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諸神 ,諸神的今日《九歌3X3》(上)
Oct
31
2013
九歌3X3(黑眼睛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61次瀏覽

2013/10/20 19:30 黃組(雲中君、河伯、東君)

2013/10/27 19:30 紅組(湘夫人、東皇太一、湘君)

地點:台北市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文 陳佾均(特約評論人)

黑眼睛跨劇團邀請九位演員於寶藏巖以獨角戲的方式分別詮釋《九歌》中各個神祇和精靈的故事,每週場次不同,各展示三組各約二十至三十分鐘長的獨角戲。現場同時有靜態展覽《國殤》展出當前台灣社會中受壓迫者的影像,呼應《國殤》原來悼念「為國而死」之人的禮敬,突顯策展人方尹綸欲透過《九歌》神話凝視當代社會的企圖。九部作品對社會的指涉方式,以及演員與環境結合的形式運用差異甚大,表現各有優劣;整體而言以「神祇在今日」、「獨角戲」與「環境劇場」等命題,激盪出諸多表現可能,為上述題目的劇場思考帶來刺激。

神話透露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及其與環境的關係,《九歌》文本中相當的開放與對話性格尤其刺激當代的想像與詮釋。雲門舞集當年的改編鎖定在各神祇形象的塑造,強調儀式樂舞;本次獨角戲聯展中,則多從較抽象的神人關係著手,捕捉其現代意涵,多位演員選擇一人分飾多角,不鎖定於單一神祇的形象表達。

在原文中形象描寫尤其輝煌的〈東皇太一〉、〈東君〉及〈雲中君〉,在演出中都有了逆轉:應蔚民的東皇太一是位已跳河自盡的鬼魂,有點狼狽、有點古怪地卡在「社會自我」和「佞人般的自我」之間;梁皓嵐的東君不再是威風凜凜的太陽神,而是參加逃亡遊戲「眾神逃走中」電視節目的新進女星,為爭取曝光率才接下東君這個要負責解除所有任務的角色,精疲力竭地跑給獵人追;「與日月齊光」、光輝祥和的雲中君在吳柏甫的版本裡轉為懲誡的雷電之神(且同世人一般愚昧、迷於所見),詩辭中人對神的傾慕之情也變成恐懼。今日的諸神不再威力無邊,可提供人們絕對的解答和慰藉。他們或陷入絕望恐懼,又或者如東君,雖然深陷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之中,但仍繼續努力「解除任務」,定格的東君姿態雖引人發笑,最終也因為這樣的堅持與實際肉體的疲乏而顯得動人。

九部作品中除了〈山鬼〉(無語言)和〈雲中君〉(鄉野傳奇)之外皆有出現對現代社會與個人的直接指涉,以古鑑今的意味濃厚,但切入方式差異甚大。與一歲女兒同台的陳曉潔在〈少司命〉中緊抓少司命作為「人類守護神」的概念,從母愛出發,讓母親的角色成為捍衛愛和家守護神,演員在演出前半建立母親與愛的溫柔與付出之後,接連播放洪仲丘母親的發言影像、大埔朱阿嬤生前受訪的畫面,並以自己哺乳反核的照片作結。報告劇的形式或許需要更完整的戲劇架構及鋪陳予以支撐,一比一的處理沒有賦予另一種觀看社會事件的角度,由柔而剛的轉換在實際劇情的安排上也顯得斷裂,尤其為此選擇在失去環境特色的室內場地更是可惜(聯展中唯一在室內演出的作品)。(待續)

《九歌3X3》

演出|黑眼睛跨劇團
時間|2013/10/13 19:30 黃組(大司命、少司命、山鬼)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劉大瑋的〈山鬼〉和吳柏甫的〈雲中君〉都和寶藏巖的環境有了很好的結合。〈山鬼〉中演員的攀爬一開始是虛擬的,後來實際爬上了山壁與植被,立刻讓詩辭中的山林世界延伸至觀眾面前。〈雲中君〉中表演到位,演員在山城排練場屋頂上上下下的移動不完全是出於劇情需要,移動之間卻賦予敘事更大的想像空間,與鄉野傳說做了很好的結合。(陳佾均)
Oct
31
2013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Aug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Aug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Aug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Aug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Aug
14
2024
換句話說,人與地方的互動經驗,會使人對地方產生情感,進而做出超乎理性的判斷。否則我們很難解釋,黃錦章從布袋戲團團長到文化工作者的身分轉變,以及那種持續為自身生活場域策動事件的動力;從張敬業身上,也能看到同樣的情感動力模式,令他在見到鹿港於鄰近工業及商業觀光夾擊時,自發性地舉辦文化活動,尋找外於過去的聚眾可能。
Aug
09
2024
將物質文化的地方人文與民間精神活動列入藝術史,多傾於將它們當作擴充藝術史的材料。而如果以地方性為主體,「地方性的藝術」在階級品味擴張之外,則需要政治美學化與藝術政治化的行動介入,才能打破其固化的形態。在史觀區分上,歷史唯心主義傾於「菁英史觀」,認為「重大理念、人物、事件」才能製造出流動的歷史感,否認民眾在歷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歷史唯物主義則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主張「人是環境的產物」,群眾才是創造歷史的力量。 此藝術史觀的源起分歧,決定了「地方性」與「藝術性」的發展脈絡。在當代文化生產語境裡,「菁英史觀」介入「民間環境」的同時,則又顛覆又模糊這兩個意識形態,在異化中擴張了地方文化的再生產。
Aug
07
2024
「16th 新人新視野」三個作品之編創意圖新穎,表演者的身體展現與技巧皆相當純熟,作品段落轉承也皆具體而微的展現出來。然而,創作作品要從短篇發展到較龐大的中長篇篇幅之漫長旅程不易,作品中要推進的議題與串聯的意象之銜接手法較為生澀,讓觀眾在中途發生些許迷失。
May
2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