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數位肉身的距離,談《Second Body》數位體驗-實驗版
10月
20
2022
《Second Body》數位體驗-實驗版(安娜琪舞蹈劇場提供/攝影劉薳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30次瀏覽

科技跨域結合藝術創作,一直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議題之一,隨著1760年代工業革命以後,人類生產與製造的方式逐漸機械化,站在最前方的開拓者們,始終相信,也持續探索著科技能為生活帶來多少便利,以及多少所謂「人類的進步」。

而這樣的進步繼1962年莫頓.海利希(Morton Heilig)發表像是賽車模擬器的Sensorama裝置【1】,2007年賈伯斯與蘋果公司研發iPhone多點觸控技術後,人類對於世界的理解,也隨著思想維度的跳躍以及身體表現相應的改變,逐步產生了既定印象上的動搖;據說身為自由軟體程式設計師唐鳳,為了避免大腦誤認手機成為身體的一部分,在下班後會用觸控筆來取代手指滑動螢幕的功能【2】,2014年創作者謝杰樺透過駕駛車輛的生命經驗,發現自己在知識與觀念的累積下,形成一種身體延展至物件的意識行為,進而轉化成《Second Body》的發展核心概念。這兩相比較下,前者有意識地抗拒與後者有意識地潛入,似乎都提醒著我們關於人類的知覺,已逐漸突破肉眼可視的維度當中。


《Second Body》數位體驗-實驗版(安娜琪舞蹈劇場提供/攝影劉薳粲)

倘若舉個簡單的例子來形容肉眼的不可視:靈魂,譬如靈魂與意識這樣相對模糊的概念,謝杰樺是否能隨著《Second Body》的肉身數位化,來逐步釐清一種近似於義肢的幻肢行為,又或者,可以尋覓到另種取代身體的察覺方式?但從筆者此次觀賞《Second Body》數位體驗-實驗版(以下簡稱《S》)的角度看來,這像極了宗教神性與科學理性兩者亙古以來的相互辯證,或者這也能夠舉周星馳《大話西游》中佛祖座下的燈芯為例,青霞與紫霞兩位燈芯仙子,她們都是同一本質卻也是一體兩面,一旦其中一方的存在被否決,那另一方也將隨之消失,故兩者之間的關聯,其實是愈辯愈明,當科技的文明愈來愈茁壯之際,其實人們對「另一端」存在的察覺,也必然地愈發明顯。


孤獨的吶喊,數位肉身專屬的頻率

此次《S》的舞台,以「日」字形作區隔,分為數位區與經典區兩種不同的空間,觀眾可自由移動觀賞。而經典區根據評論人樊香君過往的描述,「演出始於為時頗久的黑暗中,各種人體聲響環繞,呼吸、喘息、鞋子摩擦地板的聲音大概是有人奔跑著。」【3】,似乎可以看見此區的演出結構與早期相比並無明顯更動,故此次評論筆者將著重於數位區的描述與鑑賞內容。

數位區有兩組介面,一是現場投影幕,二是手機。透過手機連結網域,使用者可以進入到數位平台與舞者/空間互動,藉由手機中任天堂式AB鍵的功能,在手機介面與即時投影中,以球形粒子的形貌進行移動或跳躍。不論是從哪一個畫面觀看,我們都可以透過經典區舞者趙亭婷的感應裝置,看見數位區進行同樣的身體表現內容。


《Second Body》數位體驗-實驗版(安娜琪舞蹈劇場提供/攝影劉薳粲)

由於數位區身體媒介的立足點不同,經典區舞者物質化地使用身體,轉動手腕,或反轉肩膀進而產生肩胛骨驅動的能量,或奔跑,或將身體各關節作為筆桿觸碰地面,這些看似沒有情感的肢體質地,透過鏡面般的映照手法投射到數位區的螢幕之中,反而詩意地展現數位肉身所擁有的生命內涵。

尤其是經典區透過影像感應裝置所描繪出的平面風景,從數位區看來,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立體建築物,趙亭婷的數位肉身就彷彿在名為科技的叢林當中穿梭,而後她在經典區如布料一般揉轉影像到身上的舉動,在這裡則是如太陽風暴一般擴散到整個數位平台上。

數位區的技術處理不僅將原先實體舞台上不可見的資訊顆粒、流動量能等可視化,同時也協助謝杰樺所擁有的詩意流露至身體之外。當演出即將邁入尾聲,外圍紛擾的風景已逐漸沉澱下來,數位肉身持續不斷地劇烈舞動,縱然還有幾位觀眾在數位平台上與之陪伴,卻也不免感受到孤獨(多位數位區的觀眾在觀賞途中已自行轉移至經典區);數位肉身就像是一位無法通靈的少女,面對無數個漂浮跳躍的靈體卻不能對談,這樣的創作從筆者的角度上來看,人類的文明似乎總有人走得太早,注定了開路先鋒無可避免的孤單與無語寂寥,只能一再重複著自己才能夠聽見的振動頻率。


《Second Body》數位體驗-實驗版(安娜琪舞蹈劇場提供/攝影劉薳粲)


曲終人散,掌聲落於何方

在劇場中,我們是否能為科技鼓掌?根據筆者前次觀賞周東彥《霧中.凝視》的經驗看來,科技與劇場的結合是否得以昇華,「人」的介入是一項極為關鍵的要素。在《S》數位區的技術執行上看來,觀眾要透過手機介面參與網域中球形粒子的活動,其視角必然要在手機及投影兩個不同的螢幕上游移,這過程中操作的不便利與錯過的風景,都將些微影響其急欲呈現的演出內容。其次,科技的靈敏度是否流暢也極為關鍵,在筆者操作球形粒子,意欲呼應數位肉身的舞蹈動作時,因動作時間差,及現實與虛擬間難以預期的距離轉換等等,看起來並未同步,而數位肉身在一開始連續動作上的延遲(lag),似乎也凸現了現階段技術團隊網路容量限制等問題。


《Second Body》數位體驗-實驗版(安娜琪舞蹈劇場提供/攝影劉薳粲)

當數位區僅有數位肉身一名表演者時,我們的目光必然聚焦在其身上,而當觀眾與演出者雙方都互相有延遲的情形發生,筆者認為此次的實驗能獲得的回報恐怕還是有限。可相反地,當我們聽見經典區的舞者獲得大量鼓掌時,或許仍舊讓人感到心安;科技來自於人性,雖然科技始終無法與人產生共鳴,但跨域創作者與多數觀眾們所期待的那座伊甸園,那第二世界始終是得有血有肉,充滿情感與互動的。謝杰樺與《S》所看見的第二身體,未來必然有一大段未知的領域還需要持續開闢。

 

註解:

  1. 參照楊茂村(2019年6月),〈以假亂真,虛實難辨—虛擬實境〉,《科學月刊》,https://www.scimonth.com.tw/archives/19

  2. 參照OLLIE LIN(2022年10月),〈工作做不完?跟天才唐鳳學『7大超強』管理時間術:不用「手指」滑手機?番茄鐘工作法、只准2時間看LINE〉。Tatler。https://www.tatlerasia.com/power-purpose/ideas-education/digital-minister-book-summary

  3. 參照樊香君(2016年8月),〈一場人類與自身的搏鬥〉,表演藝術評論台,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1056

《Second Body》數位體驗-實驗版

演出|安娜琪舞蹈劇場
時間|2022/10/09 14:00、17:00
地點|桃園縣多功能展演中心展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