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身,離身《恐怖谷》
11月
09
2021
恐怖谷 演後開放觀眾攝影(簡韋樵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36次瀏覽

簡韋樵(專案評論人)


回首二十世紀初的科技劇場,不得不談到捷克劇作家卡雷爾・恰佩克(Karel Čapek)曾在1921年出版的《羅梭的萬能工人》(R.U.R)劇作,裡頭闡述著一群仿真人何以透過意識去湊成主體,到最後反撲人類的故事。這也是恰佩克首次在劇中使用了「Robotovat」(Robert)來定義機器人的詞彙。而在當時德國的表演藝術界甚至掀起帶有極簡、幾何、機能等工業形式的「包浩斯劇場(Bauhaus theater)」風潮來改革劇場,如奧斯卡・希勒姆爾(Oskar Schlemmer)1922年發布的實驗舞劇《三人芭蕾》,舞者卻要衣著幾何圖形服裝,並去掉人性與古典美學地往機械化的姿態與動作中展現「抽象芭蕾」,等於是無意識、沒有「人」的搬演。經歷了六〇年代激浪派(Fluxus)的藝術運動及科技日新月異的突破,機器人早登台演出已經是當代科技劇場正常不過的現象,尤其日本劇場導演平田織佐的機器人劇場作品系列在台灣最為出名,除了真人(演員)需屏棄「心理寫實」的演技,並要透過外在設定來計算自己的說話和行動,就連台上的仿真機器人(演員)的動靜安排也要細微地設計和設定,必要是個「人」。或許以上的例子許多是出於創作者在後人類(posthuman)時代中欲實踐的藝術想像,問出「何謂人?」的根本性的反省。

而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的《恐怖谷》(Uncanny Valley)則是將此操演技術赤裸著展現在舞台上。一位德籍作家湯瑪斯・梅勒(Thomas Melle)以自己為模型的仿真機器人透過「講述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以下稱「講演」)闡述著自己患有躁鬱症的不穩定問題及「我是怎麼克服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它翹著腳,時而轉頭環視觀眾、眨眼,並發出一些感嘆聲、咳嗽聲等,在講話時還配著些許適當的手勢,彷彿就像真人會有的行為,但仔細看臉部和手的皮膚的材質像某種膠質般,想當然一看就知道其中真偽。創作者不需要顧慮自己的心理疾病,畏懼大眾去現身表述,而是將表演的載體或器具(身體)外包給人工智慧。這不只是一場高科技展的「講座」或者如實呈現的演講,實際上是利用「講演」企圖去挑戰虛實之間,自己與他者之間界線的重組;在台上表演者和台下觀眾互動中,重新審視和劃分主體與客體,人與物距離的生命政治。

若人類和機器人的核心差距是在能動性、能思、意志、慾望,那我們又怎麼去確定這些元素不是內在神經網絡的編碼設定,腦部記憶的儲存體?人體的心智是否可以像記憶卡一樣分離出去?在人體和科技相互依賴、共存、混凝、纏繞、曖昧的處境,人人皆是賽伯格(Cyborg)混合品種,所謂的身體感知是可以不斷地被重建和操弄著。這也是對創作者,不管是編導或者表演者而言,皆為一種極大的諷刺,好像關於人的真實性和情感的深度都只是出於被建構與設計,只要搜集大量的數據庫,便能抓到取悅眾生,集體與之共情的秘訣。梅勒機器人隨即用「劇場聚光燈」舉例,並以聲控來指示燈放射出各種效果,異質的非有機物接合了意志,自然影響了我們的認知,銜接了我們覺知產生了情動(affect)。而當梅勒談論到組裝到人(本體)身上的義肢(prosthesis)與助聽器,這些「異體」裝置取代了自然身體,不僅補足、替換了殘缺身,還超出肉體原有的機能,進化為超人類主義(transhumaism)。從情感類的輔助義肢(劇場燈)、器官類的輔助義肢,乃至於梅勒的義肢——人形機器人,它們重新與生命接合補足了人類的任何缺陷與不足。我們不禁想問,若錯誤、不確定性及不可預期才能代表人性,那「人性」在時代下是否逐漸走向終結?在演化過程中人必要揚棄人類的概念並與現代化機械技術的結合,成為超人種(transhuman)的準備?


恐怖谷 演後開放觀眾攝影(簡韋樵提供)

講演的過程中,有許多停頓、沉吟和拋出問題的時候,這些時刻時常讓人感覺冰冷、疏離和神秘狀態。比起演講的嚴謹性的節奏掌控、結構設計及集中觀眾注意力之準則,《恐怖谷》的演出的「恐怖」並非機器人有多像人,而是它問題總是那麼令人不安。「你們為什麼來這?是來看我的身體還是同理我的感受?」、「我到底在跟誰說話?我根本不知道你們是誰,但你們又知道嗎?你坐在台下是為了區分你和在台上的我嗎?」、「為什麼我(機器人)要模仿你們(人類),讓你認同?」對受到傳統劇場規訓的觀眾而言,當我們正沉浸在它的演講內容時卻又被這些問題拉了出來尋思一番。

講演的後設性正也提醒了我們:「對,它只是個機器人而已!」在現場沒有真人演員下,看著眼前的它就像個大型玩偶般,是否意味著其實我們一再強調劇場的「現場性」是虛偽的覺知?這些所謂來自於講者的親身的經驗或知識怎麼將其「資本化」,猶如工業般的在世界傳播,利用與自己長相雷同的「傀儡」,更加地強化可複製性及被展示的特質。在當今的後疫情時代,人工智慧不得不在表演藝術領域中發揮作用或作為一種「展演」的工具,數位時代下的劇場是否早已打破了作為肉身實踐與行動的場域?透過監控社會制度去規訓身體論使否已經過時,不如讓有抵抗意識的身體直接消逝來的效率更高?這些數位藝術不管是讓真人朝向物,乃至於從非人到成人的轉向,皆是屬於一種閹割、去人(性)、取代人之狀態,創立於一種沒有「我」(們)的世界觀。

最後在投影幕上梅勒(真人)與仿真機器人交織發言,就算讓「物」在舞台上大放厥詞要取代原版,「造物者」在旁冷冷地看著它,頗為揶揄,隱隱透露出階級的優越。包括演後,觀眾圍著新奇、沒在運作的人形機器人拍攝,人類的凝視展現了權力,加上背面滿滿的複雜線路與電路中還被放了一包綠色「乖乖」餅乾,期許設備乖乖運作,順利進行。《恐怖谷》確實讓無機物開始行動了,並與人類共存的效果,看似瓦解了人類中心論,但最後的操作還是給予人類在當下現實極大的安全感:「人工智慧依舊操之在人,放心,那條界線還是在!」

《恐怖谷》

演出|里米尼紀錄劇團
時間|2021/10/22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舞台上這個不完全現身的「人」,或是導演刻意現身的「機器」,一場作為「不是真人」的演出,對我來說,不是人或機器的科技虛實問題,而是藏在預先被假定作為某種普世人類未來想像與認識下,不會有問題也沒有問題的科技藝術下,直接由導演暴露而且當放置到台灣後,更引出更多問題的觀看、判斷與否認。(汪俊彥)
11月
22
2021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