驫舞劇場為台灣獨特的全男子舞團,本次演出作品《速度》為2007年首演的再版,作為一個共同創作的作品,作品中可以見到每個舞者對速度不同的理解和詮釋。「快速使人忽略細節,慢速則讓人看見程序。」(引用自節目單),不同舞者所呈現的程序和細節截然不同,然而這樣的不同就是作品的美麗之處。
速度是一種對比,是一種比較。快與慢分別需要對方的襯托,卻也需要與對方比較。速度是一種較量,快與更快及慢與更慢之間隱含著一種對決。舞者之間的遊戲競賽加強了這種對比。誰能憋氣最久?誰在猜拳之中以快速取勝?
舞作中充滿著對於速度的嘗試。舞者原地踏著已然立直的腳踏車,三個架子由左舞台緩緩移至右舞台,恍若腳踏車行進中路旁的景色變化。藉由外在的改變帶出腳踏車的速度感,即便是換場仍在點題,可見其作品的完整性。
在經典的摺紙片段,舞者聚集於左下舞台先是互相觀望,由蘇威嘉首先蹲下摺紙。牛皮紙在舞者手中不斷變化,從帽子、背心,演變至火爐取暖、釣魚、煮食乃至於槍械。舞者的肢體表現從放鬆友善轉至緊張戒備,當個體的需求由溫飽、娛樂而至侵略,人類的慾望隨著文明進展的速度變快逐漸膨脹。此段舞最後僅剩手持紙摺槍械的威嘉一人孤立於台前,對比於前段的合作關係,此刻的持槍獨立無疑是對於侵略者的振聾發聵。侵略者也許取得一切物質的優勢,卻無法掩蓋其內心的孤獨與空虛。
舞作內容中含有大量的追打、遊戲、對決等舞者之間的互動場面。戲劇成分濃厚,生活化的肢體語言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不為了逗觀眾笑而刻意「演戲」,而是因為舞者們真誠而開心的「玩」,使得觀眾備受感染。這樣的模式於2007年《速度》為驫舞劇場樹立了舞蹈劇場的肢體語彙,到了2016年的再版仍顯得新穎有趣。
整齣舞作中最讓人有強烈聲光效果感覺的片段是使用強烈的光束照射舞者,使得舞者的流暢動作在觀眾眼中成為一幀幀定格的畫面,情緒也與遊戲時的娛樂笑鬧有很大的反比。因為這樣的操作手法而特別凸顯此段落與其他段落的差異性,彷彿是在刻意強調著心中的苦痛。在觀眾的眼睛逐漸適應強光照射後,舞者和自身影子相較之下顯得渺小,恍若是被壓抑的自身控制著,每一幅定格畫面都是內心的吶喊呼救。
環顧整齣作品,《速度》使用遊玩的方式探索身體,在遊樂與對決中烘托每位舞者身體的細節和質地。驫舞劇場運用其特有的旺盛精力和不受拘束的肢體妥善分配了詼諧幽默與作品深度的比重。無論是生活化的遊戲場面或是眾舞者的獨舞呈現,《速度》都做到了不艱澀難懂卻又能在作品中思考,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優異節目。
《速度》
演出|驫舞劇場
時間|2016/11/23 19:30
地點|新竹市文化局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