法再恨。每每提及母親,幼年的洋子(半身高不到的人偶)就會出現場上,彷彿她在母親面前,永遠是那個脆弱的小女孩,如此渴望著母親的愛。王娟的演技收放自如:記憶中的母親、失智的母親、年幼的洋子、老年的洋子,以聲音與姿態無縫轉換。最後兩人在安養院的小床上相擁,洋子感謝母親的癡呆,讓自己得以被(母親與自己)原諒,母女和解一景十分安靜動人。原來失憶也有其慈悲的一面。

記憶於是構成全劇表現手法的隱喻。導演一開始即安排三位檢場在舞台上塗鴉,畫下各種行住坐臥如廁等生活場景與生命軌跡。2D的線條除了呼應佐野洋子的插畫家身分外,更令人想到記憶在腦海中如何轉化、簡化,甚至消逝,(洋子晚年亦為失憶症所苦)。因此,劇末當內容敘事又回到初始原點,三位檢場這次卻只是對著虛空畫畫,一切的曾經發生彷若遁入空無。同樣地,舞台設計也有人生如客旅寄居的遷徙來去意象:整個舞台就是一個大紙箱。結尾處也讓檢場將舞台上的物品打包裝箱,像是生命的終結,也像是未完待續、打包搬家準備前往下一個驛站。也因此讓洋子最後的死亡不那麼令人悲傷。

一般人對偶戲的直覺還是停留在兒童劇的表現形式,(看戲當天也有不少小朋友觀眾),其實今日偶戲早已多元蓬勃發展,成為非寫實劇場的表現利器。無獨有偶的《洋子Yoko》即是圓熟地以偶的美學形式表現成人議題的範例。

《洋子Yoko》

演出|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時間|2015/10/17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了偶戲的關係隱喻,賦予形式探索,一個深刻的內裡:一種見與未見的懸絲,纏繞在最日常的物我人際。對導演個人而言,於視覺的敏銳營造,擅長獨角戲的編排,《洋子》裡王琄從獨白到動作轉換於觀點敘事之間,除了演員的能量,處處都留著導演場面調度的複雜性。(李時雍)
11月
02
2015
把觀眾逆轉為道具或活道具?若是如此,大概是此劇《妬娘道成寺》的絕妙之處,值得註記,甚至在整場戲裏,眼睛是對鏡子的辯證與置換,因為觀眾的眼睛就像是會到處移動的鏡子
5月
09
2025
當方爺爺的愛情被獻給了當代同志情慾的謳歌,身體化作了抗爭運動緬懷的聖體,他個人所剩下的只有那兩不歸屬的灰男孩童話,同時也是《灰男孩》難以處理而輕巧帶過的美國。
5月
09
2025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