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省思人與社會互動關係《Factory動力舞台實驗2.0》
5月
15
2019
Factory 動力舞台實驗2.0(滯留島舞蹈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3次瀏覽
蔡詩晴(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一年級)

舞者進場時的畫面不由得讓我想起仿生獸前行:滾動、直立、蜷曲、滾動、直立、蜷曲,這樣不斷輪迴的關係形塑前進的假象。此種「輪迴」或「循環」透過不同方式,在不同段落重複展現人處在社會中的多種關係,單看右側黑影的輪廓是一架運轉中的大型機械,然而再看左側,每個舞者-應該說「人」,正是組成這樣巨型機械的零件,意識到上述,給我帶來衝擊,舞臺上的拉扯也再次撞擊我的五感。

了無生氣的循環,似乎從男舞者的覺察開始產生某種擾動,這樣的覺察並非是對事物或者正在發生的事件產生對與錯的判斷,而是迷惑,恐懼與不安更因這迷惑的產生,愈發強烈。同時,「組裝」與「被組裝」的關係重複被詮釋,迷惑所產生的拉扯與碰撞在此刻正熱烈——舞者重複著組裝機械的動作,然而真的是人在組裝某個機械嗎?在這樣日復一日的循環中,人也同時被這樣的社會操弄,被這樣生活控制而「必須」組裝!令我不禁重新思考,這些驅使人看似前進的動力,諸如金錢、需求、選擇⋯⋯在這之中的每一個人,真的擁有自主選擇權嗎?還是就像哈利波特裡的魔杖與人的關係一般,是這些選擇,選擇了這些人?

《Factory動力舞台2.0》對我而言是一部批判性強烈的作品,這樣的強烈,不只是來自舞者肢體,以及燈光加乘出的氛圍,還有議題本身,層疊的強烈讓人無法忽視其議題被討論的必要性。而整齣作品就像一顆石子掉入沉寂已久的湖,激起層層圈圈漣漪,卻未主觀判斷、定義這樣被制定出的日常孰對孰錯,反而讓一切猶如呼出的氣息,持續地在我心裡發酵、餘音不絕。

舞者與動力機械的韻律在視覺與主題上的呼應,的確有別於我過往的觀賞經驗;人與機械的關係、舞者與機械共舞的過程,在綿延不斷的機器運轉聲之中,我們看著舞台上發生的故事,會想起,無論場內還是場外的人不都正處在這樣的社會關係之中嗎?不免得讓我再次面對「沒有人是局外人」的事實。我們都以為在社會中、人生中我們是做了選擇的那個「人」,然而,真的是如此嗎?滯留島舞蹈劇場在舞台上最後留下的是一個問號,這個問號並非議題的答案而是一個思考的開始。

《Factory動力舞台實驗2.0》

演出|滯留島舞蹈劇場
時間|2019/05/12  14:30
地點|屏東藝術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Factory動力舞台實驗2.0》舞蹈脈絡清晰,在舞作中反覆出現結構性的宿命論,也出現具有選擇逃離的命運論,最終結尾讓方士允有創造機會、扭轉未來的意涵──由於人生有太多無可奈何,因此舞作讓這三種可能性在攪動與重塑中自體辯證,終歸會有一個來自內心的答案。(石志如)
6月
24
2019
雖然整體演出的服裝、場景、燈光、音效、肢體動韻都彰顯工業風的設計,但這回,張忠安的作品指涉的應不只是屏東工業區的工廠,更像是隱喻生命工廠,除了講述人人都在付出勞動力外,有些人更需要在血汗工廠中拼搏。(戴君安)
6月
11
2019
舞作藉由類機械式的動力運作模式,比喻人生面臨的困境。一個個不斷被社會能量吞噬包圍的個體,總是無法逃脫巨大的結構性限制,只能隨之起舞,最終成為結構性的共謀者,繼續這場永不停止的世間遊戲。(徐瑋瑩)
6月
06
2019
做為後進的創作發表平台,賴翠霜的「獨自跳舞」舞蹈創作平台提出了自編自跳的條件,並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對新手編創者的挑戰,而以非典型空間做為展演之處確實有別於其它編創平台。
9月
24
2024
人生如戲,信者得救。人可以被符號迷惑,但一個簡單的動作又可以令一切淪陷,強制排卵確實是宗教般瘋狂的行為。
9月
17
2024
他針對當代身體雕塑與城市風景的疊合與擴張,嘗試在物像與想像的透視中,以凝視手法來延展其作品有限性的通透之作。
9月
17
2024
主辦方與四位創作者的相互合作與調度,為平台找到了一種極具特色的策展方法。這不但使創作者本身能進行創作經驗的積累,更替主辦方蘊生了頗具辨識度的平台樣貌,承接過往不同單位的策展養分,進而開拓一條全新的大門與方向,將整場製作形塑出一種小型舞蹈節的流程與規模,使得四首作品能夠各自獨立之餘,也得以串聯成為一檔完整的製作演出。
9月
13
2024
回到作品本身,蘇品文身體所呈現的,正是此種複雜性,引出一個又一個問題,或許互有矛盾,互有岔出,卻又能走出另一條路。最重要的是——撇開層層論述不提——蘇品文的演出總讓人感受到某種細膩關照,關照所處環境,關照自身,也關照與之互動的周圍觀眾。
9月
11
2024
霎那間,觀者和舞者的界線被戳破,整個庭園在觀眾的或站或坐、舞者的漫步和靜止中形成一幅畫,我們又再次被融入作品之中,共同成為鬧市轉角的一幕風景。
9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