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的結《解undo》
9月
28
2016
解Undo(李欣哲 攝,狂想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39次瀏覽
黃雅慧(自由評論人)

當代世界貌似是殘暴的,遠至遠方無止息的戰火,近至在身邊的無差別殺人事件,而且殘暴的年齡層下降。過往被認為是擁有純真善良的青少年階段所展現出來的殘暴更令人感到無比痛心,進而不斷地問:這社會怎麼了?

《解undo》這個作品可以感受到創作者想要談問題的誠意。劇中的編排方式,如第三人稱沙盒遊戲、生存遊戲大風吹、心靈雞湯宣教時刻、便利商店甘苦談、求職面試疊疊樂等表現了現代都市人的疏離,年輕打工者的卑微處境。許多片段也讓我深具共鳴。全場許多充滿遊戲的戲又讓人在沈重共鳴的同時又像鬆了氣的氣球,整個人跟戲一樣輕飄飄的,問題被重重提起,但遊戲化的表現又讓我們從這些沈重當中竄逃至九霄雲外。再回神已什麼都不在,面對的還是日常的行走、捷運、路人的碰撞。

劇中一個重要的元素是福音戰士,主角小智口中不斷念叨:我不是你的傀儡,對於世事面無表情的凌波零是他的慾望投射載體。《新世紀福音戰士》誕生於1990年代的日本,當時日本正面臨泡沫經濟,經濟連續衰退,年輕一代承受著經濟衰退帶來的危機,除了現實層面的裁員失業之外,心理層面也失去夢想與對未來的遠景,在身心雙重挫敗下,《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現身成為回看日本當代黑暗社會的一個載體。

而當《解》劇在當下台灣劇場再祭出福音戰士的符碼時,我們也必須提問這意味著什麼?台灣青年失業率持高不下,勞動環境日益惡化,對於未來也失去想像,甚至對於描繪理想生活的能力也受限,在這樣的情景之下,《新世紀福音戰士》所提出對人類社會的批判與諷刺特別能夠引起共鳴。但弔詭性也在此,以《新世紀福音戰士》作為自身的鏡像,是否我們也沈溺在這鏡像之中而逐漸失去梳理自身問題的能力?就如戲一開始提到「沒有自己」的問題,不斷述說沒有自己是否能讓我們接近自己呢?

《解》劇舞台展演著當代青年的絕望,網路世界造成的孤寂、機械式的工作身體、團體營造的排擠等等,這些「現象」被創作者敏銳地從生活中萃取並在劇場中表現。導演在節目單當中提到自己的作品是獻給心碎傷痛的人們,這是他身為創作者能做到的微小行動。

劇場某種程度上有治療的效果,導演是透過以不同的方式再現這些帶來傷痛的根源。這種再現有些效用是得到觀眾的共鳴,讓觀眾感到自身被理解。但我想除了被理解之外,劇場可以再做更多的是提供為當前的處境提供想像的可能性,否則劇場便成為大家互舔傷口的場所,傷口舔完後,我們的想像力又該何去何從?或許我們缺的不是如劇中呈現心靈雞湯的正面能量,而是面對生活的想像力。

我很欣賞舞台上透明簾幕的設計,這種透明感將空間進行有層次的切割,並讓劇場空間得到延展,似乎暗示著這一切背後還有背後,與網路生活的意象不謀而合。只是劇場建立起這種具層次的意象,但未對建立起來的意象進行挑戰蠻可惜的。我幻想著當前展演給觀眾看得就如同一面鏡子,小智不斷地在鏡像空間裡高喊「我很醜」到瘋癲極致,他打破了這面鏡子,並從這些鏡子碎片當中重建起小智王國,我想作為觀眾,小智王國的現身,好戲才正要開始。

《解undo》

演出|狂想劇場
時間|2016/09/10 19:30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果酒禮堂二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