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前三日的人生跑馬燈《地下女子》
10月
08
2014
地下女子(曉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22次瀏覽
陳忻(表演藝術工作者)

走進劇場,舞台上的畫面一如文案給人的想像-晦暗幽澀。昏黃的燈光在三層高的鷹架間搖晃,提琴手在制高點演奏,歌者定定地坐在暗處,而水藍色塑膠泳池和鷹架後方色彩鮮明的手繪投影是這個冷硬的場景裡唯一的柔軟元素。這裡是地下女子的世界,或者說得更準確一點,是她的心理世界。故事的背景是講述地下人在地底存活,並且建立了自己的世界。他們與地上互不往來,祕密地存在著。直到一位名為碧娜的地下女子,拯救了意外跌落地底的男子阿道夫而打破了平衡,招致被滅族的命運。在戲裡,我們隨著地下人「死前三日必須重新面對人生記憶」的傳說,從僅存的地下女子碧娜腦海裡斷裂的回憶裡拼湊出故事的來龍去脈。

這是一部很有機的作品。整部戲是由無數個片段組成,除了開場與終局兩段是固定的之外,其他的片段順序都是由場上兩名演員隨機挑選的。意思就是說,每天每一場的片段演出順序都是不一樣的。這無疑地對表演者,甚至整個製作團隊來說都是一個很有趣的挑戰。演員不僅僅要對每一段戲都爛熟於心、操控自如,還同時必須感知觀眾的狀態,進而決定什麼時候讓大家放鬆、什麼時候該下猛藥。 這迫使演員必須要更宏觀的去看去感受,並且更細膩的去操作每一個環節。這是一個實驗作品。但,不只是導演一個人的實驗。演員不再只是執行和傳達者,他們在觀眾面前實驗著自己身心狀態和能量如何在不同排序演出下產生變化,並且讓歌者、樂手,甚至技術執行們隨著自己當下的決定而起舞。所以我必須要說,不只有機,這也是一個遊戲性十足的製作。也許是因為這樣的安排,讓場上兩位演員(一男一女)在詮釋眾多片段與角色之間,與彼此互動之間,多添了幾分稚氣。彷彿這對成年男女在荒涼淒冷的鋼鐵叢林裡玩著辦家家酒的遊戲,也凸顯了當人類面對選擇、人性、死亡的哲學性討論時的徒勞。

當然,挑戰總是好的,但同時也是一把雙面刃。這部製作顯然對兩位演員來說有點負荷超載。尤其是在下半場,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演員的疲倦。我看的下半場的內容多是屬於沉重嚴肅的片段,正是考驗演員專注力與能量收放的段子,很可惜,演員們的心力不足導致角色之間的拉扯無法顯現,原本應該漂亮精彩的獨白變的略顯冗長。演員被壓力困著,使得片段轉換之間的遊戲性和趣味性都不夠到位,在許多角色情緒的強度和詮釋上亦不能盡興。

「如果這部戲能在演員心中多沉潛一些時間會更好吧」,剛走出劇場的時候,我的心裡一直這麼想著。

《地下女子》

演出|曉劇場
時間|2014/09/28 14:30
地點|台北市萬華糖廍文化園區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作表現簡明幹練,有效地建立起與觀眾的關係,雖然作品中不乏具有複雜性的戰爭思考,卻在最終因著北之澤與觀眾,透過「我們」的可相互替換,讓本超越了對立結構的「反戰」態度,潰散為了戰爭與和平一體雙身的矛盾之中。
1月
22
2025
儘管整體對女工生命經驗的藝術性演繹動人,但作品更多表現的是旗津受訪者對家鄉的個人情感,卻似乎難以清楚呈現以1973年「高中六號」女工沉船事件為命題的政治議程與核心辯證。這使得作品與觀眾的討論變得侷限。
1月
22
2025
若再考慮到本劇刻意將歌仔戲史點綴其中,並介紹行話等因素,真可如節目冊觀眾迴響期許般「作為推廣歌仔戲的定目劇」。無庸置疑,這是一齣好看的戲,但卻不是洪醒夫的《散戲》。
1月
20
2025
最後,羊魂人身的主角遇見羊群,羊群紛紛走避,對羊來說,牠/他是人類,即使試圖發出羊叫,牠/他也不是羊。主角親手打造了一個謊言來欺騙自己,單向的輸送帶像是不可逆的時間軸,這隻羊在黑撲撲的時光隧道裡走了許久,回頭卻已看不見原來的入口。
1月
17
2025
假設是未讀過原作的觀眾,與其說是首尾齊全的戲齣,更像是一種前導片、角色介紹一樣,讓對原作不熟或未打過照面的觀眾開始對這個戲劇產生興趣
1月
17
2025
本作的確透過精心設計的劇場調度,成功地建立起一個讓他自己很「不自由」的劇場。並以這樣的不自由,將觀演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美學判斷,概括成了唯一一種關於真假的命題。
1月
17
2025
然而,我們多只看見「不快樂」的狀態與選擇結果,所有的內在掙扎與迂迴,卻都以「尊重理解」、「不多過問」為理由隔絕於觀眾的共情之外,使一切成為無以名狀、不可言喻的心理狀態。
1月
13
2025
《祕密花園》自出版以來,被視為療癒與成長的象徵。此次如果兒童劇團將這部百年經典搬上舞台,挑戰的不僅是保留原作的純真與深刻,還在於如何以劇場語言帶來新鮮的視覺與情感體驗。
1月
13
2025
在本劇中,表演竟又成了拉起虛構劇本與現實的等號,使得原先試圖拆散的符號,再一次被叢集在了一起,亦即:外省人主導的政治暴力,閹割了本省男人、威壓著本省女人。
1月
0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