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與音的身心共振《共鳴体》
12月
11
2020
共鳴体(動見体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51次瀏覽

鄭宜芳(專案評論人)


繼向約翰‧凱吉( John Cage)百年冥誕致敬的《凱吉一歲》(Dear John)後,動見体核心藝術家林桂如再次策劃全新創作《共鳴体》,同樣結合當代音樂、聲音裝置、肢體與劇場。如果2013年的《凱吉一歲》運用「解構」的方式,將聲音的展演過程與可能性讓觀眾看見;那麼2020年的《共鳴体》則是在聲音展演可能性的基礎上,將之向外擴及至聲波的振動和共鳴過程以及如何被看見與感知到。

走進表演場域,大型藍色鐵桶與海鷗翅膀狀雷板懸空吊掛,在燈光的照射下,是裝置也是樂器。演出中三位擊樂家敲打著各式日常生活物件(寶特瓶、杯子等)、地板、牆等創造不同質地的聲音與節奏,同時亦藉由聲響與聲波的振動,喚起觀眾對聲音所代表的象徵性的感知,以及聲音背後所內含的個人/文化記憶。如當鼓棒以刮、刷、互相敲擊等技法表現聲音時,也喚起日常生活裡使用免洗竹筷前互相刮竹筷子的聲音與動作。

遊走式的觀演方式讓觀眾參與成為表演的一部分,觀演之間經由信任的建立與分享,使觀眾願意自由的碰觸打擊樂器,或選擇鑽入鐵桶中感受置身在「共鳴」裡,或站在如海鷗翅膀般的大型雷板下,或伸手觸碰樂器感受聲波的振動,從而引起生理與心理對聲音內含的記憶的共鳴。此外藉由「震動式喇叭」(Surface Transducer)本身的震動幅度大小,讓不同材質的物件、樂器產生特殊的共鳴聲響,並在發出聲響的過程中使用大量的小珠子展現聲波的「振動」過程,亦促使觀眾想以身體的實際觸摸來感知震動帶來的身體感。如此設計亦讓機械因轉動發出的聲響,大型樂器的搬運,拖板車的聲音等等,在過程中變得合理與有趣。

共鳴体(動見体劇團提供/攝影林育全)

除了探索聲響與振動,作品後段也充分運用作品前段逐步建立的物件─聲音框架進行挑戰。如三位擊樂家互相猜拳丟擲乒乓球,或是雙手在牆上的表演,作品前段是手拍打牆面,當後段再次出現且依然拍打,同時配合分散四方的樂器,有時拍打的聲音和樂器傳遞出來的是相符合的,有時則是聲音和動作是分開、錯落不一致的。然而,因為作品前段建立的聲音規則,此時觀眾會自動在腦海中補上想聽見的聲音。

如果說2013年的《凱吉一歲》是讓「整個表演空間成為鋼琴」(台新藝術獎年度評審林于竝語),將作曲的過程與聲音的產製透明化。那麼2020年的《共鳴体》則是讓整個空間變為聲波的共振體。經由時間這項元素的展延,透過凝視與共感,將聲音/音樂必須在時間裡擴延的必要性轉換成能夠被看見的感知。不同於《凱吉一歲》讓表演者身體的介入辯證音樂與舞蹈,《共鳴体》對於音樂與舞蹈的關係亦不再探索,肢體與聲音在此已不具辯證能力。反而是運用二十世紀以降,擊樂在發展過程持續擴闊的各式刮、刷、摩擦、敲打、拍擊等技法,和因演奏技法而帶出的動作。同時結合董怡芬特有的遊戲式肢體動作,讓整體展演的過程中一再地模糊日常與非日常動作,樂器與物件聲響的關係,以及動作與聲響之間的聯結,皆再再引起觀眾對於聆聽到的聲音/聲響的動搖與好奇。從而促使觀眾重新省視,重新探索物件與聲音,日常生活與聲響,以及被聲音/聲波所喚起的共鳴和身體感。

《共鳴体》

演出|動見体、王仲堃、自由擊
時間|2020/11/21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原本以為「正義」的問題都給楊牧、汪宏倫說完了。最近赫然發現,「轉型正義」的問題或許不在「正義」,而是「轉型」。誠如汪宏倫所指出的,「轉型」的原意是一個有具體歷史脈絡、階段性任務的「過渡時期」,而當前的問題正是用「正義」的超級政治正確和「人權」的普世性,掩蓋了對於現在究竟處於哪一個歷史階段的辨認。我們正經歷的「轉型」究竟是什麼?
4月
18
2024
同時,我愈來愈感覺評論場域瀰漫一種如同政治場域的「正確」氣氛。如果藝術是社會的批評形式,不正應該超越而非服從社會正當性的管束?我有時感覺藝術家與評論家缺少「不合時宜」的勇氣,傾向呼應主流政治的方向。
4月
18
2024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的感動,「我」沉浸其中,在修辭上會不會不及「觀眾」那麼有感染力?而且「觀眾」好像比「我」更中性一點,比「我」更有「客觀」的感覺。
4月
11
2024
對我來說,「文化」其實更具體地指涉了一段現代性歷史生產過程中的歸類,而懂得如何歸類、如何安置的知識,也就是評論分析的能力,同時更是權力的新想像。
4月
11
2024
首先,出於個人感覺的主觀陳述,憑什麼可作為一種公共評論的原則或尺度呢?我深知一部戲的生產過程,勞師動眾,耗時費工,僅因為一名觀眾在相遇當下瞬息之間的感覺,便決定了它的評價,這會不會有一點兒獨斷的暴力呢?因此我以為,評論者對「我覺得」做出更細緻的描述及深入剖析,有其必要。
4月
11
2024
假如是來自京劇的動作術語,比如「朝天蹬」,至少還能從字面上揣摹動作的形象與能量:「腳往上方」,而且是高高的、狠狠用力的,用腳跟「蹬」的樣子。但若是源自法文的芭蕾術語,往往還有翻譯和文化的隔閡。
4月
03
2024
我們或許早已對「劇場是觀看的地方」(源自「theatrum」)、「object」作為物件與客體等分析習以為常,信手捻來皆是歐洲語系各種字詞借用、轉品與變形;但語言文字部並不是全然真空的符號,讓人乾乾淨淨地移植異鄉。每個字詞,都有它獨特的聲音、質地、情感與記憶。是這些細節成就了書寫的骨肉,不至有魂無體。
4月
03
2024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