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懷舊,羅曼史《旗亭風雲 — 盜情》
4月
04
2024
旗亭風雲 — 盜情(明華園戲劇團提供/攝影徐欽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21次瀏覽

文 蔡佩伶(專案評論人)

《旗亭風雲 — 盜情》(以下簡稱《盜情》)把二十世紀初期大稻埕摩登時尚,轉化成大色藝旦梅月仙(陳昭婷飾)、兩位酒樓主理人白少威(于浩威飾)和江海(王婕菱飾)三方各有所求的攻心對決。兩位酒樓主理人被設定成養兄弟,在愛情故事的基調加入親情面向,突出情感掙扎。劇作框架帶出浪漫、真偽、時代感多重觀看焦點,而「邊界」與「關係」在故事中不斷雙向交織。

養子、親緣和邊界

劇情反覆出現「關係」與「邊界」的確認。故事主線幾乎由男主角江海衍生的種種人際關係所貫穿,尤其是養子身份激發的家庭議題——關於分家與承繼。江海在劇中出現即已自立門戶經營山海樓,但養兄弟白少威仍把江海的個人事業山海樓視為本家延伸,引發白少威延請藝旦梅月仙盜情的契機。從江海面對白少威使出美人計謀仍佯作不知的態度,可以看出長兄和養子身份左右其行動,面對二弟攻勢,試圖以養育情誼包容。德芳樓本家少東白少威是次子,和江海迥異,海歸知青返國,卻無法面對調整酒樓經營策略失敗的後果,心思轉向爭產掩過。周旋於江海、白少威二人之間的梅月仙,正放大了養兄弟兩造的差異。養兄弟之間的羈絆與衝突都源自父子關係——強調血緣聚合的傳統親緣觀造成親疏預設認知,養子女苦於家族身份危機而失根的飄浮狀態。但劇本對此簡單帶過,僅有一幕三兄妹童年互動的心理場景,稍作因果與情感關係鋪墊。


旗亭風雲 — 盜情(明華園戲劇團提供/攝影徐欽敏)

戲境與地景嵌合的魔幻寓言

《盜情》將大稻埕酒樓風華作為兄弟爭產的遠景,探索家庭議題的分合、承繼與真情。在整體結構跟佈局上,藝旦梅月仙與山海樓主理人江海的情愛攻防並非戲肉,倒像為家庭議題點染酒樓文化氛圍的糖衣。梅月仙閃現的良知,或許是江海擺脫養子陰影的最大祝福,瓦解白少威的毀滅性。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從題材類型觀察的話,《盜情》實為假愛情之名,說家庭離散的悲喜極短篇。故事情節是寄託道理的骨架,最終仍透過明確的象徵符號,力圖傳遞家和萬事興寓意。寬恕圓滿了離散的家庭寓言,無法遮掩情節與角色設定的瑕疵,像是茶商少東江進東的角色是否必要?大色藝旦梅月仙對誘騙目標江海的心理防範過低,不符角色背景。

藉懷舊浪漫邁開步伐,《盜情》溢岀歌仔戲的戲曲格式與肢體,情節仍不離最熟悉的傳統歌仔戲劇碼邏輯;戲劇場景、懷舊氛圍、場面調度、音樂設計以及地景共同構築非虛非實的魔幻空間,挪移約定俗成的觀賞邊界,規律被縮小,文化地景得以舒張被看見;展開一場尋覓與對照的遊戲。邊界的限制於此翻轉,成就故事的另一種起點。意外生成非明華園風格的有趣樣貌。相形於傳統歌仔戲本位,或許這會是更適合團隊風格的創作調性。

《旗亭風雲 — 盜情》

演出|明華園戲劇團
時間|2024/03/16 14:30
地點|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也更仰賴演員的表演與角色建構。三位主要演員王婕菱、陳昭婷與于浩威恰好表現出了三種表演方案——王婕菱可見戲曲表演的痕跡,又更靈活地挪用了自己的肢體與聲音特質,幾個耍帥的動作與神情可見她對人物的刻畫。陳昭婷是最趨近於歌仔戲的,特別是尾音、指尖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到她相對拿捏在戲曲的表演系統裡。于浩威則明顯沒有戲曲身體,演唱方法趨近流行歌曲,也符合「國外返鄉青年」的人物設定。演員表演的細節,不只是劇場調度上給予了空間,更因他們的表演強化了空間的畫面感。
4月
01
2024
夢醒之後,李金蓮因為潘金蓮的境遇要成為怎樣的金蓮?是此劇難以解讀到的層次。更為要緊的是:李京璇在《金蓮與夢》之後,要成為怎樣的李京璇/演員?
12月
10
2024
在「承功」這個共演平臺,歌仔戲獨特「活戲」的「即興」特質是很難在「精緻化」的賽道與前述劇種競爭的。為了與古老劇種競演,每年參與「承功」演出的歌仔戲,除了凸顯師承傳統,展現藝術能量外,如何「老戲新演」反而是觀察要點。
12月
06
2024
而當歌仔戲走入新世紀,腹內戲傳承不易,新一代演員也多依靠劇本演出,但外台戲仍是歌仔戲源源不絕的原動力。本次演出可見星二代早已不僅只是以製作「大型外台戲」的模式,而是想運用一些劇場元素進入外台場域。
12月
03
2024
本劇述說臺灣鄉土的傳奇故事,運用兒童劇的方式吸引親子共賞,展現如動畫的舞台風格與豐富色調,在娛樂的觀賞效果外注入人情寬容的教育內涵,也將作品推向合作分工模式的代表性地位。
11月
25
2024
儘管具備武作之形,《文王食子》終究是極重抒情的大文戲。論文戲,除卻雕琢與情節呼應的身段演繹,藉由唱唸和面表,構築與身段形式同在的真實情感基底,應是演員進行角色創造的核心。
11月
18
2024
梁祝故事與孟婆客棧之間那股微妙動態張力,其實是主、客體對應關係飄忽產生的不和諧投射。有意致敬經典,終究必須回歸作品的本質定調,去思考經典、創作與時代的三方關係。
11月
14
2024
長久以來臺灣京劇人才青黃不接,本以為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沒料到近十多年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湧現出一波波優秀的後浪,而前浪們也溫柔地為後浪推波助瀾,期待前浪、後浪共同為臺灣的京劇之海激發出更多的浪潮。
11月
13
2024
當傳習藝生多半亦有歌仔戲、客家戲演員身份,也顯現出在現今戲曲環境下,北管藝師無法以北管演出作為全職之問題,那麼未來北管戲傳習計畫是否成為僅是一門演員訓練課程?
11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